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木薯非粮燃料乙醇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
木薯原料不与粮争地,经济上可行,可以大规模种植。国家明确鼓励以薯类作物、甜高粱茎秆及纤维素等非粮生物质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 项目组根据国家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要求,重点突破木薯非粮燃料乙醇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13项发明专利,形成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非粮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成果形成的木薯燃料乙醇成套生产技术的综合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技术。 应用本技术首先在广西中粮公司建成了“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生产示范装置”并于2007 年12 月投产运行。装
天津大学 2021-04-14
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成果简介硫-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以硫蒸气取代传统氢-氧固体氧化物燃料中的氢气为燃料, 以三氧化硫气体为反应产物的一类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该电池堆主要应用于硫酸生产, 可取代硫酸厂现有的绝大部分生产设备, 是工业化生产硫酸的合成器和化学能源发电器, 彻底消除了制酸尾气, 实现硫酸生产、 化学发电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组合。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已完成 2kW 电池堆试制。技术指标电池的工作温度为 800℃, 以硫磺蒸汽为燃料最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本成果来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成果掌握并突破了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牵引和控制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全球首次采用氢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系统牵引驱动,真正实现二氧化碳与污染物的“零排放”。动力、储能、制动、轮轴、风挡铰接等大部分设备和车体均为国产,完全掌握了燃料电池控制、多源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牵引网络控制等核心技术。在车辆控制、节能和安全技术等方面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用于燃料电池的复合石墨流场板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流场板(双极板)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重要部件。目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广泛采用的流场板(双极板)主要有机加工硬质石墨板、机加工金属板和注塑碳-塑复合材料双极板三种类型。这三类流场板各有显著的优点,但是各自的缺点也较突出。为实现燃料电池商品化,需要更低成本和更适应批量化生产的流场板。为此,我们开发了基于天然鳞片石墨材料和模压成型工艺的复合石墨流场板技术。经过努力研究,现在形成的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流场板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实现高生产率,同时使导电率(>10S/cm)、氢气透过系数(<1×10-4 cm3 /s.cm2)、热传导系数(>20W/m.K)以及抗压强度(>10MPa)等指标均满足双极板材料性能的要求。复合石墨流场板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双极板。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技术原理: 复合石墨流场板主要由天然鳞片石墨和聚合物组成。天然鳞片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且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从而保证复合流场板具有良好的导电及导热性能。聚合物的添加可以提高复合流场板的强度,并且使复合板阻气性能得到改善,以实现双极板分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功能和满足燃料电池堆对双极板机械性能的要求。 工艺流程:配料→装料→升温→模压→降温→脱模→成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目前已开发和制备出工作面积为 100mm×100mm 的流场板。并可根据需要加工具有不同尺寸和流场形式的流场板。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随着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现。燃料电池的发展必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目前应用前景最广且发展最快的一类燃料电池。随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和普遍应用,复合石墨流场板因价格低和适应批量生产的优势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竞争力。 应用领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及其它电化学反应器。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SC-8019航空燃料实际胶质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8019标准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和用于配制挥发性馏分及航空涡轮燃料在试验时的实际胶质。也用于测定车用汽油的未洗胶质含。 技术参数 1. 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 功 率: 1800W 3. 控温方式:数字显示温控仪 4. 控 温 点:162℃ 5. 控温精度: ±2℃ 6. 蒸发浴温度:160~165℃ 7. 金属浴孔数:3孔(或5孔) 8. 空气流量:1000±150ml/s 9. 环境温度:20~30℃ 湿度≤85% 性能特点 1. 采用金属恒温浴,使用方便,功率小、安全可靠。 2. 金属恒温浴设有3孔(可定制5孔),提高实验效率。 3. 数字显示温控仪,控温精度高。 4、每个孔的孔都配有单独流量计,可单独显示,单独调节。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05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2
