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人行横道线自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一种人行横道线自动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输入街景的影像,将影像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利 用训练组训练用于检测人行横道线的分类器;例如分类器对测试组影像进行人行横道线的检测识别,通 过后期处理排除错误检测;利用分类器对训练组影像进行人行横道线的检测识别,并通过后期处理排除 错误检测;根据步骤 4 所得各测试组影像的识别结果和步骤 5 所得各训练组影像的识别结果分别统计检 测结果,包括对任一张测试组影像或训练组影像,依照横坐标值的不同,对每一个识别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套装大型液袋的全自动生产线
本发明涉及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的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套装大型液袋的全自动生产线,包括地轨、滑触线装置和贯穿每一个工位的运动单元以及依次设置的排料阀阀座安放工位、翻转工位Ⅰ、排气阀阀座/进料阀阀座安放工位、PE筒形薄料套装工位、PP筒形薄料套装工位、排气口/进料口切割工位、排气阀阀体/进料阀阀体装配工位、翻转工位Ⅱ、排料口切割工位、排料阀阀体装配工位和脱袋工位。本发明可实现多层PE筒形薄料和PP筒形薄料的自动套装、自动切孔、自动安放阀座和阀体并拧紧,最后自动脱袋,取代了大量的人工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产品生产的精度提高,保证了卫生情况,提高了产品质量。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自适应探测模式的光子计数线阵读出电路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探测模式的光子计数线阵读出电路及方法,包括同步模块及由若干像素单元组成的像素阵列,所述每个像素单元包括APD探测器、接口电路、计数器、存储器以及死区时间可调电路;所述死区时间可调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标准脉冲电压计数信号状态经延迟时间后产生使得接口电路复位的复位信号,且根据接收的当前曝光时间内像素的计数值即当前帧的计数值,根据判别的当前帧计数值的大小产生控制信号以调节下一帧的延迟时间大小。本发明可以判断光强强弱来自动调节死区时间大小,提高检测效率,通过与传感器的配合,可合理应用于大阵列读出电路系统中,进而实现成像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1
阿童木ATOMOS原装30cm -40cm/HDMI线4K60p
产品详细介绍
北京寰宇佳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一种 Sb2(Sex,S1-x)3 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 Sb2(Sex,S1-x)3 合金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半导体材料 与器件制备领域,解决现有 Sb2Se3 和 Sb2S3 薄膜禁带宽度和能带位置 固定的问题,以实现禁带宽度和能带位置的连续可调,得到禁带宽度 和能带位置更加合适的无机半导体材料。本发明的 Sb2(Sex,S1-x)3 合 金薄膜,由 Sb2(Sey,S1-y)3 合金粉末作为蒸发源或者 Sb2Se3 粉末和 Sb2S3 粉末作为蒸发源,通过近空间升华法在衬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威布三维Wiiboox Reeyee Pro 2X 3d扫描仪
产品详细介绍 1.扫描模式:手持精细扫描,手持快速扫描 ★2.尺寸精度:手持精细扫描模式:±0.05mm,各方向误差≤0.3mm/m;手持快速扫描模式:±0.1mm,各方向误差≤0.3mm/m; 3.扫描速度:线扫描模式:1,000,000点/秒;面扫描模式:1,500,000点/秒; ★4.可变分辨率:≥0.2mm,扫描时分辨率可以通过系统软件在扫描后根据需要调整,无须通过更换硬件镜头来实现 5.单幅扫描范围:135*100mm——225*170mm 6.工作中心距离:400mm 7.景深:200mm ★8.光源:三色LED(非激光,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身健康) ★9.拼接模式:标志点拼接,特征拼接,手动拼接,混合拼接 10. 输出数据是否可直接打印: 无须借助第三方软件,软件自带修补孔,标志点修补,平滑,锐化,缩放,简化,数据编辑等功能,直接输出融合后的完整STL模型,直接进行3D打印 11.移动终端实时显示功能:在扫描过程中,借助移动终端设备,可实现扫描状态在计算机与移动终端的同步分屏显示,实时监测扫描进程,更便利地观察扫描实况。 12.数据输出格式:STL,ASC,OBJ,PLY,3MF 13.系统支持: Win7,Win8,Win10,64bit  14.电脑要求:显卡:NVIDIA GTX1060及以上,显存:>4G,处理器:I7及以上,内存:16G及以上 15.扫描头含数据线重量:≤1.13kg ★16.素材支持:配备一个3d素材库,素材库数量须大于2万个,素材涵盖人物、卡通、教育、建筑、时尚、玩具、动物、植物、家居、工具、动漫游戏等类别,素材拥有25个以上特色专题,每个专题包含至少5个以上同类别优质素材。素材库包含网站及APP,APP同步支持安卓及IOS下载,素材库系统须取得电脑终端与iphone移动终端及Android移动终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 提供生产厂商对本项目的原厂项目授权委托书及售后服务承诺书原件。(须加盖生产厂商单位公章) 3. 投标单位配备的3D模型库需提供《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复印件并加盖软件供应商单位公章)
