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是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家族受体,在视觉,嗅觉,味觉以及激素和神经递质等信号转导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是关键的药物靶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GPCR在失活和激活状态下的晶体及电镜结构的解析,人们对于这一大类受体的激活机制有了愈发深入的了解。然而,GPCR受体的失活和激活结构仅代表了信号转导过程起始和终止时相对稳定的构象状态,受体在激活过程中发生了复杂多样的动态构象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与不同配体引起的信号转导多样性相关。目前,GPCR在激活过程中的动态构象变化仍不清楚,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液体核磁共振方法能够在原子分辨率水平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提供晶体或电镜结构缺失的信息,是GPCR动态结构与激活机制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手段。
M2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2R)是一个典型的GPCR,在调节人体心率和许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究GPCR 信号转导、调节以及药物设计的模式受体。该项研究通过在M2R中引入13CH3-ε-甲硫氨酸同位素标记探针,检测受体在结合一系列配体小分子时的核磁图谱变化(图一),分析M2R动态构象变化与这些配体对G蛋白激活和抑制蛋白 (arrestin)招募效应差异的相关性。同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进一步解释不同配体结合导致受体激活时构象和功能变化差异的分子机制。该项研究首次将M2R的配体结构、受体构象变化以及配体功能多样性联系起来,揭示了M2R信号转导多样性可能的分子机制,并为针对这类重要受体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