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技术原理
1、烟气余热梯级利用与水回收耦合
通过多级换热设计(如高温烟气换热器、冷凝式换热器),将空预器出口烟气(约127℃)深度冷却至90–95℃。此过程不仅回收显热加热凝结水/热网水,还使烟气中水蒸气冷凝析出,实现节水。系统通过优化换热网络降低不可逆损失,提升整体能效。
2、相变凝聚协同污染物脱除
谭厚章团队开发的湿式相变凝聚系统布置于脱硫塔后,利用降温冷凝触发水蒸气相变,使细颗粒物团聚长大后被高效捕集。该系统以锅炉除盐水为冷却介质,同步实现:
颗粒物脱除率超50%,排放浓度359280[5][7][185100[3][4][2[6][13]660435510[2][20<5mg/m³(满足超低排放);
最大收水量4.32t/h,余热回收功率.MW(t/h锅炉实测)]。
二、关键技术突破
1、低温腐蚀与积灰防控
采用耐硫酸露点腐蚀材料(如ND钢)及壁温精准控制技术,确保换热器在酸露点以下(–℃)安全运行;
优化换热器结构设计(如扩展受热面、防磨涂层),解决低温腐蚀与磨损协同作用难题]。
2、智能调控与系统集成
开发回热优化在线监测装置,基于变工况参数动态调整凝结水流量和风温,保障系统在不同负荷下的稳定性;
在MW超临界机组应用中,该系统使发电煤耗降低.–.g/kWh,年节水约8.6万吨]。
产业化应用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