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GJ-DCD-Ⅲ型带传动实验台
实验台用于机械设计、机械基础教学、测定平带与V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系数、观察带传动弹性滑动现象。电动机安装在滑动机座上,通过螺旋装置调整传动带的预紧力。电动机与发电机分别由一对滚动轴承座支撑,电动机与发电机外壳上装有摆臂,工作时摆臂施压力给力传感器,从而求得传动带预紧力与转动力矩。 特点一,实验台上安装两个频闪灯,可直接观察带传动时弹性打滑现象; 特点二,为实现数据精准采集与显示,单独开发了单片机系统; 主要技术参数: ①带轮直径:D1=D2=120㎜; ②平带尺寸:长度1088㎜,宽度20㎜,厚度2㎜; ③V带型号:SPZ-1077LW; ④张紧力传感器:量程30㎏,精度0.1%; ⑤压力传感器:量程10㎏,精度0.1%; ⑥驱动电机:功率700W,调速范围0-1500rpm,电压220V; ⑦负载发电机:功率700W,负载变动范围0-600W(10级变载),电压220V; ⑧频闪灯:功率1W x 2; ⑨实验台外形尺寸:760㎜x 650㎜ x 980㎜; ⑩实验台重量:200㎏;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GJ-LQ-I型螺栓实验台
可以对M8螺栓进行拉伸、扭剪、强度测试,可以对M6螺栓组进行拉伸实验,应用精密位移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拉压力传感器测试出螺栓转角矩的关系,螺栓形变长度与拉力的关系,螺栓组失效与拉力的关系,计算机采集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曲线,用EXCEL表格打印,便于分析判定。 技术参数如下: ①测试单个螺栓规格:M8; ②测试螺栓组规格:M6; ③减速机型号:MRV075; ④减速机用伺服电机:功率1500W,电压220V; ⑤计算机:显示屏22寸,主机内存8G,硬盘240G; ⑥外廓尺寸;900 x 600 x 350mm; ⑦重量:200kg; ⑧带工作案桌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GJ-TS-II型提斗上料装置
电机通过V带传动蜗杆减速器和链传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上的辊子也随之转动,通过其缠绕钢丝绳拉起摆杆,从而带动料斗升起,到顶部时碰到接斗,使料斗翻转,实现送料,蜗杆减速器输出轴还通过同步带传动和丝杠带动螺母来回移动,使行程开关接触或分离,实现升降限位。 TS-I型提斗上料装置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技术参数如下: ①电动机:功率P=180W,转速n=1400rpm; ②电源:380V,50Hz; ③蜗杆减速器:传动比i=50; ④V带传动:型号Z型,根数1,带长La=760mm; ⑤同步带传动:520-5M-10; ⑥滚子链传动:号06B,节距P=9.525; ⑦提升高度:H=400mm; ⑧外形尺寸:长x 宽x 高=1070㎜x 400㎜x 385㎜; ⑨重量:190kg。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GJ-YX-I型液体动压演示仪
环形钢带在运转时,将润滑油带至可调倾板与钢带上平面之间,倾板与钢带之间可调间隙与倾角,在倾板上纵横向分别装有若干玻璃管,用以观察纵向与横向油膜压力。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玻璃管数量:纵向7个,横向21个; ②输送带宽度100mm,厚度0.15mm; ③直流减速电机:功率70W,转速3000rpm,减速比4; ④电源:220V; ⑤输送带转速:0~750rpm; ⑥气源压力:0.3~0.6MPa ⑦外形尺寸:550㎜x 500㎜x 500mm; ⑧重量:50kg。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3-01-16
智能型直线一级倒立摆
睿景时代(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5
净气型储药柜(PP)BM083A
产品名称:净气型储药柜(PP) 产品型号:BM083A 外部尺寸:2070*900*510mm 门型:双开门 PP层板:8块可调 层板承重:30kg 换气次数:≥200次/时 存储容量:120瓶(500ml) 音量:50 dBA 电源:AC220V/50HZ 功率:50W 过滤器:B型过滤器2个 风机数量:1个 显示屏:七寸液晶触摸屏 电源线:1根 控制系统:1套 报警系统:1套
无锡赛弗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2021-12-08
东南大学熊仁根教授团队在分子铁电科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熊仁根教授团队首次提出并利用全氟取代策略成功设计合成了二维杂化钙钛矿铁电体(全氟苄胺)2PbBr4。相关成果以“Two-Dimensional Hybrid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 Induced by Perfluorinated Substitution”为题在线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志》)上。东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和完成单位,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张含悦为论文第一作者。