南京威布信息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2021-08-23
可定制外型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产品详细介绍 可定制外形结构氧气传感器O2S-FR-T2-18X 一、产品简介: 氧气传感器采用两个氧化锆盘,在其中间是一个密封空间。其中一个盘起的功能是可逆氧气泵,依次充满样品气和抽空此小空间。另一个盘用于测量氧分压差比率,得到相对应的传感电压。氧化锆盘作为氧气泵运行时,需要的700 °C 的温度由加热元件产生。氧气泵使小空间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最小和最大压力所花的时间和环境中氧分压值具有对应关系。 二、产品特性:  1) 非消耗性的氧化锆传感元件  2) 氧压范围 2 mbar...3 bar  3) 高稳定性和精度,可测量0…100% 氧 4) 对于其他气体无交叉干扰  5) 无需温度稳定  6) 内置加热元件 7) 加热器电压: 4.35 ±0.1 VDC (1.85 A)  8) 允许气体温度: -100...250 °C ;  9) 线性输出信号 三、产品参数
深圳市新世联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X光机 行李检测仪 异物剔除仪 三品检测器
产品详细介绍专为旅游景点,体育文化场所,会议中心,博览中心,行李寄存,商场,酒店,法院,监狱等重要场所设计 *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实施工程与生产双检原则 *整机部件保障措施 #高性能网络功能 *通过国家公安部检测 *通过欧盟CE认证 *国际知名公司ISO9001认证 *通过ISO14001环境认证 *通过中国政府的辐射安全认证       ☆基本参数指标: 通道尺寸       500(宽)×300(高)mm 传送带速度     0.22 m/s 传送带额定负荷 120 kg 单次检查剂量   < 1.5µGy 分辨力         直径0.101mm金属线 穿透力                 34mm钢板 胶卷安全性     对ISO1600胶卷安全 泄漏剂量       <0.05µGy/h   ☆X射线发生器: 射线束方向       底照式 管电流              0.4~ 1.2mA(可调) 管电压               100~160 kV(可调) 射线束发散角  60° 冷却/工作周期 密封式油冷/100%   ☆使用环境: 工作温度/湿度   0℃~45℃/20%~95% (不冷凝)    储存温度/湿度   -20℃~60℃/20%~95% (不冷凝) 工作电压        220VAC(±10%)  50±3Hz 功率损耗        1.0KW(最大值) 噪声级          <65dB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厚板热处理线常化控冷工艺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该项目是北京科技大学与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完成的自选项目。是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宽厚板大型热处理线(常化+控冷),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了提高中厚钢板连续热处理线的装备水平及制造能力,实现我国民用及军用高品质、高强度、高韧性钢板能够自主生产的战略目标,国家决定对原三板厂进行改造。该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成功应用不仅适时结合国家改造的大需求,而且填补了国内空白,采用低碳微合金化国际先进技术,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合格率、扩大了热处理钢板的厚度规格,解决了高强度结构钢强度偏低的问题,降低了碳当量,大大改善了钢材的焊接性能。主要技术亮点在于:   (1)通过技术集成,完成了宽厚板的常化+控冷生产线建设,其中常化+控冷技术属国际首创。(2)自主开发的辊底式热处理炉自动化控制系统(L0级,L1级,L2级)属国内首创。控制技术达到宽厚板热处理炉的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L2级数学模型的应用完全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地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在设计上对国内外辊底式热处理炉先进技术进行了集成优化,使炉温控制精度在±10℃以内,产品合格率达到96%以上。(4)该生产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成功开发了多个高强度、高韧性产品,其中Q460E/Z35特厚钢板已应用于奥运场馆"鸟巢"工程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快速获取和测量方法
成果介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快速获取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携带坐标获取装置的照相机逐段拍摄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局部影像,并记录每个拍摄时刻照相机的坐标方位和镜头朝向;获取每个拍摄点与所拍摄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建立拍摄点与拍摄图像的几何映射关系,生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正射影像图;综合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与其正射影像图的几何比例,输出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测量数据。