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VR虚拟现实视频网络直播系统
北京大学网络视频实验室对网络视频的压缩、传输和处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对VR视频直播的多视角压缩技术、流媒体推送技术、自适应传输技术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开发了低码率、低延迟和自适应视角切换的VR视频动态直播系统。
北京大学 2021-02-01
VR推拿慎用手法安全实训平台
该系统对推拿手法尤其是慎用手法利用VR技术让学生们进行互动练习,在最大程度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达到训练目的。
深圳巴久聆科技有限公司 2023-02-06
锂空气电池及相关材料
该项目涉及一种含新型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组成:催化剂为 5-30%,碳材料为 40-80%,粘结剂为 5-30%。催化剂为金属纳米颗粒(20-60nm)高分散在微米级的碳片上的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钴、镍、铜、锌、锰、铬、钼、钒或钇。碳材料包括乙炔黑、超导炭黑、碳纤维、石墨烯、超导炭黑、科琴黑、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一种或两种。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和丁苯树脂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催化剂可促进氧的还原,降低充电过电位,在锂空气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而且该催化剂工艺简单,采用环保无毒的试剂,在锂空气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1-02-01
燃料电池及其相关材料
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已成为限制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问题,而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就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技术中的燃料电池技术以其环境污染少,发电效率高而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燃料电池中,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不受卡洛循环限制。目前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与新材料的开发,基于材料的优化得到更好的燃料电池产电输出性能。我们基于固态离子理论,设计了一系列燃料电池电极新材料及新结构,以提高电池输出性能为目的,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阳极功能材料,阴极层材料与新结构,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多项,目前已有9项相关专利获得授权,在国际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制备方面,我们开发了低成本的热喷涂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技术,并取得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并得到应用,成功制备了50-1000 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池堆,并改造后应用于便携式电源设计与分散发电。结合使用储氢材料罐,可得到一套车用发电系统;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制备方面,我们开发了一套基于阳极基底流延制备、电解质与阴极层喷涂制备共烧结的单电池制备工艺,并用于制备大面积的平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并组装了平板电池堆,得到的单电池性能优越。在前期科技部863项目的资助下,我们开发了一系列阳极功能层材料,用于以甲烷、煤层气以及生物质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得到了较好的发电稳定性和温度适应性。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便携式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可用于便携式供电与不间断电源;在前期大量的工作基础上,我们还开发了完备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材料生产技术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单电池制备技术,将可以为将来的燃料电池产业化与商业应用提供基础。●应用前景: 目前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在于其高成本、低稳定性,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技术进步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燃料电池技术应用的市场将越来越大。目前燃料电池的低成本制备在新材料开发的促进下,取得了较大进展,燃料电池技术商业化示范运行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开展,技术成熟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将会有更大的市场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人才需求:相关领域院士。
相关领域院士。
山东麦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1
人才需求:漆包线相关行业
1、漆包线相关行业工作5年以上2、熟悉漆包线生产加工工艺,对电机线圈高速自动绕线、下线工艺有一定了解。 3、了解铜及其合金的特有属性,掌握超微丝材的加工技术,能够保证超微丝材的大长度拉丝(0.02mm规格拉丝长超过1000km),同时保持材料优异的抗拉伸、弯折、导电等特性。能通过晶粒组织状态分析材料特性及工艺优劣,并制定科学合理工艺流程及加工工艺。 4、电镀从业10年以上,硕士以上学历。5、金属材料或电化学相关专业,对镀锡方面有一定深入研究。 6、漆包线行业设备管理工程师,5年以上工作经验。                                       7、熟悉漆包线设备构造,电气原理,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8、高分子化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9、漆包线绝缘漆行业从业1年以上。 10、对绝缘漆生产工艺及组成材料,有一定的了解。
