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5月23-25日
图标 图标
开展倒计时

【吉林教育电视台】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5.24)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

2025-05-24 19:19:19
吉林教育电视台 https://heec.cahe.edu.cn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启幕。新华社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聚焦融合创新》等7篇;人民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等5篇;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融合创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第63届高博会在长春开幕》;央视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央广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等2篇;光明日报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中国日报网推出《第63届高博会长春开幕,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产业升级深度联动赋能东北振兴》;中国新闻网推出《高博会升级首秀长春 “AI+教育”多元成果引关注》;凤凰卫视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其中报道我省组织开展汽车下乡、家电进乡镇等活动,激发农村消费活力;推出《各地抢抓夏收夏种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其中报道白城市镇赉县种植的耐盐碱新品种亩产有望突破600公斤。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活动吸引了全国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参与,通过展览展示、高端论坛、政企签约等系列活动,搭建起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国家级平台,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开幕式当天,政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同步举行,并现场签约57个重点项目,涵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域产业升级等领域。

新华社

新华社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聚焦融合创新》《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新华社看长春丨名校云集长春 助力东北振兴!100秒速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新华社看长春丨办一个展,兴一座城——第63届高博会助力长春擦亮全国科教大市名片》《新华吉林快报·聚焦高博会|“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吸引万余名毕业生参与》《新华吉林快报·聚焦高博会|吉林省AI赋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新华社看长春丨名校名企齐聚长春,共议建设教育强国——来自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一线观察》。

人民网

企业展区内,高科技吸引大家驻足。

人民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数智引领 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前沿科技成果擘画振兴蓝图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特别设立东北振兴专区》《千余所院校齐聚!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吉林长春开幕》《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 众多高校“高精尖”成果亮相》。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吉速报|融合创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第63届高博会在长春开幕》、央视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央广网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启幕》《高博开幕 吉林各高校竞展风采》。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开幕》。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推出《第63届高博会长春开幕,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产业升级深度联动赋能东北振兴》。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推出《高博会升级首秀长春 “AI+教育”多元成果引关注》。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推出《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

人民日报

吉林长春:牡丹盛放香溢远

人民网推出《吉林长春:牡丹盛放香溢远》,报道长春市牡丹园11000余株、260多个品种的牡丹进入盛花期,构成了一幅绝美的花海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难得一见!中华秋沙鸭雏鸟“跳巢”珍贵影像》,报道近日,东北师大教师王拓在长白山地区拍摄到中华秋沙鸭雏鸭“跳巢”这一珍贵影像。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每年5月份进入“跳巢”高峰期,雏鸭破壳后在“鸭妈妈”引导下,从十余米高的树洞直接跃下前往附近水域生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内需潜力》,其中报道吉林组织开展汽车下乡、家电进乡镇等活动,激发农村消费活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各地抢抓夏收夏种 夯实粮食丰收基础》,其中报道吉林省水稻迎来集中插秧期,在镇赉6万亩盐碱地水稻种植基地,今年种植了一系列耐盐碱新品种,亩产有望突破600公斤。

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一线观察|打造产业集群 促进肉牛高质量发展》,报道3月份以来,牛肉的市场价格逐步回暖,梅河口市借助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政策红利,建起了全国最大肉牛屠宰加工产业园,肉牛养殖通过“联农带农”机制,加上稳定的牛源供应,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以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肉牛高质量发展。

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推出图片新闻、中国日报网推出《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开行》,报道全国首列粮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满载3000吨玉米从吉林榆树站发车,与传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相比,“一单制”运输极大提升了运输效率,有效压缩了综合物流成本。

经济日报推出《二氧化碳变身驱油利器》,报道设计总长约400公里的二氧化碳管道工程在吉林省启动建设,成为我国运输距离最长、管径最粗、压力最高、规模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助力石油开采或实现二氧化碳埋存。

中国新闻网

中国新闻网推出《国际秀场刮起“东北风” 大学生用时装讲述吉林故事》,报道在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上,东北电力大学30名大学生融合冰雪、满族剪纸等吉林地域元素设计的逾80件作品在秀场大放异彩,体现近些年东北文旅热潮持续“出圈”,同学们以“东北+时装”的创意,助推地域文化走向更大舞台。

中国新闻网推出《多国留学生长春探访“中国智造” 赞既高效率又高颜值》《多国留学生长春探秘智能汽车制造》,图文报道近日,来自多个国家的20余位留学生在长春开启“感知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旅”,陆续走进企业、展馆了解吉林汽车、光学、文旅等产业发展,感受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赞叹高质高效高颜值的“中国智造”正加速走向世界市场。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推出《全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在吉林启动建设》,报道中国农技协近日在吉林省启动中国农技协人参科技小院集群建设,这是我国首个人参科技小院集群,也是吉林省的第二个国家级科技小院集群,打通“创新—转化—应用”快车道,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落地生根。

凤凰网

凤凰观察|从路线设计到产业升级:吉林省2711条官方旅游攻略的万亿想象

凤凰网推出《凤凰观察|从路线设计到产业升级:吉林省2711条官方旅游攻略的万亿想象》,报道吉林省发布了2711条精心规划的旅游线路,不仅覆盖省内县域微循环、跨市州中循环、东北区域大循环,更延伸至俄罗斯跨境游,不仅是方便游客参考,更是冲刺“万亿级”产业目标的关键布局。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