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5月23-25日
图标 图标
开展倒计时

专家报告荟萃㉔ |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殷建忠: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加快推进西部医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2-11 17:39:02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加快推进西部医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 殷建忠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殷建忠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加快推进西部医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西部地区医学教育仍然面临不平衡与不充分的挑战。通过成立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推动医工交叉研究院及建设等措施,展示了昆明医科大学在新医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汇报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现状、差距和实践。

一、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3月福建考察时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自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医疗卫生体系、人才队伍和医疗保障管理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国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之路,在重大慢性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人均寿命从75年前的35岁水平提高至现在的78.6岁,已接近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目标的79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教育工作者要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最关键的考量指标是人才培养质量。西南联大在短短8年时间里培养了3千余名毕业生,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等180余名杰出贡献人才,我们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西南联大的奇迹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

二、差距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高等教育仍面临不少挑战。截至2023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云南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1950年的2所高校发展至2023年的89所。然而,医学生培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性和缺少特色,专科医学教育面临办学层次低的挑战。

在中国医学教育领域,精英教育的目标尚未达成。据21世纪全球医疗教育专家委员会的估计,全球2420所医学院的招聘人数仅为大约160人,中国192所招收临床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年均招生9.8万,每所平均510人,显示出精英教育的普及程度有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国家正面临如何调整教育结构的挑战。目前,学生在成为执业医师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导向和压力传导不足。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17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为65.35%,其中最高通过率达到98.73%,而最低仅为1.47%,这反映出各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专科学校,执业助理医师的通过率仅为三分之一,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医学教育在质量上的差距。

此外,医学本科专业设置存在重复性问题,护理专业本科有309所院校开设,专科有455所院校开设,药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也存在类似情况。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几个地方本科、专科开设数量不平衡不充分,有差距,例如东部地区就有48所本科院校办预防医学。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果下不去、留不住、用不好就会出现问题。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尚需做出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目前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各高校的执业医师通过率、办学定位和理念,以及它们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医学人文教育的不足导致国家课程设置的不均衡,这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尤为明显,医疗行业学生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偏低。人才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如果培养的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用不好”,行业将面临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对于乡村医疗而言,如果乡村的教育和医疗不能得到振兴,乡村也很难振兴。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和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确保教育能够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能够服务于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三、实践

在新医科建设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目的,培养出来的人能否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推动医学创新发展。地处西部的云南,有其独特的省情,4060公里长的边境线在疫情期间,依靠我校培养的毕业生发挥了重要作用。昆明医科大学培养的是云南省未来的医学领军人才,守好祖国的西南大门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昆医建校91年,与兄弟院校相比有差距,但一直在追赶。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位点2个,开展了医工融合,口腔、临床、药学、护理、康复都进行了专业认证。去年3月份,向65家单位发出组建云南新医科教育联盟的倡议,该联盟在国内成立较早,也得到了云南教育厅的批复。成立后,做了很多工作,召开了研讨会,合作共建共享5门医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创新融合,培育医学+交叉学科专业,同时成立现代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围绕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工作,今年开始招生进行培养。同时深化绩效改革、推进内生动力激发,在人才培养中,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科研启动费、安家费和年薪,构建外引内培“一体化”,高端、青年“两平台”,逐级而上“三台阶”的“一二三”人才引培体系,同时打造“三级”人才工作者团队,“十四五”期间,昆医成功引进准四层次及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