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ocorex稀释移液器-1mL和0.1mL两个体积
产品详细介绍Acura manual 810稀释移液器* 可以准确地排出1mL和0.1mL两个体积的液体,用来进行1:10稀释移液使用。* 移液器的金属吸嘴可以安装细而长的麦管吸头,可从细长的容器中取样(如拍打均质器的样品袋).* 在细菌学的研究中,该移液器经常用来替代刻度玻璃移液管进行1:10稀释样品研究* 具有SOCOREX Acura® 移液器的所有优点* 两容积(1mL和0.1mL)已经过校准,无需进行再次设定* 带PE可更换过滤嘴,有直径4mm、长度分别为190mm、240mm的麦管吸头* 可以高压灭菌*三年质保 订购和性能信息 产品特点质检证书每台仪器都有其自身的出厂序列号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性能认证. 优化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专利的人体工程学外形设计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超轻重量,超轻活塞滑行所需推动力,保证操作者的使用舒适省力。无论是科研或常规使用,socorex精密移液器都能给您带来特殊便利、舒适、安全和准确的移液操作,真正享受socorex专有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吸头适配性强创新的大面积防滑吸头推出按钮, 使吸头推出简单省力,专利的JUSTIPTM吸头连接杆高度调节设计, 使移液器对吸头的适配性更强, 拓展了吸嘴的通用性(可调幅度>4mm). 2个已经经过校准的体积有两个经过校准的容积(1mL和0.1mL), 不需要进行再次设定。稀释移液器在吸液后可以准确地排出1mL和0.1mL两个体积的液体,用来进行1:10稀释移液使用. 多种颜色标识不同规格的Acura®移液器具有不同的数字显示窗和顶帽颜色,不同的颜色标识提示用户选用不同的吸嘴. 可整支灭菌Socorex手动精密移液器,由特殊优质的材料加工而成,耐一定的冲击、化学品腐蚀,耐热及紫外线照射,因此维护简单。通过高压灭菌(121°C / 250 °F - 20 分钟),可达到彻底清洗和消毒的效果,而不会损坏移液精度. 移液器过滤嘴对于socorex Acura® manual  835,Acura® electron 935大容量移液器, 为防止液体渗透和迸溅进入吸嘴套管, 可以选择该移液器吸嘴,。同时可以防止移液器中和样品中的空气悬浮颗粒交叉污染。过滤嘴可以互换, 没有灭菌 PP麦管吸头PP麦管吸头,已灭菌,长度190mm,直径4mm,细而长的麦管吸头可从狭窄的试剂瓶和均质袋中取样品,订购信息情参考313.1100 可选附件麦管吸头PP材质设计,已灭菌,细而长的麦管吸头可从狭窄的试剂瓶和均质袋中取样品.特别适合于微生物学实验.移液器麦管吸头不仅适合810稀释移液器,用于1:10稀释实验,同时适合Acura®  manual 835大容量移液器. 附件信息麦管吸头 适配器 移液器过滤嘴为防止液体渗透和迸溅进入吸嘴套管, 可以选择该移液器吸嘴,。同时可以防止移液器中和样品中的空气悬浮颗粒交叉污染。过滤嘴可以互换, 没有灭菌.
