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5月
开展倒计时

专家报告荟萃② | 杨俊辉:“三浸三制三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2024-12-04 15:57:08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三浸三制三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高质量服务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杨俊辉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作出的重要部署。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四川视察时就明确提出“四个发力”,其中明确指出要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和四川实际,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强调要“正确处理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这对关系。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要顺应区域发展需求,已成为发展共识。位于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要加快完善与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需求相适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一、时代命题: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一)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形势的变化来看,伴随国际地缘政治及经济格局的加速演进,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国际科技竞争和人才争夺日趋激烈,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

——从民族复兴的需要来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从教育强国建设内涵讲,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地方高校应从国家战略高度走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更好服务和支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二)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共性问题

近年来,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数量,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总量90%以上,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院校不仅承担着为地方和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也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形成了深耕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专业设置同质化、陈旧化、结构不优、适应度低、动态调整滞后等问题。在办学体制机制方面,主要表现为内部治理弱、格局定位低、地方政府重视不足、财政投入有限、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困境。此外,区域科教资源整合不够、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也制约着地方高校的发展。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师资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从而制约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制约因素导致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形成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影响其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也限制了学校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实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西南科大”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地方高校,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特色著称。学校地处中国唯一科技城——绵阳。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院所,也是国务院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肩负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使命。

近年,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等重大战略在绵阳叠加实施。作为中国科技城排头兵高校,我们深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是:思政引领力培育家国情怀的渗透融入不足,影响学生扎根西部、献身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价值观塑造;

二是:区域协同育人机制和科教资源整合有待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合力有待提升;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丰富与拓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加强。

面对问题和挑战,学校人才培养既不能凭“资源要素”取胜,也不能靠“生源质量”突围,唯有依靠独特的科技城“小环境”优势化解“大环境”挑战,努力将区域丰富的科教产教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人才培养优势。自2000年组建以来,学校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创新举措,持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浸三制三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一)探索构筑“三浸”价值塑造新路径

西南科技大学深挖中国科技城特色,从科技思政引领、军工实践育人和精神文化传承三个层面,构建“三位一体”价值塑造体系,着力培养学生扎根西部、服务国防建设的家国情怀。

一是科技思政育人元素浸润。通过整合区域科教资源,推动“大思政课”与科技文化融合,共建思政育人生态大系统,共筑科技“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特别是以134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为依托,系统推进“课程-团队-专业”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学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全覆盖。

二是区域军工文化基因浸润。坚持军工特色文化培根,发挥红色军工文化的价值引领。通过建设军工文化长廊、军工书院、军工文化教育实践基地等军工文化育人载体,打造“行走的党课”。以沉浸式军工文化熏陶,助推学生家国情怀塑造。

三是精神谱系思想内核浸润。邀请乐嘉陵院士、胡思得院士等国防科工领域专家、学者、大师走进校园,开展“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三线建设精神”等文化宣讲与交流。通过“将军式”“院士级”示范课堂打造,强化学生强国意识塑造。

(二)探索构建“三制”自主培养新机制

西南科技大学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局限,创新构建以“四维共建”“协同联动”“定制培养”为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育人新机制。

一是深化“四维共建”机制。在30余年产学研联合办学积淀中,构建了“省部共建、局省共建、院企共建、对口援建”的四维办学体制机制。通过持续强化与63家董事单位和30余家国防军工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联系,推动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不断深化。

二是构建协同联动育人机制。整合区域国防军工单位和头部科技企业资源,打造军民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载体。组建成立学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聘请49名院士和知名专家担任委员和顾问指导学校建设发展;聘任151名专家作为学校外聘师资,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同时,通过平台联合共建、仪器设备共享等系列合作,成功构建“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成果共享、文化互融”的协同联动育人机制。

三是建立定制化培养机制。设立国防军工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定制化设计特区人才培养方案。先后与国防军工单位和头部科技企业共同开办乐嘉陵航空航天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班、徐志磊卓越工程师班等创新人才培养定制班29个。面向区域创新人才需求,实施“模块化+订单式”定制化培养。通过与二九基地合作开办“工程力学班”,与长虹集团合作开办“长虹电子班”等人才定制班,为二九基地、长虹集团等单位定向输送了一大批紧缺急需人才。

(三)探索构造“三化”自主培养新范式

西南科技大学立足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要素改革,系统构建了“科教资源集成化、课堂教学场景化、学研赛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范式。

一是科教资源集成化。主动对接战略腹地产业需求,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专业设置方向;整合行业领域育人要素,一体化打造协同育人平台,290余名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材编写、课程体系建设等人才培养环节。

二是课堂教学场景化。依托国防军工平台资源,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群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将核心课程进驻国防军工单位科研生产一线;同时,推动高层次人才互聘共用,让院士、专家走进课堂,将产业发展前沿问题纳入课程教学。

三是学研赛创一体化。通过设立联合创新基金、校级创新基金,搭建学生创新平台,构建学生创新支持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协同联动育人机制优势,强化学生科研实践。以国防军工人才培养特区为例,75%以上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均源自军工科研项目,并在相关领域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核应急、数值风洞等国家重大工程,成功实现“学中研,研中创”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成效:创新人才培养“西南科大”成果

(一)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有提升

——军民融合特色持续彰显。依托区域国防军工资源,共同打造军民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建成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一批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协同育人平台不断拓展。与国防科工局、中物院、827、624、长虹、九洲等国防军工单位和大院大所共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工程实践中心、现代产业学院72个。

(二)学科专业建设有优化

——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深化。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产业布局,增设新兴急需专业8个,撤销停办专业8个。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不断强化。38个专业入选国、省一流本科专业;1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5个专业获批军民两用人才培养专业,2个专业分别获批国防特色紧缺专业和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课程体系结构不断完善。获批国、省一流课程83门,另有49门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三)创新人才培养有质量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在2012-2020全国普通高校教师竞赛状态数据排行榜中,学校位居全国第44位。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表彰5590余项,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多次荣获全国金奖、全国一等奖;在2024年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学校位居全国第67名(四川省属高校第二)。

——订单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经历多年耕耘,学校为行业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与二九基地联合培养的“工程力学订单班”毕业生有近20人晋升大校军衔。

——杰出校友代表不断涌现。在各行各业中相继涌现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杨华德、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领头人钟武律、小米汽车设计总师李田原等一批杰出校友。

(四)人才培养经验有推广

——协同育人经验广泛分享。相关改革举措被《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媒体多次登载;《区域产学研联合共建办学开创军民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被列为全国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成果,被成功推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示范案例,并应邀在全国省部共建高校研讨会等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面对教育强国建设使命,地方高校唯有坚持聚焦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观念,持续推动改革创新和特色发展,坚定不移的走好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才能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展现更大作为,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