本发明缩小了常规技术带来的图像畸变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快速获取和测量方法,缩小了常规技术带来的 图像畸变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城市天际轮 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快速获取和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携带坐标获取装置的照相机逐段拍摄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局部影 像,并记录每个拍摄时刻照相机的坐标方位和镜头朝向;2)获取每个拍摄点与所拍摄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3)建立拍摄点与拍摄图像的几何映射关系,生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正 射影像图;4)综合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与其正射影像图的几何比例,输出城市天际轮 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的测量数据。技术创新点及参数1.1)利用携带坐标获取装置的照相机(800万以上像素)逐段拍摄城市天际轮 廓线立面的局部影像,所述影像中城市天际轮廓线位于图幅中心;1.2)通过携带坐标获取装置的照相机(800万以上像素),在每一次拍摄局部 影像时,记录拍摄时相机坐标方位的经度、纬度以及镜头朝向。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2.1)分别获取步骤1)各局部影像所拍摄对象上左右两端点A1和A2的经纬 度坐标,以及两点之间的距离K;2.2)由拍摄点向步骤2.1)中的两点连线做垂线,垂线与所述两点连线有一 交点,记录拍摄点至所述交点的距离,该距离为拍摄点与所拍摄对象之间的水平 距离S。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包括:3.1)任选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某一局部影像为标准,其拍摄点至所拍摄 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0,所拍摄局部影像所拍摄对象上左右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K0,拍摄得到局部影像的宽度为A0;3.2)以所选局部影像为标准,对其他局部影像的边长进行缩放调整,,公式 为:A i = S i S 0 A 0式中,Si为局部影像i其拍摄点至所拍摄对象之间的水平距离(参考步骤 2.2)的方法获得),Ai为该局部影像缩放后的影像宽度。3.3)将经过缩放调整的局部影像依照图像序列进行拼接,得到完整的城市 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包括:4.1)于步骤3.3)拼合得到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上进行测量, 天际轮廓线的图面高度为H0,图面长度为L0;4.2)计算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实际高度H,公式为:H = K 0 A 0 H 04.3)计算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实际长度L,公式为:L = K 0 A 0 L 0式中,K0即为步骤3.1)所选局部影像的拍摄对象左右端点的实际距离(参 考步骤2.1)的方法获得)。4.4)输出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实际高度H和实际长度L。市场前景城市天际轮廓线,亦称城市天际线,是由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形象, 或由高层建筑群构成的局部形象。城市天际轮廓线直接取决于城市用地建设的发 展布局,又是城市规划建设成果的直观反映,因此,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规划 建设部门进行城市建设和调整的重要内容。获得现状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立面正射影像图是城市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天 际线建设和空间调整的首要和重要技术环节。但是,构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城市 建筑群的分布往往呈曲线形态蜿蜒绵延,实际长度往往长达数公里以上,甚至超 过5公里,在采用定点单张拍摄的方式时,同样出现在影像上的被摄物体其实际 距拍摄点的距离往往相差很大,造成定点单张拍摄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图像存在很 大的透视变形,当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算时,图像两端的建筑会比图像正中的建 筑尺度偏小,造成城市天际轮廓线的高度、长度等数据的测算误差,这种因透视 造成的测算误差,虽然可以通过摄像器材进行校正,但仍旧无法完全消除。这使 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城市天际线建设和空间引导建设中,缺乏准确有效的图像信息和测量数据。1.减少传统技术做法的图像误差:本发明针对了传统城市天际轮 廓线立面影像图获取方法应透视带来的图像畸变和数据测量误差,提出一种利用 多点拍摄并自动校正拼合的获取方式,输出城市天际轮廓线立面的正射影像图, 基本消除了透视带来的图像误差。2.自动输出测算数据,节省工期:通过附加坐标获取装置的摄像器材,将图 像和坐标同步输入,可以自动进行空间解算,输出天际轮廓线立面正射影像图和 测算数据,交互方式简便,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 35 36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