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交互技术的智能儿童安全服装的研究与产业化
1 成果简介 服装安全与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一样是每个国家战略关注的核心之一,儿童着装的安全性又是重中之重。本项目基于儿童身心特殊性,及交互式设计理念,拟对儿童智能服装的研发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型。首先,本项目将对消费者关于儿童安全服装的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智能元件与人体的交互方式及各自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儿童身心安全、服用舒适等多方面需求的掌握,结合智能元件的性能,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儿童安全服装的结合方式,提出兼顾功能及美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对可穿戴装备与移动终端通信技术的分析,提出从单一式交互到多设备共联的思想,建立基于能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率信息传输的多交互式儿童智能服装研发模型。本项目会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具较高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对庞大的中国童装消费市场结构改善会有积极影响。 2 关键技术及产品 关键技术: (1) 根据着装者(儿童)的身心特点,从服用性能,信息交互性能,智能元件的效能等方面分析智能安全童装的多维度需求,作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基础。 (2) 从儿童的身心需求出发,探讨智能安全模块与儿童服装结合的设计规则。 (3) 根据智能安全童装的功能性需求,从信息共享,协同监护的角度,探讨建立智能服装与控制终端之间多交互式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 (4) 以产业化为目标,提出一整套适应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智能安全童装研。 形成产品: 形成儿童定位安全、儿童 VR 图案、儿童感温变色、儿童趣味结构等多种功能性服装,同时也开发了相关的老年人等功能性服装。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课题在智能交互童装的新产品生产方面已合作申请发明专利 12 件,授权1 项发明专利及 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 6 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获省部级以上相关奖项 6 项。 4 项目成熟度 该研发成果已经初具规模的投入实施运作,直至 2018 年 5 月年,其营业收入已经达到 1800 万元,净利润达 675 万元,预计 2018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上升到8000 万元;营业收入增长到 2800 万元;净利润达 850 万元,产品将给企业带来可观利润,并拓宽占领新消费市场。该项目的推广对本行业相同企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研发成果还打造流行与市场实用性相结合的现代智能儿童交互服装品牌,以塑造强有力的安全智能童装形象,拓宽企业利润增长空间。在传统童装设计中,以产品实用性为根本。而现代童装设计中,将科技提升至等次于品牌实用性地位,通过现代科技优势与童装流行趋势结合,最终消除穿戴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因服装穿着所引起的安全隐患。以此从侧面突显品牌的地位与形象,为企业利润的再创添加新途径。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已经在江苏雅鹿男装、无锡林科、常州雪奈利等多家企业得到良好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江南大学 2021-04-11
基于交互技术的智能儿童安全服装的研究与产业化
1 成果简介 服装安全与信息安全、食品安全一样是每个国家战略关注的核心之一,儿童着装的安全性又是重中之重。本项目基于儿童身心特殊性,及交互式设计理念,拟对儿童智能服装的研发模式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理论模型。首先,本项目将对消费者关于儿童安全服装的需求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对智能元件与人体的交互方式及各自的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儿童身心安全、服用舒适等多方面需求的掌握,结合智能元件的性能,探讨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儿童安全服装的结合方式,提出兼顾功能及美感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通过对可穿戴装备与移动终端通信技术的分析,提出从单一式交互到多设备共联的思想,建立基于能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率信息传输的多交互式儿童智能服装研发模型。本项目会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具较高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对庞大的中国童装消费市场结构改善会有积极影响。 2 关键技术及产品 关键技术: (1) 根据着装者(儿童)的身心特点,从服用性能,信息交互性能,智能元件的效能等方面分析智能安全童装的多维度需求,作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基础。 (2) 从儿童的身心需求出发,探讨智能安全模块与儿童服装结合的设计规则。 (3) 根据智能安全童装的功能性需求,从信息共享,协同监护的角度,探讨建立智能服装与控制终端之间多交互式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 (4) 以产业化为目标,提出一整套适应性强、可操作性高的智能安全童装研。 形成产品: 形成儿童定位安全、儿童 VR 图案、儿童感温变色、儿童趣味结构等多种功能性服装,同时也开发了相关的老年人等功能性服装。