烟台洛姆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31
锂空气电池及相关材料
该项目涉及一种含新型催化剂的锂空气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组成:催化剂为 5-30%,碳材料为 40-80%,粘结剂为 5-30%。催化剂为金属纳米颗粒(20-60nm)高分散在微米级的碳片上的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纳米颗粒为钴、镍、铜、锌、锰、铬、钼、钒或钇。碳材料包括乙炔黑、超导炭黑、碳纤维、石墨烯、超导炭黑、科琴黑、聚苯胺、聚吡咯和聚噻吩一种或两种。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二醇和丁苯树脂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催化剂可促进氧的还原,降低充电过电位,在锂空气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而且该催化剂工艺简单,采用环保无毒的试剂,在锂空气电池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号:201310524508.7 
南开大学 2021-04-13
液化天然气罐区泄漏处置方法与相关技术研究
本项目针对液化天然气泄漏事故(LNG)处置难点问题,分析了液化天然气储罐区的泄漏危险性,以液化天然气泄漏规律和燃烧、爆炸、低温的波及范围及伤害程度为基础,解决液化天然气泄漏后警戒区域的划分、泄漏介质控制技术(包括工艺措施控制、消防设施应用和泡沫覆盖技术)、低温堵漏技术等处置技术。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2021-05-03
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智能穿戴及其应用
一、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为在教育行业落实重庆市五届人 大一次会议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的精神,该成果充分利 用VR身临其境和游戏互动的高科技手段,采用中小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学习 和体验初高中的课本教学大纲内的知识重点难点,让学习不再枯燥。参展内容包 括《物理》VR课程(17章节),《化学》VR课程(10章节),《生物》VR课 程(6章节)。该成果直接或者间接解决几个问题: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易于接受;3.有利于教育公平;4.中小学学习减负和升学压力平衡的解决方案;5.教育奢侈化潮流下的一种解决方案;6.教师上课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7.画面 场景效果优异,让学生瞬间爱上这种方式的学习,在玩耍中潜移默化的学习。 二、智能穿戴及其应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促进我市经济转型 升级、积极响应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方位对接 和服务重庆“三大攻坚战"和“八项行动计划",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率 先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应用,落实重庆市《关于加快推进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的工 作意见》,加强“互联网+ ”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及平台开发,推动虚拟现实、增 强现实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品创新和产业 化升级。为解决现有如Kinect、LeapMotion等视觉感知产品场景受限,并且国 际上无完善的基于穿戴产品的应用识别的技术等问题,实施可穿戴设备与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开发。参展内容包括智能穿戴硬 件设备(智能手套、智能手表等),以及智能穿戴应用(1.基于智能手环的非 接触式Fly Bird游戏;2,面向老年人的穿戴式家居设备控制系统;3.基于智 能手环的手势控制音乐播放器;4,基于穿戴手势的智能小车控制系统)。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 基于虚拟现实(VR)的中小学智慧教育项目效益:针对中小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提供实验室搭建指导、师资 培训、课程研发与学生体验。为中小学提供“建立实验室、师资培训、学生体验培训、课程研发”服务; 结合全国计算机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设立行业标准服务重庆及西部教育市场。 二、 智能穿戴及其应用项目效益: 填补重庆智能穿戴产业研发空白; 成立重庆市智能穿戴健康大数据中心;通过核心技术研发协助政府招商,形成穿戴产品产业链聚集,推进重庆传统制造 业升级转型,占领国际智能穿戴科技领域,促进我国民生保障,医疗服务和环保 事业的发展;通过全国甚W全球智能穿戴协会资源,引入领域高层次人才。
重庆大学 2021-04-11
“西湖映象 ” 一—基于VR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展示平台
近几十年来,火焰、烟雾等自然现象的模拟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游戏、电影、教育、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在许多现有技术中,粒子系统在计算机图形中被广泛视为一种强大的技术,烟花模拟则是粒子系统应用的亮点。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小刚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草图的烟花模拟新系统,用户能够在沉溺于虚拟场景的同时,手握控制器绘制他们想要的草图,并由计算机基于高斯曲率的新点采样方法模拟出具有复杂轮廓和纹理的逼真视觉效果。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体现在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定制的软件应用——“西湖映象”。用户佩戴上HTC Vive后,将沉浸在令人惊艳的西湖全景视图与逼真的声音效果中。利用手中的无线控制器作为魔杖,用户可以在空中“一笔画”绘制任意形状,随后计算机自动生成对应的3D模型,湖面远处将表演虚拟现实中该3D形状的水上烟花效果。该应用支持任意色彩、任意形状的烟花。 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模拟方法与投影系统相结合,探索全息烟花汇演。只要用户使用VR控制器(例如HTC Vive设备),就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室内或室外实现全息技术的烟花模拟。
浙江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