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渝,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出席会议并致辞。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燕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致辞
郝清杰副秘书长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新文科作为“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对传统文科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更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文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位共同努力,持续探索。希望大家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新文科建设的新局面,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时代文科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渝致辞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陈渝在致辞中代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向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近年来重庆市新文科建设发展情况。她指出,新文科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使命下,对文科创新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这是一场伟大的实践,将从根本上重塑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品格。期盼海内外更多的学者专家、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文科创新发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中,为实现新时代文科教育现代化守正创新、继往开来。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致辞
林维校长在致辞中代表本届论坛主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对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在新文科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探索。他指出,西南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立足政法院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在坚持稳固“办学时间最早、招生规模最大、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三个最”的基本盘上不断努力、开拓进取,切实推进新文科建设,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转化协同培养成效,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为新文科建设贡献更多西政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燕主持论坛
会议期间,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孙芙蓉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申树欣等围绕新时代新文科建设创新发展,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作主题报告
黄有方以《国际著名高校交叉学科实践对我国新文科建设的思考》为题作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以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和学科之间如何打通壁垒为例,从正确处理好学科的深度和学科交叉融合的关系、数字技术加快交叉学科的发展、创新课程教学培养交叉人才的主渠道、创新多元化协同培养模式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文科未来的新使命和新征程。
四川师范大学原校长汪明义作主题报告
汪明义以《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的大学新文科通识教育研究》为题作主题报告。他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入手,阐述了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职责和使命,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大学的贡献,大学应当肩负起使命和担当,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国际交流和合作职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作主题报告
段勇以《上海大学新文科发展理念与实践》为题作主题报告。他依托上海大学文理兼有的综合性大学的特征,通过学校考古文物保护的实践,介绍了上海大学在“十四五”期间“五五战略”引领建设的成果,分享了学校在研究实物与新文科发展规划、构建文科体系与学科交叉平台建设、探索新文科高质量发展机制等方面的鲜明做法。
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孙芙蓉作主题报告
温州理工学院副校长孙芙蓉以《“双知识体系—双AI助手—双通道混合”的数字教材与智慧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新文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她围绕数字教材与智慧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分享,展示了AI助力试点课程及数字教材的案例和技术,详细剖析“怎么教——AI+课程+教材——怎么学”的过程。
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申树欣作主题报告
申树欣以《新文科建设的宏观态势与重点任务》为题作主题报告。她回顾了新文科建设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各个高校在实践创新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梳理了新文科建设到了2.0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并着重阐释了未来新文科建设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教育数字化建设、机制创新和条件保障等五大重点任务。
本论坛是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同期学术活动,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新文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高校持续探索和完善,携手推动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