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教育部
  • 45 高校采购信息
  • 702 科技成果项目
  • 8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上消化道多生理参数动态记录分析系统

2021-01-12 00:00:00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上消化道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电子信息
项目成果/简介:

一、概述

本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医疗仪器,能够24小时同步监测、记录胃、食管内的PH值,按需记录ECG信号。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功能性疾病的诊断。整机及其关键技术、传感器立足于国内,价格低廉、功能强、便于国产化及在国内推广使用。

目前,24小时监测胃、食管内PH值、压力仪器仅有少数发达国家有此类产品出售,但其价格十分昂贵,达三、四十万人民币一套,采用英文界面,国内医务人员感到操作不便,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国内尚无此类仪器生产。

二、主要技术特点和功能

1.可连续记录24小时胃、食管内PH数据;

2.可记录32个片段心电信号,每片断记录40秒钟,有回忆功能;

3.记录器设有胸痛、立位、卧位、进餐键,记录器能够记下键按下的准确时间,以便分析数据;

4.记录器采用FLASH MEMORY技术,掉电后数据仍能保留;

5.记录器能够实时显示心率、胃、食管内的PH值;

6.记录器具有自检功能,并可提供错误信息;

7.分析系统能够分析24小时胃、食管内PH数据,打印出分析结果,PH分布图、PH全图、ECG波形;

8.采用了专用接口传输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数据传输具有校验功能,能够发现传输中的错误;

9.分析软件在WINDOWS下编程,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三、社会意义与经济意义

本仪器已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了70多例临床应用,检查出一些其它仪器难以诊断的病例。可有效诊断碱性返流、区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胸痛,证明了该仪器的有效性和社会需要性。目前许多长期患有消化道疾病,又难以诊断的病人纷纷到这两所医院就诊。本项成果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开发出一类新型的诊断仪器,不仅可满足国内医疗事业的需要,填补空白,并可替代进口仪器,本项成果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项目阶段:

产业化应用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