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型纳米粉体低成本合成及其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内容介绍: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响应一恢复快、制备 简单、价格低廉、选择性可方便通过材料表面修饰等进行改善的优点, 在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 本项目利用环境友好、低成本的低温方法合成了纳米材料,通过材料 成分的设计和工艺参数的调控来获得具有形貌可控的纳米材料,将其应 用到气敏元件。通过其对可燃和有毒气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屈服强度大于 700MPa 的复合钢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屈服强度大于 700MPa 的复合钢板的制备方 法及其产品,属于复合钢板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 对搪瓷钢和高 强钢的结合面进行清理,使结合面无氧化铁皮;S2 将结合面清理洁净 的搪瓷钢和高强钢采用点焊方式焊接为一体,获得待轧制坯体,接着 对待轧制坯体进行再加热,所述再加热的出炉温度为 850℃~900℃; S3 对经过再加热的待轧制坯体进行轧制,所述轧制采用多道次反复轧 制,轧制成品厚度为 15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装置及其取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装置及其取出方法,其特点是该装置包括机用环钻和单开窗套管,所述机用环钻由圆柱形环钻(1)和适配器组成,所述适配器由连接件(2)和紧固件(3)组成,圆柱形环钻通过紧固件与连接件的一端相连,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登士柏根管治疗马达上的接口相匹配,以将圆柱形环钻安装在登士柏根管治疗马达上实现对圆柱形环钻的旋转控制;所述单开窗套管由单开窗套管(4)、楔子(5)、夹持手柄(6)构成。所述机用环钻可替换为手用环钻,构成另一套装置。本发明所述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装置的取出方法,使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时较少的去除牙体组织,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
四川大学 2016-10-08
难降解有机废水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及其设备的开发
1、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能够有效处理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先进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该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在常温常压下将不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完全燃烧或部分降解到可容易生物处理的程度而不带来二次污染,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与环境兼容等优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已经发现,电化学处理成本高主要是由于电耗高。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如果提高电流效率,就会降低处理费用;对于高浓度废水,如果将有机物部
吉林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实现动态无线恒定功率充电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动态无线恒定功率充电的系统电路及 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能量发射模块、能量接收模块和恒定功率跟踪 控制模块;能量发射模块用于将原边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能并 通过高频磁场耦合的方式发射;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能并供给负 载;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实时采集的充电电流获得参考控 制信号,并将整流端口电压调整为参考控制信号,实现恒定功率跟踪 控制。本发明以副边的 DC/DC 变换器输出直流电流为反馈量,采用基 于扰动观察法的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扰动不控整流端直流电压, 使得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可扩大缝纫行程的电脑花样机导轨机构及其设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扩大缝纫行程的电脑花样机导轨机构,包括:用于构成 X 轴方向基本行程的 X 向直线导轨,设置在 X 向直线导轨上的 X 向滑块,固定安装在 X 向滑块上并用于构成 Y 轴方向基本行程的 Y 向直线导轨,设置在 Y 向直线导轨上的 Y 向滑块,固定安装在Y 向滑块上并与 X 向直线导轨共同构成双导轨形式的 X 向增程直线导轨,设置在 X 向增程直线导轨上由气缸驱动系统执行驱动、并用于固定安装外压体组件的 X 向增程滑块。本发明还公开了具备该导轨机构的电脑花样机。通过本发明,相应能够以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靶向IRAK4蛋白降解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1.痛点问题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困扰人类的一大类疾病,医学界对其中很多种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还所知甚少。目前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也极其有限,几乎没有任何真正的靶向药物和能够根治的疗法,其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程度都不亚于癌症。 IRAK4是固有免疫系统上IL-1家族和TLR家族这两大信号通路交汇的最重要的节点。IRAK4和MyD88通过形成复合物来开启下游各种与免疫反应或细胞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IRAK4与其他激酶不同,它既是下游信号分子的激酶,又同时起到形成复合物所必需的支架蛋白的作用。