这是在“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的持续资助下,以及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分子铁电科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所建立的“铁电化学”学科基础上,熊仁根教授团队取得的又一重大阶段性进展。 此前,团队通过单氟取代和双氟取代策略成功设计了多种性能优异的分子铁电体,并伴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如涡旋畴、窄带隙、热致变色、铁电光伏效应等。然而,对于具有苯环的刚性结构而言,此前的氟取代策略并不令人满意。在先前报道中,以(苄胺)2PbCl4为母体在苯环上不同位置实施单氟取代策略得到的结果中,只有(2-氟苄胺)2PbCl4具有铁电性,而(3-氟苄胺)2PbCl4和(4-氟苄胺)2PbCl4则不是铁电体(J. Am. Chem. Soc. 2019, 141, 18334-18340)。在苯环上,单氟取代作用具有位置选择的局限性,即在正确的结构位置有选择地引入氟离子才有可能诱导铁电性,这存在着极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此工作中,铁电体(2-氟苄胺)2PbBr4以及非铁电体(3-氟苄胺)2PbBr4(中心对称结构)和(4-氟苄胺)2PbBr4(中心对称结构)再次验证了单氟取代策略在刚性芳环结构上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探究有效通用的方法实现分子铁电体的精确设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东南大学 2021-02-01
北京蓝晶微生物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
蓝晶微生物致力于打造基于微生物的分子和材料创新平台。团队由清华、北大青年科学家组成,顾问团队包括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微生物所工业微生物研究室主任等。致力于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提供生物活性分子。业务包括合同付费业务(iGEM科学教育,Holog平台),大客户定制开发(PHA业务线等)及自产经营(CBD开发)。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清华大学 2021-04-10
解吸池及分子印迹搅拌棒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装置
本技术成果研发了一种微波辅助提取-高速逆流色谱联用方法及其装置。首先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模式 本技术成果研发了一种适于装载分子印迹搅拌棒的解吸池,包括一上部池体及一下部池体。上部池体 提取物料;然后提取液浓缩预分离;最后通过高速逆流色谱纯化制备得到目标组分或分析天然产物提取液 的底部连接于下部池体的顶部且两者内部形成一上下贯通的解吸腔,上部池体顶部设有一液流出口,下部 中的目标组分;上述步骤通过接口及转换控制实现微波辅助提取、分离、纯化、高速逆流色谱制备或分析 池体下部圆周对称地均布有三个液流入口,液流出口及液流入口与所述解吸腔连通;还包括一分子印迹搅 于一体,可直接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得到毫克级高纯度对照品,具有快速高效、高选择性的特点,实现天然 拌棒,放置于所述解吸腔中;还包括一密封圈,密封所述上部池体及下部池体的连接部。上述解吸池配以 产物快速高效的在线提取分离、纯化制备或分析。“天然物质提取分离纯化的实验室制备微波装置”集微 微量注射泵可实现对分子印迹搅拌棒的高效流动加热解吸。另外在该解吸池的基础上,通过与高效液相色 波辅助提取快速高效分离的优势和高速逆流色谱高效纯化、制备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天然高分子(壳聚糖、透明质酸和寡糖)的改性及加工技术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透明质酸等为原料对其进行改性使其溶解在水、油(普通有机溶剂)等类衍生物,扩大了其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然后还以新的生物材料制备方法光聚合方法、电纺丝方法、超临界聚合等方法对改性后的衍生物进行加工,使得其可以应用在生物医用材料如皮肤烧伤敷料、药物控释、人工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材料领域。并且还开展了光固化超硬、超耐磨、自清洁材料,光聚合药物缓释材料,光聚合有机高分子纳米微颗粒,光聚合信息存储材料等项目的研究。 溶解性:可溶解水、乙醇等12种有机溶剂;聚合速率,可光聚合壳聚糖单体最大转化率92%,聚合速率12秒;制备材料为无毒。用于食品包装等,生物医药,生物医用材料等,开发前景使用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壳聚糖等为主要原材料,主要设备是常温反应釜。若生产规模为100吨/年,设备投资约10万元,厂房面积需300m2,动力100KW,操作人员约3人。产品综合成本约80000~120000元/吨,市场平均售价约355000~460000元/吨,年利润约400~600万元,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6 107 108
  • ...
  • 208 2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