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麦角甾醇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麦角甾醇衍生物,从中药灵芝孢子粉中提取分离纯化得到。本发明通过抗衰老的酵母模型——K6001酵母细胞及其突变株(Δuth1和Δskn7)——证实了所述的麦角甾醇衍生物通过调节Skn7的活性影响UTH1基因表达从而延长酵母的复制性寿命。以此类化合物作为先导物,优化结构,可在制备延缓衰老以及预防或/且治疗衰老性疾病的药物中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纯度茄尼醇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茄尼醇是一种存在与烟叶、马铃薯叶、桑叶中的具有消炎、杀菌、吸收紫外线、抗氧化功能的植物活性化学品,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九个非共轭双键的聚异戊二烯醇,其极性非常弱,亲水性差,亲酯性强,可以溶于大多数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其分子中的非共轭双键是其药理活性的结构源泉,也是其获得工业应用的结构依据。茄尼醇主要用于合成辅酶Q10、茄尼醇胺、茄尼醇酯等医药中间体,同时也直接用于化妆品中增强化妆品的保健功能。 市面上的茄尼醇通常分为含量20%左右的浸膏、70%左右的粗茄尼醇、90%左右的茄尼醇、以及98%以上的茄尼醇精品。含量越高,价格越高,且含量越高,技术难度越大。 传统技术想要得到含量90%以上的产品,通常需要柱层析工段来达到,相对溶剂量大,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经过对茄尼醇中产品与杂质的深度分析和大量的实验,得到了能够溶解茄尼醇但不溶解杂质的混合溶剂。本项目成果可从70%的茄尼醇出发,不经过柱层析,仅利用混合溶剂法处理得到含量90%以上的产品,且混合溶剂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过程的成本。将90%的产品再经过柱层析,可得到99%的精品。该项目采用的生产过程属于无污染的绿色化工工艺过程。
四川大学 2016-04-18
糠醇生产中2-甲基呋喃提取技术
2-甲基呋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方面。在糠醇生产过程中,副产物2-甲基呋喃一般占糠醇产量的1~2%,而现有的工艺往往将其作为低沸物脱除,造成真空泵循环水或大气严重污染,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经过潜心研究,本技术实现了从糠醇生产中2-甲基呋喃的高效提取,产品无色透明,纯度≥99.5%,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对于年产30000吨的糠醇装置,每年可提取2-甲基呋喃约300吨,设备投资仅100万,仅此一项,每年可产生效益近1000万元,经济性十分显著。主要设备包括:萃取釜、精馏塔等。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无醇啤酒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
目前国内已有啤酒厂引进国外成套设备,通过蒸馏法生产无醇啤酒,但由于高温造成风味物质的损失,产品有较明显的蒸煮味,设备投资费用也高。反渗透法制备无醇啤酒时,啤酒中的水和酒精在高压下穿过半透膜,而风味物质等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设备投资只有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易被啤酒厂接受。脱醇在 4℃左右进行,能保留啤酒的色,香,味和营养成分。产品达到GB4927-2008《啤酒》中对无醇啤酒的要求,酒精度小于 ***%(V/V),原麦汁浓度大于 ***°P,风味物质保留 90%以上,口味纯正,爽口,酒体协调,柔和,无异香,异味。
江南大学 2021-04-13
功能性糖(醇)的色谱分离纯化技术
功能性糖(醇)(如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醇、阿拉伯糖、甜菊糖等)是一类具有低热值、防龋齿、调节血糖和预防便秘等功效的营养性甜味剂。传统功能性糖(醇)生产工艺存在:1)结晶收率偏低<50%;2)母液中糖组分未得到有效利用;3)分离纯化工艺多采用等电点沉淀、离交等方法,工艺复杂、提取率低,大量使用酸碱,产生三废、严重污染环境。江苏省工业色谱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各种糖(醇)特种色谱固定相、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及装备,可实现功能性糖(醇)的清洁化、自动化的工业生产,同时可分离提取多种组分,三废污染零排放,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在国内外多家企业及科研单位推广应用。 
江南大学 2021-04-13
低醇黄酒生产技术及成套设备
将黄酒通过高压泵打入反渗透装置,控制透过液流出以及其他合适的工艺条件,经过循环反渗透操作,即得低度黄酒产品。采用该法生产低度黄酒,不要改变黄酒的正常生产工艺,操作简单,产品酒精度可达到 8%~9%,与原酒相比,酒精度可降低 40%~50%。所制得的低度黄酒能够保留原黄酒的各种风味物质 85%以上,酒体丰满,口感淡爽,低度黄酒的理化指标和稳定性都符合要求,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 
江南大学 2021-04-11
布兰斯特酸催化烯烃的不对称胺氢化反应:合成含季碳中心的吡咯烷类化合物
在非活化烯烃官能团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含α-季碳中心的手性胺是许多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和重要药物的结构单元,该结构单元的不对称合成一直以来是充满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克服季碳中心的空间位阻和控制与之相连的四个取代基的正确方向。刘心元、谭斌课题组利用质子酸(布兰斯特酸)催化非活化烯烃的不对称胺氢化反应,合成了含季碳中心的α-吡咯烷类化合物。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通过不对称胺氢化反应构建含有季碳中心的含N杂环化合物,该工作通过在底物中引入硫脲基团,该基团在手性磷酸(布兰斯特酸)催化下可活化非活化烯烃和控制手性的季碳中心的形成。该方反应具有操作简单,产率高,官能团耐受性好,绿色环保(非金属催化的)等优点,可以很方便转化为各种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螺环的含季碳中心的α-吡咯烷类化合物。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多肽模板合成二氧化锰纳米片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催化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包括一种基于多肽作生物模板合成二氧化锰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及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该方法利用多肽的纳米结构特征及其官能团的性质,将多肽与二价锰离子混合,加入氢氧化钠后常温反应以使二氧化锰纳米片在多肽的稳定下生成。该材料具有仿酶催化特性,使其在分析化学、环境工程和催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法以生物材料为模板,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纳米结构易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多靶点的抗菌多肽偶联物及其二聚物的合成和 应用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细菌感染曾经夺去无数人的生命。自从青 霉素问世以来,大量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在细菌感染疾病的治疗中 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 频繁发生,甚至耐药倾向性产生的速度远远超出抗菌药物的研发速 度。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超级细 菌‖的出现,使人类面临无药可用的窘境。因此除了规范抗菌药物的 使用外,迫切需要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并且不受传统耐药机制
兰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手性的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3,5-二氯吡啶(I)在胺基锂的作用下与乙醛反应生成(±)-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II);(B)(±)-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II)在氧化剂的作用下生成1-(3,5-二氯吡啶-4-基)-乙酮(III);(C)1-(3,5-二氯吡啶-4-基)-乙酮在手性配体存在下与硼烷试剂反应,制得单一光学异构体的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IV)。该法较传统手性柱分离(±)-1-(3,5-二氯吡啶-4-基)-乙醇相比,优点突出:(1)反应简单,易于操作,总收率高,光学纯度大于98%;(2)工业制备周期明显缩短,设备要求低;(3)制备成本低,是适合工业生产的方法。
四川大学 2017-12-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