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C型凝集素编码基因及其蛋白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分子微生物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C型凝集素(C-type?lectin)及其制备和应用。C型凝集素为序列表SEQ?ID?No.1中的氨基酸序列所示。制备方法:以许氏平鮋cDNA为模板PCR扩增C型凝集素基因,构建质粒pLecC;将pLecC转化大肠杆菌BL21Transetta(DE3),对转化子进行诱导表达后,收集上清,浓缩后即得重组C型凝集素。所述C型凝集素对多种弧菌具高效凝集作用,经C型凝集素处理后的细菌对许氏平鮋的侵染能力显著降低。因此,该C型凝集素有望应用于鱼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萝藦C21甾体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萝藦系萝藦科Asclepiadaceae萝藦属植物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Thunb.) Mak.,为《中药大辞典》所收载,味甘辛,性平,具有补益精气,通乳,解毒的功能,用于虚损劳伤,阳萎,带下,乳汁不通,丹毒疮肿。已有文献报道从萝藦中分离鉴定C21甾体类化合物,迄今从萝藦中分离鉴定的C21甾体类化合物包括去酰基萝藦苷元衍生物和苷3种,夜来香素苷元衍生物和苷20种,ramamone苷元衍生物和苷5种,肉珊瑚苷元1种,去羟基肉珊瑚苷元1种。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以细胞异常增殖和转移为特点。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患病2200万例;预计到2020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000万,患病3000万例。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疗法的方法之一,广泛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现象严重影响化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克服肿瘤药物的多药耐药,恢复耐药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寻找高效低毒的肿瘤细胞多药耐药逆转剂是当前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方向。
青岛大学 2021-04-13
开关变换器双缘脉冲频率调制C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本成果来自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现已结题,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ZL201310022501.5),知识产权属于西南交通大学。该成果公开了一种开关变换器双缘脉冲频率调制C型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根据基准电压Vref和输出电压Vos经过误差补偿器后生成的控制电压Vc与电感电流Is的关系,结合预设的恒定导通时间或恒定关断时间,产生三段时间t1、t2和t3,每个周期依次采用t1、t2、t3组成的控制时序,控制开关变换器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本成果的优点是:瞬态响应速度快,稳压精度高,稳定性能好,电磁噪声小,抗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且具有限流功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基于 LOX/HPL 途径的 C6 醛类风味成分酶工程制备技术
项目受国家科技部 863 计划资助。对发生在植物组织内的脂肪氧合酶(LOX)/ 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途径进行开发,将其转化为天然食品风味成分的绿色、清洁生产技术。课题在酶的制备及稳定化技术、酶反应器和反应条件优化、以及反应产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基础上获得稳定、可控的,基于 LOX/HPL 酶系统的清香型食品风味成分-己醛和己烯醛的制备技术路线和工艺条件;产率、转化率、单位产品酶消耗量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期先进水平。 创新要点 酶的制备及稳定化技术,包括较高纯度 LOX 的分离纯化方法以及 HPL 酶的稳定化方法;稳定平滑的 LOX/HPL 耦合工艺条件。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纯油酸及C21二元酸的产品开发
采用普通油酸生产高纯油酸及 C21 二元酸,高纯油酸能满足特殊的使用要求,C21 二元酸是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化学性能及应用性能,应用于机械加工、润滑油等行业,同时去污性能好,用于超浓缩洗衣液(皂液),成本低于目前使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江南大学 2021-04-13
ZL-200C6通道小鼠转棒式疲劳仪(Plus)
简单介绍: 啮齿类小鼠疲劳仪是根据国外同类产品和《药理实验方法学》转棒试验装置改进完成的,有较好的实用性,是抗疲劳筛选和鉴定检测的理想仪器。啮齿类小鼠疲劳仪可做疲劳实验、运动协调能力、骨骼肌松弛实验、**神经抑制实验,以及其它需用运动方式检测**作用的实验,如毒性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体内某种物质缺乏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心脑血管**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等等,可多方向的开发利用该仪器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 详情介绍: 技术指标:1、小鼠转棒直径:30mm   2、小鼠转棒长度:62mm  3、小鼠通道数:6通道 4、转速范围:1~100转/圈      5、调整度:1转/分  6、转速分级:初始速度、上等加速、二级加速7、初始速度运行时间:1~65500秒8、一加速度时间:10~65500秒9、一加速持续时间:1~65500秒10、一转速范围:基础转速~100转11、二级加速度时间:10~65500秒12、二级加速持续时间:1~65500秒    13、二级转速范围:一转速~100转14、带循环模式和正反转模式15、记录通道数可设置:1~6通道16、 实验时间范围:1秒~3000分17、内电式时钟可运行10年            18、每小时误差≤0.0828秒           19、带USB接口,可将数据导入U盘20、机内*大存储:>500组数据21、使用环境温度:5℃—40℃22、输入电压:110~220V 50Hz23、跌落光电自动记录24、体积:620X230X390mm 25、重量:16Kg 26、记录参数:跌落圈数、跌落时间、跌落距离   运转模式可以自由搭配举例:  