利用白酒发酵丢糟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
立足于白酒丢糟、秸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团队进行了特定性状工程菌的遗传育种、纤维质原材料糖化降解、酒精发酵专用多菌种复合发酵菌剂的开发、各种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方法在白酒丢糟及秸秆预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白酒丢糟及原料秸秆糖化降解液的酸、糖分离及回收工艺、糖化降解液无蒸煮连续酒精发酵工艺及发酵动力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1)建立了白酒丢糟、秸秆混合酸降解工艺,将丢糟与秸秆相配合,满足降解所需的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要求; (2)建立了浓硫酸降解液的糖酸分离工艺,有效实现了糖和酸的回收,为环境友好型生产工艺; (3)建立了白酒发酵丢糟及秸秆生物转化生产燃料酒精工艺的全面技术规范。 本成果在白酒丢糟、秸秆混合酸降解、降解液的糖酸分离及无灭菌半连续酒精发酵工艺方面已基本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可以为山东省及国内的其它酿酒企业服务。工艺过程为废弃资源的生态化利用,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目前项目成果已在企业进行放大规模的实验,此外,已有著名白酒企业表达愿意参与该成果应用推广的意向,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可观。
四川大学 2021-05-11
利用白酒发酵丢糟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
成果描述:本项目立足于白酒丢糟、秸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特定性状工程菌的遗传育种、纤维质原材料糖化降解、酒精发酵专用多菌种复合发酵菌剂的开发、各种物理、化学、微生物学方法在白酒丢糟及秸秆预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白酒丢糟及原料秸秆糖化降解液的酸、糖分离及回收工艺、糖化降解液无蒸煮连续酒精发酵工艺及发酵动力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在白酒丢糟、秸秆混合酸降解、降解液的糖酸分离及无灭菌半连续酒精发酵工艺方面已基本成熟,本项目的技术方案可以为四川省及国内的其它酿酒企业服务。工艺过程为废弃资源的生态化利用,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目前项目成果已在企业进行放大规模的实验,此外,已有著名白酒企业表达愿意参与该成果应用推广的意向,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可观。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1)建立了白酒丢糟、秸秆混合酸降解工艺,将丢糟与秸秆相配合,满足降解所需的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要求; (2)建立了浓硫酸降解液的糖酸分离工艺,有效实现了糖和酸的回收,为环境友好型生产工艺; (3)建立了白酒发酵丢糟及秸秆生物转化生产燃料酒精工艺的全面技术规范。 年产300吨,年销售收入300万元。
四川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关键材料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外界供给的反应物质的化学能用电化学的方式直接转换成电能。 氢燃料电池是以氢气为燃料、固体导电膜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有时直接称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个发电系统,由电堆和辅助系统组成,其中电堆由膜电极和双极板组成,膜电极由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组成。 本项目不仅具有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还具备包括催化剂、膜电极等的核心材料技术。产品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固定式与便携式电源等。 燃料电池汽车因其具有零排放、效率高、燃料来源多元化、能源可再生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方向,是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气候变化理想方案。 本项目符合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对燃料电池发展目标的要求;满足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29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对燃料电池汽车所享受的国家补贴的要求。"
南京大学 2021-04-10
基于深度学习的生物质燃料品质识别系统
已有样品/n1)主要技术特点:该成果的特点是针对生物质燃料的光谱图像,利 用深度特征学习方法,建立生物质燃料的水份和灰份含量的传感函数模 型,然后,针对现场获取的生物质燃料光谱图像,利用训练好的传感函数 模型,自动检测和评估生物质燃料成份和品质。与现有生物质燃料成份检 测系统相比,具有生物质燃料品质检测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 2)主要技术指标:(1)水份和灰份含量检测误差:<1%; (2)水份和 灰份含量检测速度:<2 秒/样本; 3)应用范围:可用于生物质发电厂生 物质燃料品质评估,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化石燃料燃烧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
化石燃料燃烧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系统研究了动力锅炉炉内再 燃/先进再燃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针对传统钒基催化剂脱硝温度窗口窄、 钒易挥发、有毒等问题,开发了多种中低温铁基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在 常规铁基催化剂和新型磁性铁基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望形成一种中低温铁 基选择性催化还原新技术;并对动力装备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中喷氨优化进 行了相关研究,以克服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时氨逃逸及空预器堵塞等问题;目前, 围绕新型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申请相关发明专利 7 项,授权 3 项。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7 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