虽然,现有技术已有众多IRAK4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但它们仅可以抑制激酶本身的活性,显示出中等的效力,无法破坏复合物的形成来彻底阻断炎症反应信号的产生。而PROTAC技术可通过降解靶蛋白同时阻断IRAK4激酶活性和破坏靶蛋白支架功能,相对于常规的激酶抑制剂产生更好的抑制炎症反应效果。 2.解决方案 本项成果涉及一类可以降解IRAK4蛋白的小分子降解剂,可以同时消除IRAK4蛋白的激酶功能和支架蛋白功能。相较于小分子抑制剂,该类小分子降解剂有更强的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有望用于开发新型、高效、新机制的抗炎小分子药物,同时拓展该类分子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 PROTAC是一种具有双功能的杂合小分子,通过合适的连接链将靶蛋白配体与E3泛素连接酶配体连接,促使目的蛋白(POI)与E3连接酶形成三元复合物,从而使靶蛋白接近泛素化系统,实现靶蛋白的泛素化,随后被蛋白酶体的26S亚基识别,最终导致靶蛋白降解。 合作需求 项目合作开发、落地空间、研发团队或第三方资金投入。
清华大学 2022-06-0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不孕不育症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在育龄期约有8%的夫妇因各种不同原因不能生育。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工业污染、大气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孕不育症的发病率将逐年继续增高,每年约新增200万对患不孕症的夫妇。这已经成为关系到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的社会问题,也是全世界各界关注的一个主要的医学热点。1978年,世界首例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 embryo transfer, IVF-ET,试管婴儿)的成功掀开了人类治疗不孕症的新纪元,此后又以IVF-ET为基础开发了多项衍生技术[如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胞浆置换等]。目前辅助生育技术已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之一。自1993年起,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李尚为教授带领项目组成员即开始进行胚胎着床和卵泡发育调控因素的基础研究,于1994年在著名杂志Endocrine Journal上发表论著2篇。1997年5月我院辅助生育技术正式应用于临床, 1997年获得四川省首例试管婴儿成功,1999年获得西南首例绝经妇女的赠卵试管婴儿成功,2002年获得四川省首例囊胚培养移植、首例胚胎冷冻及解冻移植、首例睾丸活检+ICSI、首例宫内减胎术成功。2002年率先在四川省开展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的临床应用, 并获得一例妊娠流产。2003年又率先开展激光打孔辅助胚胎孵化技术,填补了四川省在该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成为国内第一批、四川省首家获得卫生部IVF和ICSI准入的生殖医学中心。同时,本项目在以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发生为主要目的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临床各种相关方案和实验室的培养方法,并从基础研究方面探讨卵泡发育、胚胎着床的部分调节机制(免疫相关因素和生长因子等);对进行IVF-ET的患者夫妇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探讨女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IVF妊娠结局的影响和心理干预对妊娠结局的改善。使辅助生殖技术更能安全有效地为广大不孕症患者服务,从而更好地解决了四川省甚至西部地区不孕症的诊治工作,并带动四川省及西部地区生殖医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的发展,为地方辅助生殖技术及其相关医学学科的发展搭建一个研究平台。目前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至2007年,中心已完成近4000例的IVF及其各项衍生技术的临床治疗工作,临床妊娠率已由最初的25%上升到2007年的38.65%。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45篇,其中Medline收录9篇,SCI收录2篇,课题组发表论文共被引用102次,举办国际研讨会1次(2007年9月主办、国际绝育与生育协会协办“卵巢功能保护与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研讨会”),在全国首次提出“辅助生殖技术安全性”论题。2005年协助四川省卫生厅举办了四川省ART技术和管理学习班,为四川省ART技术的规范提供了技术和理论支持。参编书籍6本,培养博士生11名,硕士研究生15名。
四川大学 2016-04-29
芦笋提取物(速溶芦笋粉)的生产工艺及其应用技术
一、成果简介 以芦笋为原料,研制开发的高品质芦笋速溶粉,保持了芦笋原有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提高了芦笋的利用 率,制定了产品的企业标准。项目优化了浸提条件,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提取率和产品附加值,解决了速溶粉冲 调后静置浑浊的技术难题,改善了感官效果,扩大了食用范围。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合理,工艺过程简便实用,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经检测产品质量符合企业标准,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传感监测器件在电力应用中需要抗强电磁干扰、电绝缘,在石化应用中需要本身不带电。光纤传感技术从本质上满足上述要求,但还需解决交叉敏感、长期工作稳定性等难点问题。本项目在在结构上由不同参数的光纤光栅,或者光纤光栅和光纤法珀组成混合式传感器,集成不同解调方法,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和工程需求,形成了混合式光纤传感技术。主要成果和技术水平: 本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
天津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4 65 66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