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的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技术,特别是一种抑制肿瘤侵袭和扩散的具有磁场和光照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分析和存在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并且具有磁场和光照双重调控的超分子组装体,同时提供了该组装体的制备方法。/line本发明中的超分子组装体是一种能够通过光照和磁场诱导的形貌转化的纳米纤维聚集体。这些独特的能力是通过将生物相容性的靶向肽连接在氧化铁磁性纳米颗粒下与β-环糊精修饰的透明质酸非共价交联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癌细胞的表面的透明质酸受体过度表达,得到地磁定向聚合的多糖为基础的组装体,其可以在纳米纤维网状结构中特定地吸引癌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挽救肿瘤细胞迁移的小鼠。本发明是实现生物超分子组装体对较弱的地磁场精确响应的第一个实例,为减少肿瘤细胞转移造成的死亡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刺激响应性纳米超分子生物材料。
南开大学 2021-04-10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连续谱宽波段可调谐激光测试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超连续谱宽波段可调谐激光测试系统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2-06-06
油气装备仿生织构设计理论与超快激光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
仿生表面织构起源 传统摩擦学认为光滑表面具有较低摩擦力和磨损,反之,非光滑表面会带来较大的摩擦力和磨损。而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某些生物的表面微观结构具有优异的自润滑和抗磨减磨性能,如鲨鱼皮表面微沟槽表现的超低流体阻力,穿山甲表面微结构的优异耐磨抗磨性能。因此,如能掌握其机理,则可进行工业应用。 钻头轴承及压裂泵柱塞密封系统仿生织构润滑减磨设计及应用 织构化钻头轴承 钻头作为破碎岩石形成井眼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高温高压、冲击动载及贫脂润滑的恶劣环境下,其核心部件钻头滑动轴承易发生黏着磨损从而最终导致钻头整体失效破坏,亟需降耗增寿的新技术来为其安全、可靠使用和延寿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发明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超快激光精准高效制备的冰霜辅助超快激光刻蚀分束技术(US17026096,ZL202011229792.1),形成了钻头轴承轴径曲面仿生织构的纳秒/皮秒的激光加工与表征评价方法;目前正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开展钻头轴承织构工业化的超快激光加工与质量检测流水线建设和现场应用研究测试,可满足织构化钻头2000支的年产量需求。 建立了织构钻头轴承润滑减磨性能优化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测试评价方法(ZL201310416270.6,ZL201710973537.X,.ZL201810946598.1)。以摩擦系数、磨损量、油膜厚度、温升和无量纲承载能力等为评价指标,基于理论研究、单元实验和全尺寸的台架实验,模拟测试工况下初步优选的圆形、椭圆形、人字形沟槽织构可使钻头轴承减磨性能和寿命提升50%以上。 织构化柱塞密封系统 柱塞动密封系统是油气增产压裂作业实施中压裂泵装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在超高压、冲击动载及交变往复运动工况下,压裂泵柱塞动密封系统易发生磨损失效而导致密封刺漏等失效,是制约压裂泵工作性能、可靠性和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亟需创新的设计方法来提升压裂泵柱塞动密封系统的寿命及可靠性。 发明了柱塞表面仿生织构大尺寸拼接刻蚀工艺规划及参数优化设计方法(ZL201910892024.5), 创新研发了柱塞织构批量化激光分束加工的软件控制系统和配套夹具系统。 发明了表面织构化压裂泵柱塞及其动密封系统性能抗磨减磨性能优化设计的理论研究与试验测试评价方法(ZL201310423514.3),基于理论模拟、单元及全尺寸台架实验,初步优选的圆形和椭圆形织构布置于压裂泵柱塞表面可实现柱塞动密封系统的摩擦系数和温升降低45%以上,寿命延长30%以上,目前正在与中石油第四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和中油国家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现场应用试验测试。 未来应用前景及市场规模预测 该技术垂直应用领域为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油气集输装备、通用机械装备的润滑、密封、抗冲蚀与减阻等领域,摩擦消耗了一次能源的1/3以上,80%的装备失效是由磨损引起的。两者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DP2%-7%,2019年我国的GDP为99万亿元,按5%计算约为4.95万亿元。
西南石油大学 2021-05-10
磺胺酸-β-环糊精介导的超分子纳米粒子在胰岛素的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磺胺酸‑β‑环糊精介导的超分子纳米粒子在胰岛素的控制释放方面的应用,用于对胰岛素的pH响应可控释放。本发明的超分子纳米粒子组装体,由两种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糖类,磺胺酸‑β‑环糊精(SCD)和壳聚糖(CS)构成,并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紫外‑可见光,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控的加载/释放性能,使其成为胰岛素的良好载体。换句话说,纳米颗粒可以在胃的低pH环境中以高稳定性加载胰岛素,但是当移动到像肠的高pH环境时释放胰岛素。
南开大学 2021-04-10
一种具有光催化降解甲醛功能的超双疏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催化降解甲醛功能的超双疏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双疏涂料是以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作为中心核,利用含氟的硅氧烷和硅酸酯类物质共水解形成氟硅纳米小球,紧紧包裹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所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的悬浮液。本发明所得超双疏涂料可以用于玻璃,纸片,钢铁等不同的基底上;所制备的涂层不仅疏水疏油,而且对一些如乙二醇,甲苯等有机物也表现出良好的排斥作用;所制备的涂层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还具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甲醛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所制备的涂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而且所制备的涂层具有多种性能,如自清洁、超双疏、光催化、抗油污、抗结冰等。
东南大学 2021-04-11
