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2024年11月15-17日
开展倒计时

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学术活动在福州举行

2024-05-11 09:10:2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https://heec.cahe.edu.cn

4月15日,海峡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学术活动在福州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陈星莺出席会议并致辞。民革福建省委会主委夏先鹏,福建省教育副厅长王飏,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副校长李功勤,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谢颙丞,东吴大学副校长董保城,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两岸研究中心主任胡根,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周顺桂,闽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张龙海,台湾台北市立大学教授董德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祥民以及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近30所大陆、台湾、澳门高校的领导、专家学者,台湾教师,来闽就读台湾青年学子120余人参加会议。

李家俊致辞

李家俊指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要坚持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纽带,共促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坚持以教育强国战略为引领,共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坚持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共同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以促进青年交流交往为桥梁,共享新时代发展机遇。学会重视发挥高等教育在两岸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加强合作、凝聚共识,共同推进两岸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陈星莺致辞

陈星莺表示民革是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工作重点和主要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革中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两岸科技、农业、人文和青年发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中央对台工作大局。海峡两岸嘉宾代表齐聚福州,共同探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推动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民革愿与两岸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搭建青年交流平台,持续推出“华灿”系列两岸青年交流活动项目,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陈清河作报告

陈清河从数字多媒体时代,传媒模式、渠道和使用习惯发生了深刻变革,传播知识与技术随之转变的角度,探讨传播人才的培养,介绍台湾高校实践与经验。

王长平作报告

王长平回顾总结了福建师范大学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立足学科、人才、科研等优势,在全省高校率先探索、创新实践,深入实施 “六合工程”、打造“三个高地”取得的成效。他表示,要聚焦融合所需、台胞所盼、学校所能,推动“双一流”建设与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同频共振,着力把学校打造成为福建台胞高品质教育的首选校、两岸融合人才交流的集聚地、两岸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引领区。

谢潮添结合集美大学探索两岸高等教育融合的实践,推进“教育融合”到“文化融合”,贯彻“以情促融”。他表示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体制建设是确保两岸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常态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当重视教师和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开辟和构建两岸文教交流合作阵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谢颙丞作报告

谢颙丞指出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拥有巨大的互利潜力,有助于教育进步、人才发展和区域繁荣。通过利用互补优势,应对现有挑战,实施战略举措,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可以达到新的高度,为两岸和平繁荣的未来做出重要贡献。

叶桂平作报告

叶桂平表示自澳门回归以来,积极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特区政府坚持贯彻“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以配套政策和财政资源促进澳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显著进步,澳门高校在国际大学的排名逐年攀升。期待加快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在高等教育范畴探索体制机制的突破,加强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创新在深合区合作办学模式,以促进澳门高等教育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智力支撑。

周顺桂作报告

周顺桂表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努力把学校建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创新的研究基地、关键技术的攻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

张龙海作报告

张龙海表示,以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重要契机,勾勒好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同心圆,承担起构建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的使命责任,努力在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功勤作报告

李功勤表示,两岸学生交流是两岸未来的希望,期待在多层面加强沟通协调,共促青年交流交往。

胡根发言

胡根指出,澳门高校在国际化视野培养、双语环境建设和国际交流机会提供等方面都备受内地、台湾学子青睐,合作前景广阔。

董德辉发言

董德辉从台湾高教改革的理念、影响、问题等角度,阐述台湾高教的现状与挑战,探讨提升高教品质的举措。

李立国发言

李立国指出,海峡两岸高校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布局,推进区域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郑祥民发言

郑祥民指出,台湾地理研究与地理教育资源丰沃,应开展两岸地学联合实习,共谋地理拔尖人才培养。

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福建省教育厅、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承办。高博会与会领导及嘉宾参观了由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两岸融合发展成果展特色专区。该展区展示了43所福建高校与89所台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方面交流融合成果,设置政策支持与实践、校际交流与互访、人才培养与管理、师资建设与发展、科研合作与转化、特色展示等6大模块,系统梳理福建省出台的系列政策举措、回溯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合作的展望,生动展示闽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提供“福建智慧”、贡献“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