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 42 高校采购信息
  • 912 科技成果项目
  • 1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北理工课题组在Cell子刊评述陆海空座舱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2025-01-22 16:57:18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熊建银课题组在Cell可持续发展领域旗舰子刊《One Earth》(IF= 15.1)上发表题为“A global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in land, sea, and air transport cabins reveals substantial health risks”的综述论文,从全球尺度系统评述了陆海空交通工具座舱环境的空气污染和健康效应。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海媚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指导教师熊建银研究员和北京大学黄少丹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为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

全球每年约有1260万人因不健康环境而死亡,其中65%与空气污染相关。人工环境污染和室外大气污染对全球疾病负担的贡献相当。作为典型的人工微环境,交通工具座舱内存在多种污染物,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和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图1)。长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甚至早逝,职业暴露则可能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交通工具座舱内的空气污染来源多样,除了内部污染源,污染物还可通过窗户或空调的外部循环系统从外部环境进入(图2)。尽管陆地、海洋和空中交通工具普及,关于不同交通工具座舱内污染水平及其健康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比较缺乏。

图1. 陆海空交通工具座舱环境污染及健康影响

图2. 交通工具座舱环境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路径

在此背景下,作者首次系统评述了过去20年间全球主要陆(轿车、公共汽车、地铁、火车等)、海(船)、空(飞机)交通工具座舱内17种典型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陆海空三种交通方式的污染水平存在明显的递减规律:陆路交通工具座舱污染水平最高,海路其次,空路污染水平最低(图3)。此外,尽管公共汽车被视为绿色的出行方式,但在不同的陆路交通工具中,公共汽车的污染物暴露水平却最高。因此,在推动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应重点关注公共交通工具中乘客的健康风险。

图3. 陆(A)、空(B)、海(C)交通工具座舱中17种污染物浓度的箱形图. 红色方块表示平均值;黑线表示中值。

从全球范围来看,在11种污染物的排名中,位居前3的国家中有超过一半位于亚洲,表明亚洲地区陆路交通工具座舱内污染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从时间演变的角度来看,过去20年间,苯、甲苯、NO2和CO的浓度显著下降,这与全球减少废气污染物的努力密切相关。然而,部分污染物(如甲醛)的浓度存在波动,主要受到交通工具内饰材料的影响。与此不同,黑炭、PM2.5和PM10浓度的变化规律更为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颗粒物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控制策略。

此外,作者还分析了交通工具座舱污染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排放源、温度和通风等。内饰材料是座舱内VOC的重要来源,其释放机制可由三个传质特性参数表征。将这些参数与多源释放模型相结合,可以预测座舱内的VOC浓度,从而可对舱内空气质量进行预评控。温度与VOC的释放率及浓度呈正相关,但对于一些没有舱内污染源的气态污染物,温度的影响规律则存在不一致性。通常情况下,通风是减少座舱内污染的有效手段,但在外界空气污染严重等特殊情况下,通风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健康影响的分析表明,交通微环境持续构成较高的健康风险,尤其对易感群体而言。

上述研究深化了对全球尺度交通微环境污染及健康影响的理解,有助于推动更为精细的标准和指南的制定,从而有效降低相关健康风险,保障交通座舱环境中工作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理工大学创新人才科技专项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one-earth/abstract/S2590-3322(24)00586-4

论文详情:Haimei Wang, Wenjuan Wei, Keliang Wang, Hui Kong, Carolina L. Zilli Vieira, Petros Koutrakis, Shaodan Huang*, Jianyin Xiong*, Chiara Giorio.A global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air pollution in land, sea, and air transport cabins reveals substantial health risks.One Earth 8, 1-1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