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课题在智能交互童装的新产品生产方面已合作申请发明专利 12 件,授权1 项发明专利及 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发表 6 篇高水平研究论文,获省部级以上相关奖项 6 项。 4 项目成熟度 该研发成果已经初具规模的投入实施运作,直至 2018 年 5 月年,其营业收入已经达到 1800 万元,净利润达 675 万元,预计 2018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上升到8000 万元;营业收入增长到 2800 万元;净利润达 850 万元,产品将给企业带来可观利润,并拓宽占领新消费市场。该项目的推广对本行业相同企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该项目研发成果还打造流行与市场实用性相结合的现代智能儿童交互服装品牌,以塑造强有力的安全智能童装形象,拓宽企业利润增长空间。在传统童装设计中,以产品实用性为根本。而现代童装设计中,将科技提升至等次于品牌实用性地位,通过现代科技优势与童装流行趋势结合,最终消除穿戴者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类因服装穿着所引起的安全隐患。以此从侧面突显品牌的地位与形象,为企业利润的再创添加新途径。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成果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已经在江苏雅鹿男装、无锡林科、常州雪奈利等多家企业得到良好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1、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基础上,建立光谱数据矩阵计算模型和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荧光光谱和智能算法的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应用于白酒检测,实现了白酒品种和年份酒年份的科学化、仪器化和智能化鉴别和测定;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实现了目标物的种类和含量的方便、快捷、灵敏、准确测定。 2、创新要点 本项目研发用于复杂混合物体系检测的高分辨率荧光光谱技术,结合数学建模方法和智能计算技术,以三维荧光光谱获得更多信息,以三维数阵校正智能算法进行混合物光谱特征信息的提取和处理,在处理复杂混合物体系光谱信息方面发挥优势,实现了以“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以“计算识别”代替“人工判别”,解决了复杂混合物荧光光谱特征指向问题,建立了新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 3、效益分析 “白酒年份酒的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及鉴别系统”可实现对所建库中不同品牌白酒及不同年份白酒进行准确鉴别,可应用于白酒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年份白酒消费市场的监督管理,将促进我国白酒年份酒的产生和销售的规范和发展,推动品牌白酒鉴别工作的技术进步,为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名牌提供技术支持,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推广情况 建立的白酒荧光光谱检测技术对“中国白酒 169 计划”和“白酒 3C”计划的家白酒企业的产品进行了应用。在“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本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公司的生产管理和市场的监督管理.本项目成果已在“无锡市凯得灵糖果食品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应用于公司生产原料和成品的检测。为本公司确保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应用二年多时间以来,糖果的产销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江南大学 2021-04-13
北斗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
作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后起之秀,我国自主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近年来迅猛发展。“十二五”及未来“十三五”期间,已有和正在发展大规模的各类地基北斗 /GPS 站网(CORS 网、GNSS/MET 网等),同时,空基(无人机、有人机)和天基观测载荷 研制已提上日程。所有这些观测数据将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网络的北斗大数据资源。随着导航、 定位、授时等北斗传统应用的日趋成熟(图 1),北斗大数据附加值发掘及新型应用领域产 业链的拓展将前景广阔。本项目为导航卫星创新增值应用及北斗大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将干扰导航定位精度的大气折射、地表反射等误差源,“变废为宝”为遥感探测的信号源,在突破我国自主导航卫 星遥感探测关键技术的基础上,从地基探测和空基(无人机、有人机)探测两个层面,实现 软硬件一体化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系统。方案及成果将面向行业 应用需求,引进吸收国际前端技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国内率 先开展北斗气象水文生态增值创新应用的省份,拓展北斗大数据在气象预报、智慧农业、智 慧水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图 1)。图 2 为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与大数据服务平台总体方案。围绕“数据获取——数据存储——分析挖掘——应用服务”这一主线进行。其中: 数据获取分为地空天三类:(1)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北斗/GPS 环境多要素智能监测设备;(2)无人机搭载北斗/GPS 智能监测传感器;(3)GNSS 遥感卫星。 环境监测要素包括:农业环境生态(土壤湿度、植被水分等)、气象水文(大气水汽、积雪深度、水位等)、海洋(潮位、风场、盐度、海冰等)。 该方案将充分发挥导航卫星无源探测、高时空分辨率、低成本高产出、实时性强的优势。