工业烟尘超净排放用节能型水刺滤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本项目提出并突破了超净(低)排放用节能型水刺滤料产业化生产一系列 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完整的产业化工艺技术,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项目产 品与传统针刺滤料相比,由于可有效降低滤料的克重 18%左右,产品综合成本 与传统针刺滤料产品接近,但项目产品的整体性能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不仅 解决 PM2.5 微细粉尘的排放问题,而且属于节能型产品,具有显著的竞争优 势。300 2 关键技术 基于水刺开纤技术构建滤料表面超细纤维致密层; 高密度低损伤复合加固工艺技术; 滤料表面精细化工艺技术; 针孔自动封闭技术。 产品:节能型超净水刺滤料。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 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获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 (2017);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8)。 4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本项目自 2012 年开始研究,期间进行了中试和试生产,2014 年底开始全 面推广应用。2014 年-2016 年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 31198.24 万元、新增利润 3971.77 万元、新增税收 1789.66 万元。 本项目产品已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唐山三友化工股 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南京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大连市热电集团东海热电厂 等一大批国内大型热电厂和水泥厂的推广应用,粉尘排放浓度一直保持在 10 mg/Nm3 以内,实现了超净(低)排放。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见光催化还原CO2的最新成果
CO2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枯竭问题。以太阳光为直接驱动力的光催化还原CO2生成有机物是较为理想的途径之一,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前沿方向。含氮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拥有良好吸光能力和电荷传输能力,具有高稳定性、高CO2吸附量、易于设计调控和修饰等优点,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光催化固碳材料。我所通过胺醛缩合席夫碱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相同结构不同官能团的酮胺基COF材料TpBD-X [X = -H2、-(CH3)2、-(OCH3)2和-(NO2)2],并研究不同官能团对该类材料光催化还原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官能团的引入会影响TpBD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改变其能带结构;与吸电子基团相比,该COF材料中的给电子基团更有利于光催化还原CO2的进行,其活性顺序为-OCH3 > -CH3 > -H2> -NO2。结合各种表征技术,发现给电子基官能团可以增强该类材料的共轭效应,提高可见光吸收,加快光生电荷分离与迁移,进而提高光催化还原CO2活性。该研究不仅可以拓展COF材料的实际应用,还可以丰富光催化理论,对于CO2的固定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4-30
膀胱癌治疗用重组hIFN(人干扰素)-α-2b- BCG(卡介苗)
本 项 目 是 我 国 唯 一 拥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膀 胱 腔 内 灌 注 专 用 型 重 组hIFN-α-2b-BCG,是针对浅表性膀胱癌的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肿瘤和原位癌的免疫治疗专用,高效、低副作用的 I 类生物新药。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2-01
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双重作用及潜在治疗策略研究
2020年2月7日,广州医科大学张玉霞、张彦及中山大学罗海彬在medRxiv上发表题为“ACE2 expression by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viral infection, immunity and energy metabolism”的研究,该研究通过分析来自对照受试者和患有结肠炎或炎性肠病(IBD)的受试者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发现结肠细胞中ACE2的表达与调节病毒感染,先天和细胞免疫的基因正相关,但与病毒转录,蛋白质翻译,体液免疫,吞噬作用和补体激活负相关。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4-10
膀胱癌治疗用重组hIFN(人干扰素)-α-2b- BCG(卡介苗)
本 项 目 是 我 国 唯 一 拥 有 自 主 知 识 产 权 的 膀 胱 腔 内 灌 注 专 用 型 重 组hIFN-α-2b-BCG,是针对浅表性膀胱癌的预防肿瘤复发、治疗残留肿瘤和原位癌的免疫治疗专用,高效、低副作用的 I 类生物新药。应用范围:可应用于治疗膀胱原位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新型生物制剂。效益分析:基于相关专利开发的在线高速分选矿用设备,具有分选速度快、系统集成度高、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其主要技术优势和性能指标如下: 一、主要技术优势 (1)一种重组干扰素卡介苗菌株,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 的 phIFN-α-2B 穿 梭 质 粒 , 转 导 到 丹 麦 I 型 BCG 菌 株 内 , 构 建 出rBCG-hIFN-α-2B 菌株,该卡介苗菌株可以分泌 hIFN-α-2B。 (2)既发挥 IFN-α-2b 的直接作用又可增强 BCG 介导的抗肿瘤效应,增强与放大了野生 BCG 预防与治疗高危浅表膀胱癌的临床效果,降低了 BCG 的灌注剂量和局部与全身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节省了大剂量干扰素腔内灌注的昂贵费用。 (3)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BCG 使用生物反应发生器进行大规模深层发酵培养,原位连接切向流中空过滤柱,离散洗涤菌体;经真空冷冻干燥成干粉剂。这样获得的菌苗活性率高,降低了生产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 二、主要性能指标 (1)纯度:100%; (2)活菌量:≥60%; (3)体外和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优于 BCG 。
天津医科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0 81 82
  • ...
  •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