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5月
开展倒计时

第四届教创赛专家报告集萃③ |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高永伟: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2024-09-03 13:52:13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人工智能背景下外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

——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系列活动-新文科教育创新学术活动的报告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  高永伟

高永伟作报告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无论是科技领域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外语教育领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诸如听说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人工智能工具(例如:“文心一言、讯飞星火、腾讯元宝、通义、豆包等”)的日渐增多和普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开展创新性的外语教育和人才培养成为值得外语界深思的一个话题。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其实已成为各界的共识。大学教师已在不断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工智能工具能高效地提供各类信息、数据以及语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效率。国内不少大学不失时机地在推出各类AI课程。复旦大学将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陆续推出至少100门AI课程,其中包括AI通识基础课程、AI专业核心课程、AI学科进阶课程以及AI垂域应用课程。

如何利用AI工具赋能外语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为外语界备受关注的话题。目前已有多位专家就此话题展开论述。王克非认为“大批量的单纯培养懂外语的人才显然已是过去时,‘外语+’或‘+外语’的多样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培育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发展机遇”。

在最近几年中,外语界感受最深的还是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危机。随着社会对外语专业认可度的改变以及外语保送生政策的调整,外语专业的吸引力已今非昔比,部分高校甚至出现了语言类专业被砍掉的现象。有鉴于此,各类外语院校都在尝试推出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 “外语+”复合型人才,如北大多个跨专业联合项目、浙大的“小语种+”、上外的“英语+国际政治”、华师大的“翻译-历史学”等。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一直在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自2014年开始就全面改革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幅削减语言技能类课程,增设能体现语言学、文学和跨文化三大研究方向的进阶和顶点课程,从而突出语言类专业的专业性。2022年10月,复旦大学发布《复旦大学“十四五”双学位培养项目建设规划》,其中指出“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试点建设“外语类专业+X”双学位培养项目,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积极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国际传播人才、全球治理人才、国际组织后备人才‘蓄水池’”。

为贯彻上述规划以及回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需求,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在2024年4月与计算机学院强强联手,推出“英语+计算机”“翻译+计算机”“俄语+计算机”“德语+计算机”四个双学位项目,着力推进“新文科”与“新工科”的融合创新,旨在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外语与计算机跨学科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顶尖人才,承载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这些双学位项目设置了170个左右的学分,结合外语专业和计算机学科与技术的核心课程,同时开设多门融合性课程,如“自然语言处理与语言习得”“面向语言信息处理的语言逻辑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