同时,方案涉及的监测要素及方法可实现同卫星遥感(高分卫星、降水卫星、重力卫星等) 监测的有效结合和优势互补,作为国土资源实时监测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实现国家级、 区域级空天地一体化物联网遥感大数据智能监测服务。清华大学在利用地基、空基北斗/GPS 观测数据进行气象水文生态要素监测技术开发、 产品研发、软硬件研发集成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研究积累,尤其针对我国自主北斗导航系统的 创新应用,团队成果国内领先且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开发并集成了一套完备的“北斗 /GPS 双模多要素智能监测”整体解决方案。除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外,已申请多项发明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表 1),2016 年技术成果已通过软硬件服务在青海(气象/水利/环境)、四 川(农业/气象)、山东(农业)、北京(科研单位)等地取得了初期经济效益。中心已具备 的技术基础与部分成果展示如图 3-图 6 所示,包括全国范围地基综合观测站网建设(图 3)、 空基试验与技术攻关(图 4)、监测产品研发(图 5)、软硬件设备自主研发(图 6)。所有这 些技术积累将为本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尚无相关产品,并且本项目的成果产出可从如下几个方向进行多层次、全方 位的市场化对接:(1)软件模块: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估算软件模块,可同以北斗 导航定位为主打方向的企业对接,通过嵌入本软件模块,拓宽其业务范围,在为农业、气象、 水利等部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的同时,融入气象水文生态要素同步监测的功能。不同需求定 制的软件模块按 1-10 万元每套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预计 50 套,预计每年产生收益 50-50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1000-5000 万元。(2)监测产品:研制内容一产出的气象水文生态监测要素产品,如通过 SDCORS 监测 网络附加得到的多要素监测产品,可实现政府买单为行业公众提供服务。可与高校、科研院 所等联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3)新型监测设备:研究内容二所产出的面向气象农业水文应用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 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设备,具有低成本、小型化、多功能等优势,可独立进行市场推广。 按单套收益 5 万元计算,初期市场年需求量 50 套,预计年收益 250 万元,市场成熟后可面 向全国推广,年收益可达 500-3000 万元,并可与目前市场上通用的 GNSS 定位型接收机竞 争,实现行业接收机的更新换代及初期市场垄断。(4)演示系统:研究内容三所产出的北斗/GPS 双模气象水文生态多要素综合监测演示 系统,可率先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示范应用,且该创新应用模式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 可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预计单个项目经费 500-1000 万元,同时可实现业务化推广应用,名 利双收。
清华大学 2021-04-11
基于智能柔性传感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
大健康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未来10年内将产生10万亿美元的产业。我国在近期提出的健康中国,着眼于扩大在线健康服务,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实现大社区健康管理与大健康服务。实现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各种柔性电子、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云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皮肤表面进行检测人们身体健康状况的柔性传感器,是未来电子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将会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在以智能手机为主体的电子元器件的开发日益盛行,开发一种柔性智能传感器,舒服的贴在皮肤表面,这种传感器既能够检测人们生命体征(如血压、心跳、体温、血糖等)的变化,又能够无线连接手机。医院的医生能够通过互联网、云通讯、分布式的监测和管理每个病房的病人的身体状况,既节省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又能够及时的检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结合无线互联网、云通讯,能实现分布式医护,虚拟空间管理;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进行智能健康管理,实现智慧医疗(图1)。 图1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慧医疗系统 本项目主要应用生物相容的蚕丝材料作为传感单元主要组成部分,以无线蓝牙模块与无源RFID标签作为人机数据交互单元,以大数据为手段对平台进行管理,瞄准柔性电子与智能大数据前沿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具体如下: (1)柔性电子皮肤等智能传感新技术与器件开发 近年来,蚕丝等柔性材料作为医用生物材料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极佳的力学性能。以此为基础开发柔性电子制造技术,通过柔性材料的光刻、打印等加工技术,制备传感单元。 (2)人体传感信号实时监测的云系统的开发 通过建立皮肤表面传感器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现体温、心跳等信号的远程监测,符合国家精准医疗精神。通过云系统可对老年社区、医院等场所进行智能化、集成化的监控,实现健康的大数据管理。除此以外,也可实现个体的远程诊疗体系。