深圳市诺亚迪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硫化氢传感器H2S-D1(小尺寸)
产品详细介绍一、硫化氢传感器H2S-D1主要参数 过载:200ppm 响应时间:< 20s 尺寸:Φ14.5×8.4 测量范围: 0-100ppm 灵敏度:110 to 160nA/ppm 二、硫化氢传感器H2S-D1主要特点 两年寿命 体积极小,低成本,适用于大批量OEM客户。 三、硫化氢传感器H2S-D1典型应用 应用于硫化氢便携仪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MMW-1B数显式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MMW-1B数显式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   主要用途:         该机以滑动、滚动和复合的形式评定润滑剂和各种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根据用户要求可配有销盘、四球、球-三片、锁-三柱、止推圈、球盘、模拟凸轮、齿轮等多种形式的摩擦副,可以做多种形式的摩擦磨损试验。适用于摩擦学和专业领域,在石油化工、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部门具有广泛的用途。  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的试验力:1000N 2、试验力示值相对误差:±1% 3、摩擦力矩测试最大值:2.5Nm 4、主轴转速范围: 0.05~2000r/min 5、试样温度控制范围: 室温~260℃ 6、外形尺寸(长×宽×高)mm:860mm×740mm×1600mm 7、可接记录仪记录温度-时间和摩擦力矩-时间曲线
济南竟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GCY86-1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平台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平台既可独立实训,也可以接通实物机电设备并实现动作控制。本设备集成了工业PLC、交换机和电路控制等实物单元,以及虚拟的传感器、指示灯、机械执行机构和电气元件组成的机电一体化虚拟应用场景,通过该设备工业PLC的交互控制编程与调试来控制机电一体化虚拟应用场景,调试成功后能看到整体虚拟场景的动作过程,从而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过程中重要单元的操作与编程技巧,提高学生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本设备还配备自定义I/O 接线仿真功能模块,用户可自定义删除和连接I/O端口的接线设置,从而可以按自定义的I/O接线进行PLC程序编辑。 该平台面向智能制造专业群可开展《PLC基础应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课程的教学、考核及相应的技能竞赛训练  
广州超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08
3680A/B天馈线测试仪 1Mhz~8GHz
上海启莫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17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林元华团队合作发文阐释铁酸铋材料畴工程的研究进展
材料学院教授林元华等人系统总结了多铁材料铁酸铋中基于畴工程的调控手段,综述了畴工程在调控电学性能、磁电耦合和光学特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 2022-03-23
人才需求;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技术人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
山东日科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7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钛基二维晶体材料应用方面取得新成果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团队通过自主设计的“微爆炸法”获得了无氧化MXene-Ti3C2Tx量子点,首次提出可将此类二维结构钛基晶体材料用于肿瘤治疗,并与刘宏教授团队合作发现其具有较强的类芬顿反应特性,在抗肿瘤实验中效果显著,从而实现了更高效、更安全的纳米催化治疗方式。相关结果以“Nonoxidized MXene Quantum Dots Prepared by Microexplosion Method for Cancer Catalytic Therapy”为题,发表在材料类权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5.621)上,陶绪堂教授和刘宏教授为通讯作者,晶体所博士研究生李雪松和刘锋为共同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独立完成单位。 对于肿瘤治疗,传统的化学、物理疗法都存在严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实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最近,基于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利用肿瘤内部催化反应的纳米催化治疗成为前沿且备受关注。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铁基纳米催化剂可特异性响应肿瘤的弱酸性细胞微环境,释放Fe2+并引发芬顿反应,产生•OH自由基以触发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然而,在弱酸性肿瘤环境中,Fe2+催化的芬顿反应速率较低,导致•OH自由基形成缓慢。此外,众多抗肿瘤复合纳米制剂的潜在毒性值得关注。因此,寻找更高催化活性和更安全的纳米制剂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团队与刘宏教授团队合作发现所制备的钛基无氧化MXene-Ti3C2Tx量子点具有较强的类芬顿反应特性,其对正常细胞和组织器官均表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对宫颈癌和乳腺癌均有强烈的杀伤能力,体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效果。这种以钛基类芬顿反应为基础的肿瘤治疗方式潜力巨大,为实现肿瘤的高效、精准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途径。