安徽耀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2-05-26
C6咖啡杯创意无线蓝牙音箱迷你小钢炮音响
深圳市天雁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17C-1带数字标识脑干及下丘脑核团模型
XM-617C-1脑干及下丘脑核团模型(带数字标识)   XM-617C-1带数字标识脑干及下丘脑核团模型可拆分为4部件,显示脑干的形状结构和间脑神经核团,脑干部除可观察延髓、脑桥,菱形窝和中脑的形态外,还可观察第Ⅱ至Ⅻ对脑神经在脑干部位,间脑可观察到上丘脑、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丘脑,在背侧丘脑和下丘脑部显示了各主要核团,共有多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和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放大,14×11×22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121C彩色头颅骨带7节颈椎及脑动脉模型
XM- 121C彩色头颅骨带7节颈椎及脑动脉模型   XM-121C彩色头颅骨带7节颈椎及脑动脉模型由头颅骨和7节颈椎串制成一个整体,模型用不同颜色区分正常人体头颅骨的功能区域,并带7节颈椎、椎动脉、脊神经串制而成,颅盖可打开,下颌骨可灵活活动,示颅骨和颈椎的组成和形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附加了8件套的脑动脉模型,可分为前叶和顶叶、颞叶和枕叶、脑干和小脑。 尺寸:自然大,21×16×33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关于“靶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降解小分子”的研究成果
4月22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饶燏课题组与武汉大学宋保亮课题组合作在《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题为“降解对比抑制:开发靶向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降解小分子”(Degradation Versus Inhibition: Development of 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s for Overcoming Statin-Induced Compensatory Upregulation of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的研究论文。HMGCR(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是胆固醇(cholesterol)合成途径中的限速酶,并且是经典的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靶点。它的抑制剂(statin,他汀类化合物)如阿伐他汀(atorvastatin,立普妥®,辉瑞)在临床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比如会发生骨骼肌损伤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这有可能与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体内通过负反馈调节导致HMGCR补偿性表达升高有关。因而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蛋白靶向降解嵌合体(Proteolysis-Targeting Chimera, PROTAC)的技术,对HMGCR在进行降解而起到抑制胆固醇合成作用的同时可以避免HMGCR的高表达,从而有望降低副作用。 图1.抑制剂与PROTAC对HMGCR的影响 在该工作中,研究人员首先筛选出SRD15细胞系作为细胞测试的基础,然后基于HMGCR的配体阿伐他汀和E3链接酶CRBN的配体泊马渡胺进行了一系列的构效关系研究,发现化合物P22A作为PROTAC具有较好地降解活性(DC50~100 nM)。相比之下,抑制剂阿伐他汀对HMGCR引起了明显的上调作用(图1)。 图2.抑制剂和PROTAC对LDLR和胆固醇的影响 接下来,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和细胞生物学实验证实了PROTAC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发挥作用的机制;通过蛋白组学的研究发现抑制剂和PROTAC引起的组学应答也有很大不同。抑制剂和PROTAC对胆固醇合成抑制和通过SREBP通路引起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水平上调的能力相当(图2)。 HMGCR是位于内质网上的八次跨膜蛋白, PROTAC对此类蛋白的降解能力往往有限,该工作首次证明利用PROTAC技术对内质网蛋白进行降解的可行性。另外,靶蛋白上调的现象还出现在很多其它的抑制剂中,该工作展示了面对此种情况时是PROTAC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 宋保亮课题组博士生李美欣和饶燏组博士后杨毅庆为本工作共同第一作者,饶燏和宋保亮课题组罗婕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北大生命联合中心以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jmedchem.0c00339
清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5 136 137
  • ...
  • 210 2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