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激光测风后向散射回波测试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抽提蒸馏塔2400X22X62602
山东百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6
静止悬浮式激光散射法 血细胞分类计数系统
快速、准确的自动血细胞分类计数仪对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准确度有着积极的意义。现有的各种自动血细胞分类仪各有优缺点,较先进的激光流式细胞仪价格昂贵,结构复杂,而且容易发生堵塞等现象,维护麻烦。本系统是基于静止悬浮式的原理,从原理上克服了流式细胞仪的缺陷。利用这种方法对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不需要固定和染色,不需要导电介质,更不需要昂贵的流式装置,可以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海浪斜率分布的微波散射遥感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浪斜率分布的微波散射遥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一个小入射角 360°旋转的波谱仪发射电磁波对海洋表面进行探测,获取随入射角θ和方位角φ变化的后向散射系数σ0(θ,φ) (2)海浪斜率用四阶 Gram-Charlier 级数表达,根据该 海 浪 斜 率 利 用 准 镜 像 散 射 原 理 计 算 出 模 拟 值 ( θ ,φ) (3)利用(1)中的实测数据σ0(θ,φ)和(2)中的模拟值( θ , φ ) 在 入 射 角 θ 和 方 位 角 φ 上 进 行 二 维 拟 合 , 可 以 得 出Gram-Charlier 中的 7 个参数,将参数带入四阶 Gram-Charlier 级数中就能完整地刻画某一测量点海浪斜率分布。 本发明第一次使用微波散射的方法,反演出某一测量点的准高斯的海浪斜率概率密度分布。这一发明,对研究海浪的生成、成长、消衰以及传播机制,海气界面的湍流交换过程,定量提取海面粗糙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单粒子束散射光强分布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粒子束散射光强分布的测量装置,它包括光源、分光光路、光接收和探测组件以及微流控芯片组件,所述光源包括主测量光源、辅助测量光源和系统调整光源;所述分光光路包括分光镜和PIN管;所述光接收和探测组件包括90°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望远镜镜组、光阑、滤光片、ICCD探测器、信号探测及发生电路、复合滤光片、PMT探测器、示波器和计算机;所述微流控芯片组件包括微流控芯片、光屏、三轴调节具和微流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单粒子束散射光强分布的测量方法。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方向矢量的地震射线追踪方法
本发明属于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方向矢量的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基于空间平面约束的射线矢量与三维任意起伏界面的求交迭代算法;基于Fermat原理推导的三维任意起伏速度模型上的透射波及反射波的显式计算公式;基于不同需求而设计的射线追踪算法终止条件;基于不同需求的算法输入及输出设计;能根据射线的矢量信息计算射线的路径及走时,也能基于方向约束及走时约束获取波阵面的位置;射线追踪算法在地震偏移、(微)地震定位及地震层析成像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为了计算在给定地震方向矢量的前提下,求取地震射线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气溶胶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测量仪
成果创新点 1.多偏振态多角度散射表征颗粒; 2.基于详细形貌模型的反演算法 技术成熟度 样品样机测试阶段 市场前景 气溶胶测量领域。目前市场上并无商业化产品。 转化计划 2020 年完成产品化,自主转化寻求投资。 所需支持 资金 500 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气溶胶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测量仪
1.多偏振态多角度散射表征颗粒; 2.基于详细形貌模型的反演算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3-05-19
一种SAR图像散射中心参数估计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替优化和序列化正交匹配追踪的SAR图像散射中心参数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原始SAR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得到原始频域回波数据;根据原始频域回波数据,使用点散射中心模型和OMP算法初始化目标散射中心所在的重点区域,得到初始散射中心位置参数集合和初始散射中心能量占比;根据初始散射中心位置参数集合和初始散射中心能量占比,基于属性散射中心模型和SOMP算法进行属性参数提取,输出散射中心属性参数估计结果、散射中心系数估计结果和散射中心能量占比序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高效的提取散射中心参数,获取有意义的目标散射部件属性信息。
复旦大学 2021-01-12
基于射线数字成像的产品无损检测与质量控制
这是一种基于非晶硅面阵探测器的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具有实时射线成像(RTR)、数字射线成像(DR)和三维层析(3D-CT)成像功能,可覆盖国防和国民经济各行业大、中、小型结构的高、低能(0.02-9MeV)工业射线数字检测需求,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定制设计开发,特点如下:1. 集成度高、功能强大:以一套系统实现RTR、DR和3D-CT三种功能,实现构件RTR/DR/3D-CT快速检测技术的开拓;2. 性价比高,软件功能强大,可定制开发。 本技术已较为成熟,已为航空、航天、能源、核工业和特种设备行业开发多套此种设备,均已投入实际使用,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市场应用前景良好,可解决发动机缸体、机匣、叶片、轮胎、轮毂、管道等产品的无损检测与质量控制问题。 透度灵敏度优于GJB1187A-2001规定的B级像质;空间分辨率在5lp/mm以上;成像帧频1-30f/s可调,检测速度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