山东大学 2021-04-11
耐高温系列化纳米隔热材料
项目成果/简介:本课题组自主开发了纳米氧化物制备工艺,结合共沸蒸馏和膜处理技术,获得晶粒度在10~20 nm的氧化物陶瓷粉末,最高耐热温度1400℃以上。该项制备技术于200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1128448.X)。2001年10月,“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项目通过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编号:鄂科鉴字[2001]第2172380号),鉴定委员会认为: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工艺属于国内外首创,由该工艺生产的纳米氧化锆粉体的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2年9月,“纳米氧化锆粉体制备技术”项目列入“十五”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03年4月,“纳米氧化锆粉体”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截止目前,共授权相关领域发明专利26项,系列成果3次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该系列技术专利权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已经完成耐高温隔热粉体和涂层的中试验证,技术成熟度高。在进行纳米氧化锆粉体研发工作的同时,还自主研发了二次造粒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球形团聚体,试制出适用于热喷涂工艺要求的、具有纳米结构的氧化锆微米级氧化锆喷涂粉末,该粉末可以用于等离子喷涂等相关工艺。课题组研发的纳米氧化锆材料开始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震涂层等领域进行初步试验。目前,纳米氧化锆材料已经经过了**发动机FWS**、舰船动力GT**、地面发电燃气轮机QD70A、QD128 燃气轮机、XX14、XX20 等型号的实际考核、验证,并在空军第三代X10、X11 等型号飞机上成功应用。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合作,将纳米氧化锆团聚体材料,应用于烟燃气轮机纳米涂层技术及应用,开发出了烟、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纳米ZrO2热障涂层,该涂层具有优良的结合强度、隔热、抗热震性能,已成功应用于PG6541燃气轮机和YL14000A烟气轮机热端部件的实际应用,使用寿命较传统ZrO2涂层提高3倍以上。与贵州***公司合作,将纳米氧化锆材料粉末作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陶瓷面层,经入厂复验检查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经生产试验与后期使用考核。在 2011年通过中航工业相关单位组织的评审,并被制定为**系列发动机和**发动机热障涂层陶瓷面层粉末原料提供单位。F***系列发动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空军第三代系列飞机的重要动力,目前已定形、并批量装备部队使用。解放军第***工厂承担F***系列发动机维修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厂在进行已使用300小时寿命F***发动机的维修任务过程中。我们还开发了氧化锆靶材、高熵氧化锆、高熵稀土锆酸盐等,相关技术已经完成了中试。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科技创新重大专项获得经费:600.00万元自筹资金:500.00万元自筹资金来源:企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21-04-10
大尺寸多频段应用BiLuIG单晶薄膜材料
本项目属于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技术领域。 特色及先进性:为了实现同一种单晶薄膜即可应用于磁光器件,又可应用于微波器件中,本项目提出了铋镥铁石榴石(BiLuIG)薄膜的设计体系,为了使其同时具有良好的磁光和微波特性,本项目很好的根据晶格匹配原则设计了材料配方,并选用无铅液相外延技术,大大提高了薄膜的性能。本项目提出了在钆镓石榴石(GGG)衬底上直接外延大口径磁光BiLuIG单晶体的思路,解决我国无大晶格常数掺杂钆镓石榴石(SGGG)晶圆片技术、无铅液相外延大尺寸BiLuIG晶体圆片的不足,突破纯GGG基片上外延超厚(1-20μm)磁光晶体这一难点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包括:(1)BiLuIG薄膜材料的配方设计研究:基于四能级跃迁模型,并结合离子替代规律和多离子掺杂技术,寻找最佳配方;(2)液相外延单晶薄膜材料的工艺技术研究:包括薄膜均匀性、缺陷控制、无铅配方、生长速率和薄膜镜面条件控制等;(3)材料在器件中的验证研究,设计制备平面波导型磁光开关对材料磁光性能的验证。 技术指标:(1)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大尺寸磁光单晶薄膜液相外延的生产线,最大尺寸达到3英寸,单面薄膜厚度达到1μm-20μm。(2)单晶薄膜具体微波和磁光参数:4πMs=1500-1750Gs,△H=0.6-2.0Oe,Θf≥1.6-2.1度/μm@633nm。(3) 掌握了进行单晶薄膜材料在磁光和微波器件中的设计、制备和测试工作。 促进科技进步作用意义:本项目突破了我国在3英寸石榴石系列单晶体材料以及相关器件研究上的瓶颈技术,获得了高法拉第效应和低铁磁共振线宽的大尺寸高质量石榴石单晶薄膜材料。满足了国内在磁光、微波及毫米波集成器件方面对石榴石系晶体材料的需求,摆脱了完全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该项目研制的材料已提供给中电集团41所、美国Delaware大学、天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深圳市通能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电九所下属)、陕西金山电器有限公司(4390厂)等单位使用,并为中电集团9所、33所等单位提供批量样品,用于制备磁光和微波器件,受到好评。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4 155 156
  • ...
  • 305 3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