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气动光学热辐射噪声校正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光学热辐射噪声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733·骤:首先将退化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多尺度退化图像集合;然后,根据上述多尺度退化集合,以上一尺度估计结果作为下一尺度估计初始值来获得最优解的更新迭代过程,完成原始尺度的偏差场估计;最后,根据原始尺度的偏差场估计值对退化图像进行复原,得到气动光学热辐射噪声校正图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气动光学热辐射噪声校正系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校正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实现气动肌肉对拉机制的动力输出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气动肌肉对拉机制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一气动肌肉、第二气动肌肉、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和圆盘组件,圆盘组件通过水平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圆盘组件包括依次安装在水平转轴上的第一圆盘、第一推动盘、第一转动盘、动力输出圆盘、第二转动盘、第二推动盘和第二圆盘。本发明采用了第一气动肌肉和第二气动肌肉,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依据人的肌肉作用特点,将气动肌肉对拉的理念运用到动力输出装置中,突破了气动肌肉无法直接用于实现对拉机制的传统思维,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易于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实现气动肌肉对拉机制的动力输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气动肌肉对拉机制的动力输出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第一气动肌肉、第二气动肌肉、第一拉伸弹簧、第二拉伸弹簧和圆盘组件,圆盘组件通过水平转轴安装在支撑架上,圆盘组件包括依次安装在水平转轴上的第一圆盘、第一推动盘、第一转动盘、动力输出圆盘、第二转动盘、第二推动盘和第二圆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气动肌肉和第二气动肌肉,从仿生学的角度出发,依据人的肌肉作用特点,将气动肌肉对拉的理念运用到动力输出装置中,突破了气动肌肉无法直接用于实现对拉机制的传统思维,具有结构简单、安全系数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多通道转速精密协调控制无刷直流伺服系统
为实现基于无刷直流电动机(包括经各类减速机构减速)构成的多通 道转角伺服系统、连续旋转转速伺服系统、直线位移伺服系统通道之间 的转角、速度、位移能实施精密、协调控制,设计了电机气隙磁场正弦 度好、转速及转矩波动小、角加速度响应快且集精密转角检测传感器于 一体的无刷直流电机本体;伺服控制器以RS422 / 485或CAN总线进行协调 通讯,采用综合性能优异的DSP+CPLD内核,结合精密转角RDC转换、高可 靠性集成PIM等驱动模块,可广泛用于对多通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本成果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产品特点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 本产品获得过江苏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减小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跟踪误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小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跟踪误差的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1)对机床伺服进给系统进行建模,获得伺服进给系 统的系统模型;2)建立机床伺服进给系统的摩擦力数学模型并辨识参 数;3)利用卡尔曼状态观测器对伺服进给系统的位置变化进行预估, 根据预估的位置变化计算伺服进给系统的补偿摩擦力,根据计算的补 偿摩擦力对伺服进给系统的摩擦力进行实时动态补偿。本发明通过卡 尔曼观测器实现对摩擦力的预估,并通过对摩擦力的补偿从而达到对系统跟踪误差进行精确控制的目的,使得系统能实时观测和预估摩擦 力实时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
交流伺服机电一体化系统对自动化,自动控制,电气技术,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机电器与控制等专业既是一门基础技术,又是一门专业技术,因为它不仅分析各种基本的变换电路,而且结合生产实际,解决各种复杂定位控制问题,如机器人控制,数控机床等。 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的内容,就是用电力电子技术解决工业调速、伺服定位及其工业柔性制造系统,大量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测量设备、纺织、印刷、包装、半导体及军事装备等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之中,还可广泛应用于数码雕刻,模具生产等工业生产应用场合,具有节约能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本成果是构成一个三维立体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微机编程,可进行三个自由度的协调控制,实现高速(3000r/min)、高精度(16384P/R)、低震动等伺服特性,该技术代表21世纪最新调速及伺服传动控制。 技术指标: 1.工作台面积(working table):2400×2400(可选); 2.行程(sravels):(x,y,z)2400×2400×120(可选); 3.主轴转速(spindle speed):0~24000rpm精度:0.001mm/步; 4.主轴功率(power of spindle):1kw/1.2kw; 5.驱动马达(drive motor):400w/1kw/2kw(可选); 6.工作台荷重(load of table):150kg。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伺服控制系统集成版-金属版人型套装
产品详细介绍 整体功能特点 结构化安装:安装更加高效、简便,连接处采用防松螺母。 布线美观:布线更加整齐、方便,整体美观度大大提升。 固件升级:主控器支持固件升级、伺服马达支持内部固件升级。   基本参数 自由度数量:16 尺寸:489x356x 66mm(横高x身高x 体宽) 材质(结构件):铝合金 直流供电:7.4V高倍率锂电池组(推荐7 V-9V DC) 控制方式:用户自主编程控制(可无线遥控、多机同步启动等) 调试与下载端口:Mini USB 保护设计: 短路保护、电量检测与报警 内部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2.4G高速通讯模块、3D加速度传感器   伺服马达 控制范围:0-359度控制(带数字反馈) 输入电压:4-9V DC 电流:0-2.2 A 力矩:12Kgf·cm 减速比:1:307 齿轮:高强度金属齿、传动效率高 外壳:高硬度环保材料 寿命:>10万Cycle(5kgf·cm下测得) 信号模式:串行命令模式和传统PWM模式 保护功能:过流、短路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 特色功能:伺服马达支持内部固件升级 应用方式:舵机控制方式、减速电机控制方式、编码电机控制方式 接线方式:两边侧面各有一个输入/输出口,用于连接上一级与下一级伺服马达(串行连接方式)   3D人型伺服软件 基于微软.net平台+NXA3.1(微软3D开发平台)开发; 图形化编程与代码编程方式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使用者的需求; 支持在线调试与仿真、支持三维与实体同步仿真、支持与传感器结合编程,扩展功能强大; 带偏差修正功能与常用动作库、程序一致性好、调试方便快捷。 通过调整机器人的动作,可以同时在虚拟和实体中仿真机器人动作,调整伺服马达角度的同时,软件会根据马达调整的角度来进行相应的矫正。
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柔性直流换流阀多物理场特性及其调控方法
柔性直流换流阀是直流电网构建的核心装备之一。针对换流阀塔多物理场的综合作用问题,提出了多介质共存时复杂导体结构的伽辽金匹配和点匹配结合的快速多极子边界元电场计算方法,提出了阀塔高电场强度区的电位钳制、屏蔽和优化方法;建立了换流阀电-热-流体等多物理场计算模型,获得了金属钳制电极形状对水路局部放电、电化学腐蚀速率的影响等规律;建立了含散热器在内的IGBT子单元的热场整体仿真模型,提出了IGBT内部芯片的稳态与瞬态结温预测模型及其变流量修正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320kV柔性直流换流阀自主研制,有效性在厦门±320kV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并推广应用于±500kV及±800kV柔性直流换流阀研制。参与研究的成果“新一代电压源高压直流换流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华北电力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排名第3,齐磊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10。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电磁阀软磁材料性能自动测试系统
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磁性能测试是研究物质磁性的主要手段。先进的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是未来的希望。软磁材料的最大特点是矫顽力小,导磁率大,易被磁化,也容易失掉磁性,但它是应用最广泛的磁性材料。对于软磁材料而言,要想通过纯粹理论的方法来掌握其性能是不可能的。因此,用实验测试的方法来解决研究设计和应用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该系统可自动测试软件磁材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