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恶性罕见肿瘤,也叫成骨肉瘤,较常见发生在20岁以下青少年或儿童的一种恶性骨肿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仅次于血液疾病。骨肉瘤虽然是一种小众恶性肿瘤,却有40多个亚型,发病机制复杂,发病原因不清,药物靶点未知,临床表现为成熟的成骨细胞无法正常生长为组织骨细胞而发生癌变。骨肉瘤最早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采取截肢保命进行治疗,也有采取化疗和放疗方法,但5年生存率都极差。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骨肉瘤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手术联合化疗,可使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有极大改善,提高至60-70%,但治疗后极易复发,且癌症转移率高达80%(其中90%为肺部转移),这导致一旦病人复发预后极差。在过去二十多年里,尽管通过增加化疗剂量、变更次数以及建立美、日、欧多国协同诊疗机制(中国未受邀参与此计划)等调整治疗方法,但生存率并没有进一步提高。一些新兴疗法,如基因和免疫疗法等,由于个体差异和生物安全性等原因,目前也不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因此,本项目针对骨肉瘤开发小分子靶向药物,在实验室所构建的自有知识产权的结构多样性立体共价键抑制剂库基础上,通过表型筛选发现系列新型高选择性、高亲和性骨肉瘤共价键抑制剂分子,目前已开发针对不同亚型骨肉瘤细胞系SASJ-1,143B, MG63, MMNG/HOS和HOS的选择性抑制剂,其中一个系列完成动物实验水平的药效学和初步毒性评估,显示出良好的体内有效性和低毒,获得了与现有上市药物索拉菲尼(用于转移性肾癌的多把点药物)在骨肉瘤上更好的药效(52.9%的体内抑制效果)和药物耐受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抑制骨肉瘤的肿瘤迁移。
骨肉瘤约占骨恶性肿瘤的33%,美国每年新增患者约1500名,中国每年新增患者约5000名。
多发于十几岁及以下的青少年
发病隐匿,发现疼痛或者肿块时已是中晚期
预后极差,诊断时出现转移的患者存活率低于30%转移率高达80%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