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介绍
1. 痛点问题
近年来,状态估计成为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在自动驾驶、移动机器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应用中均有重要体现。在不同的传感器组合中,视觉惯性传感器系统(由相机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组成,简称视觉惯性系统VIO)由于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好的互补性等优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在视觉惯性里程计VIO算法中,为获得精确的位姿估计,常常要求视觉惯性系统中的IMU数据与相机的图像数据严格时间同步,但由于传感器自身延迟、时钟不同步,数据堵塞等原因,IMU数据与图像数据之间却存在着一定的时间偏移,并且其值是未知的。该时间偏移对VIO算法的精确度与鲁棒性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几十毫秒的时间偏移可导致图像数据和IMU数据序列之间完全错位,从而使视觉惯性里程计算法整体性能严重下降。
2. 解决方案
本技术通过将时间偏移作为一个需要被估计的变量加入到MSCKF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器的状态向量中,在状态传播过程中增加时间偏移的状态方程,在状态更新过程中通过修正投影模型,使IMU积分约束与视觉投影约束对齐,从而进行正确的状态更新,得到正确的状态估计。
3. 竞争优势分析
本技术具有通用性,操作简便,VIO算法性能不受视觉惯性传感器系统的时间偏移的影响,从而可直接适用于甚至一般的低成本、市场级或自组装的视觉惯性传感器系统,使得VIO算法性能不受时间偏移的影响,在自动驾驶、移动机器人、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领域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技术可进行在线的时间偏移校准,相比其他已有的离线的校准方法,本技术无需标定板,在时间效率、实用性、一致性上更具优势;本技术是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VIO算法框架,相比其他基于优化的算法,在获得相同估计精度下,在时间效率、资源消耗上更具优势;本技术的修正观测模型的方法中时间偏移偏导数的求解过程独立,不影响其他状态量雅可比矩阵的求解,从而简化分析计算;此外本技术亦可用于对时变时间偏移的估计与校准。
4. 市场应用前景
本技术在末端配送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特别是在居民小区、写字楼等复杂环境中。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小区和写字楼等场景的小时达末端配送、外卖末端配送、快递末端配送等。在小区配送方面,可为配送机器人提供精确定位,提高配送效率和安全性。在写字楼末端配送场景中,能够在复杂地形和密集人流中下保持定位,提升配送效率。潜在客户包括小区配送机器人、写字楼配送机器人、无人配送车等。随着无人配送应用的不断扩展,本技术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5. 发展规划
目前,本技术已完成初步研发并在配送机器人平台上进行验证,展现出良好的定位精度和适应性。未来,计划进一步优化算法,提高其在狭小空间,密集人流和复杂地形环境下的表现,并扩展至更多类型的无人配送系统,增强系统的易用性和灵活性。通过与配送机器人制造商合作,希望在未来两年内实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同时,凭借该技术在无人配送行业的应用潜力,预期能够推动该行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6. 知识产权情况
本项目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
二、合作需求
本项目的应用领域为无人配送导航定位领域,目标合作伙伴包括末端配送机器人生产厂商。
三、团队介绍
本项目负责人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长聘副教授,主要从事集群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微纳航天器系统、以及无人系统的智能导航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围绕上述领域,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SCI期刊论文80余篇,在Springer出版专著1部,论文累计被引用5000余次,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担任System & Control Letter等杂志编委(associate editor)、中国自动化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EEE高级会员等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5项科技奖励。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获洪堡学者基金及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成果编号:XM2024213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