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谷子SiASR4基因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谷子SiASR4基因及其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克隆得到与植物逆境胁迫相关的SiASR4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将所述基因转化到植物中可提高植物抗逆性。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PCR扩增及检测SiASR4基因的特异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iASR4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5所示。本发明的SiASR4基因可用于植物抗逆新品种的培育,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类调控CCR5和CXCR4基因的融合蛋白及方法
一种类转录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ctivatorLikeEffectors,TALE),其特征在于所述类转录激活因子(TALE)能够与人类CCR5基因活性区域或者CXCR4基因活性区域中的DNA片段识别并结合,所述人类CCR5基因活性区域一共有3个,所述CXCR4基因活性区域一共有2个。TALE与核酸内切酶连接形成融合蛋白TALEN,利用该TALEN对CCR5基因或者CXCR4基因的特定位点进行剪切,可以使得进行基因调控后的细胞具备抵御HIV病毒的能力。
清华大学 2021-04-10
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甜瓜果实基因表达分析中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该成果属于基因表达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分析甜瓜果实的基因表达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甜瓜果实基因表达的方法,它是将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组合的几何平均数作为甜瓜果实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内参基因。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不同坐果方式的甜瓜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均能稳定表达,是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的可靠内参基因组合。 该成果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能够显著提高甜瓜基因表达分析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基因表达分析的比较标准。 转化条件:需要有开展分子生物学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 成果完成时间:2014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转基因抗棉铃虫和红铃虫棉花新品种华杂棉4号
可以量产/n华杂棉4号是以陆地棉B0011品系为母本,转Bt抗虫基因陆地棉118-1品系为父本,进行人工去雄杂交配制的杂种一代优势组合。2009年通过江西省审定,同时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棉花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22.3kg/666.7m2。纤维品质(HVICC标准):平均长度29.2mm,整齐度84.8%,比强度30.5cN/tex,伸长率为6.8%,马克隆值为5.0,反射率为73.1%,黄度为8.6,纺纱均匀性指数为140.3。枯萎病相对抗指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因新发突变类精神疾病诊疗系统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且增长趋势明显,是我国推进国民大健康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当前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缺乏发病机制的依据,主要以临床表型为指标。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基因新发突变相关,这种不在父代而仅在子代发生的基因变异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极具重要性。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患者新发突变基因组学到转录组、蛋白组学的完整生物组学发病机制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填补了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组学机制评价空白,系统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和用药风险分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领域发展的国际行业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孕穗期耐冷性相关蛋白CTB4a及编码基因与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是如下1)或2): 1)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质; 2)将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具有相同功能由序列2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克隆了一个新的正向调控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CTB4a,将其转入野生型水稻中,表现出孕穗期耐冷,为水稻的耐冷品种选育提供基因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家蚕突变基因研究
该成果荣获2009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建成了世界最大和最丰富的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库, 共保存遗传系统700余个,覆盖国际现存的95% ;新建立家蚕资源系统400个;发现新突变基因60余个,占 同期国内90%以上、国际70%以上。通过对重要突变基因资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创新结果,包括阐明65个新 突变基因的遗传模式,确定了50个的所属连锁群(染色体),定位40个基因;建立了27连锁群的标记基因; 建立了230多个形态基因的连锁标记体系等。构建了世界第一套完整的家蚕近等位基因系,首次建立了3个重 要品系高纯度近交系,绘制了家蚕SADF. RAPD, AFLP. SSR等分子连锁图谱6张,构图分子标记2756 个,茧质性状QTLsll个,研究了一批重要突变基因的功能等。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家蚕遗传资源研 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为我国蚕业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目前每年有大约50个机构索取 基因库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年使用频率超过500份次。家蚕基因资源库建立和突变基因研究奠定了蚕学基础 研究、产业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将对家蚕功能基因组学、实验生物和鳞翅目害虫模式等前沿 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西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魏文胜团队)   LEAPER (Leveraging Endogenous ADAR for Programmable Editing on RNA)是一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LEAPER技术具有高精度、易于递送、长时效、高安全性等多种优点,并在包括遗传性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可观的优势及潜能,成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    LEAPER技术原理   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该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遭遇瓶颈。根源之一在于当前的基因编辑体系依赖于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的表达,从而造成 (1) 蛋白分子量过大使得通过病毒载体进行装载及人体内递送十分困难;(2) 由蛋白过表达引起的DNA/RNA水平的脱靶效应;(3) 由外源蛋白表达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及损伤;(4) 机体内的预存抗体使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被中和从而导致基因编辑失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摆脱传统技术依赖于外源蛋白表达的桎梏,2019年魏文胜团队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为LEAPER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与RNAi类似,LEAPER充分利用了细胞中天然存在的机制:仅用一条RNA 就实现了精确高效的RNA单碱基编辑,从而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各种潜在问题。研究人员利用LEAPER成功修复了来源于Hurler综合征病人的缺陷细胞,为未来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此外,LEAPER还有希望衍生出多种延展型技术,为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型工具。
北京大学 2022-08-12
全自动基因测序建库仪-草履虫P3
长沙演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5-05-19
光学基因快检仪
/space电泳技术是目前检测PCR产物的有效方法。电泳技术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技术与平板凝胶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实验试剂耗量少等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进一步推广。平板凝电泳技术凭借其价格优势成为实验室检测DNA最常见的方法。传统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包括制胶、进样、电泳、染色及成像五个步骤,所涉及设备主要包括制胶槽、电泳槽、微波炉,直流电源、摇床及凝胶成像仪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1 2 3 4 5 6
  • ...
  • 53 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