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5月23-25日
图标 图标
开展倒计时

专家报告荟萃㉒ | 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曾英:资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25-02-11 17:29:41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资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革,资源能源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的一体化改革被提上日程,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建成教育强国,并强调了高等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和战略支撑地位。这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育部对双一流建设八年来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包括人才培养能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显著提升。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超越极限,打破原有路径与习惯的依赖,坚持创新,构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范式。

一、资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生源危机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全球生育率的下降,高校面临生源减少的问题,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尤其是对那些对国家战略需求不敏感、无法回应社会关切的高校构成了严峻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对专业设置的冲击

新高考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志愿填报模式,考生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科目和专业,导致一些弱势专业失去学校托底,迫使高校进行专业优化调整。

(三)数字化转型对教师教学的冲击

数字化转型加速了智能学习系统的应用,AI教师在某些领域逐渐取代传统教师角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倒逼教师拥抱数字化,提升数字素养。

(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不高

资源能源领域的专业链未能很好地对接产业链,专业界限分明,难以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无法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的需求。

(五)能力培养弱化

能源资源相关专业作为实践学科,存在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过分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六)教师不适应高等教育变革

部分教师对新形势认识不足,数字化转型理念没有更新,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缺乏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指导。

二、应国家需要而“生”,顺国家发展而强

成都理工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三提一塑”的人才培养理念,即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国际交流与竞争的能力,并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通过立德树人、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三大举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实施专业供给侧改革

成都理工大学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从98个专业优化为75个专业,聚焦地学优势,打造专业集群,新增布局新兴交叉领域专业,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行星科学等,以满足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

(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通过微专业建设、示范性特色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方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例如,成都理工大学开设了“地质碳中和技术”微专业,并建设了锂资源与锂电产业学院和页岩气现代产业学院。

(三)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产教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三三三”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平台体系。例如,成都理工大学建设了地热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产教融合示范项目,推进虚拟仿真实验2.0建设,并建立了多个大地学类毕业实习与创新实践基地。

(四)推动数字化转型

按照“三大一微”的总体建设思路,构建智慧管理服务、智慧学习空间和智慧科研服务三大智慧空间,提升学校现代化治理能力。通过数据治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精准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和学生个性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