向“健康中国2030”靠拢,依托大数据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3)将系列传感器材料制备技术与无线信号传输云平台结合,实现个人和医院的对自身和病人的健康指标数据进行检测和管理。以此无线体征检测的平台框架为基础,后续又可以引入更多传感与控制体系,适应场景的多样化。 二、前期研究基础 (1)模仿神经元突触的蚕丝忆阻器 在神经系统中,当神经冲动从轴突传导到末端时,Ca2+离子大量涌入突触前膜引起递质的分泌,从而改变突触后膜的导电性。我们通过仿生该过程,利用Ag+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WK@AuNCs蚕丝蛋白薄膜的迁移行为来模拟阻值渐变和阻值记忆的过程。其电学特性表明其具有独特的突触特性,并具有突触学习能力。 (2)蚕丝基应力传感器—柔性电子皮肤 人体电子皮肤传感器是未来传感器发展的新方向之一,超薄超柔的特性使其可以在人体几乎难以察觉异状的情况下,完成多种生理指标的采集。我们通过研制柔性压力传感器,已在运动检测、发声检测、脉搏检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3)纤维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在未来智能装备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我们平时穿戴的衣物均是由纤维编织而成,智能穿戴设备设计的最高境界为对其本身必须的纤维材料的功能化。我们通过对纤维材料进行改造和设计,制备除了纤维状温度、压力传感器。对纤维传感器进行编织可实现多维度传感,并可适应多种场景,这项工作与传统纺织行业结合开创了尖端智能科技研究新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1
新一代通用化智能临床研究数据平台
本平台基于SAAS云模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解决了多中心医学健康研究、药物试验、慢病管理、随访管理等各类临床数据采集与分析问题,集成了轻量级项目管理、多终端灵活病例采集、支持队列与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质控、生物样本库、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临床资料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有效提高临床科研、流行病调查、临床试验和健康随访的流程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保障了临床数据真实性和有效性。平台提供了项目管理、临床业务管理(随访管理、队列数据采集、随机试验、流程规划、慢病管理)、盲法设定、邮件提醒(微信扫描)、CRF表库管理、受试者管理(电子病历管理与知情同意书)、数据分析、数据高级检索、生物样本库管理、数据集管理与共享、知识库管理、平台门户(新闻公告)、公开注册、微信集成与智能通知、用户管理、机构伦理审核与管理、日志管理、字典管理、菜单管理、角色管理、数据留痕等服务,帮助快速配置和积累各临床科室CRF表和数据采集(教育培训)流程规划,形成临床大数据采集、管理与分析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临床数据服务,服务于医院随访管理、队列研究、临床评价、医学健康调查、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各类临床业务,积累临床大数据资源,促进医学科学发展。
北京大学 2021-02-01
基于音视频识别及语义分析的智能约谈平台
针对行政约谈场景中存在的人工记录效率低、内容理解偏差记录、资料追溯繁杂等问题,本成果开展了基于音视频识别及语义分析的智能约谈平台的研究。基于 AI 深度学习的音视频识别框架、复杂网络理论和语义知识本体的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音视频识别的语音转写、对话管理、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内容分析的语义理解、语义优化、情感识别方法,实现网信约谈、纪委约谈、公安审讯、监狱谈话等多种行政约谈场景下的约谈智能化和数字化。其中,语音识别转写是开展智能约谈系统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本成果训练了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构建编码器,通过音频角色分离和声纹识别技术分离说话人声音,编码器识别解码,经过文本语义处理转写为文本。而文本语义处理是智能约谈系统提升约谈效能的源动力,成果构建了基于语义本体的自动专家导引约谈知识库,通过基于复杂网络的语义相似度计算给约谈工作人员推荐约谈问题;约谈结束后,利用融合主题特征的文本自动摘要技术快速生成汇报摘要,利用基于分布式表示的事件抽取技术自动生成约谈报告。本成果研制高效、便捷的智能约谈音视频识别及语义分析平台,实现了在线约谈预约、人脸识别身份核验、语音实时转写、约谈问题智能引导提问、音视文同步显示、汇报摘要自动生成、约谈报告自动生成、约谈文件回溯、约谈大数据分析等功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12-15
面向表单图像的文字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平台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苏州大学智能信息处理平台的目标是能处理多模态文字数据,精准分析语言内部结构,对人类语言进行深层理解,以支持各种应用需求。系统可以处理多种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说明书、技术标准、车间工单等纸质文档或电子文档。把图像识别技术(OCR)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NLP)相结合,从表单图像中抽取关键要素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搭建了包括知识图谱问答 (KBQA)、常见问题检索 (FAQ)、对话 (Chatbot)在内的智能问答及对话系统、以及面向大数据的文档信息抽取系统。能够对给定的自然语言问题通过查询、推理提供精准满意的答案,和面向大规模文档提供信息抽取和舆情分析等服务。目前已经向多家公司提供各项相关服务。
苏州大学 2022-08-15
马达开关板(大功率)电子设计智能遥控平台
产品详细介绍 电压:6V-24V 额定电流:10A(持续工作无需散热器) 额定电流:30A(持续工作需铝散热器) 额定电流:60A(持续工作需铝风扇散热器) 注:固态开关小,安静,没有移动部件,防止击穿和温度过高而熔融。出口商品,出口品质。
中山市百佳大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311 3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