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团队在临床外科手术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上刊登了最新的关于肠癌肝转移术中荧光显影导航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ChiCTR2000039635),论文题目为“Efficacy of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guided hepatectomy for the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该文章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与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共同合作完成,论文的第一单位/通讯单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结直肠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处于第四位,死亡率处于第二位。高达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即合并有同时性肝转移,而另外约25%的患者最终亦会出现异时性肝转移。国际主流结直肠癌治疗指南(NCCN及ESMO等)均推荐根治性外科手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唯一潜在治愈手段。但高达65-80%的患者在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后会复发,大多数复发出现在12个月内。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腔内探查遗漏微小转移病灶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尽管超声、CT等影像技术可辅助检测肝脏转移病灶并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中,但是其缺点主要包括:不能检测小于3 mm的微小病灶;其准确性高度依赖术者的操作与经验,个体化差异大;术中超声仅提供二维的而不是三维的图像;超声探头在肝脏表面下存在约1 cm的盲区,这在结肠直肠癌肝转移中缺陷尤其明显,因为大多数的肝转移灶位于肝实质表面。因此目前的技术手段依然不足以达到“找得全,看得清,切得准”的手术目标。
针对这一临床挑战性问题,附属第五医院肝胆外科李坚主任医师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术中可视化新方法,与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团队合作,应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DPM公司“慧眼”设备,从2018年开始到2021年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该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入组的64例患者中,相较于传统手术方法,近红外荧光导航技术能够检出的人均肝内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数更多(3.03±1.58 vs 2.28±1.35,P=0.045);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7.5 vs 10.5 days,P=0.012);患者的一年期复发率更低(19% vs 47%,P=0.017)。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新辅助化疗、原发肿瘤位置(结肠或直肠)、手术类型(开腹手术、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方式(有限切除、半肝切除或肝段切除)、CT/MRI上的CRLM数量、最大肝肿瘤大小>5 cm、术前CEA水平>200 ng/ml、同时或异时转移、以及合并症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理上证实,沿荧光显影边界切除可以实现病灶R0根治。
图1 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术中成像的彩色、荧光和融合图像:(a)表浅病灶,(b)常规方法漏诊的病灶,(c)深处病灶,(d)病理结果。
该文章发表同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主任Jeffrey A. Norton在该期刊撰写了题为“Enhanced Operative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的专题评述。该评述指出:更好的手术能否提高患者生存,是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各种因素,在执行上严格遵照预先制定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试验结果表明: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不会增加患者并发症。该方法不仅能在手术过程中辅助医生实时精准定位肿瘤边界,从而指导切缘;还能发现常规方法无法识别的额外微小病灶,从而提升病灶检出数。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的肿瘤病灶可视化新方法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A major breakthrough)。每一位进行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的外科医生都应将该方法置于他/她的“工具箱”里!
综上,本研究不仅实现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科学研究服务临床的重要意义,还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到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15%”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支撑,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