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市
  • 0 高校采购信息
  • 6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海洋牧场抗风浪全水层平台礁系统构建技术

2021-05-11 14:43:05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现代海洋
项目成果/简介:

一、技术背景

东海近岸海域易受台风和风暴潮等不利天气的影响,故建设海洋牧场时需充分考虑人工鱼礁的安全性。该海域传统的人工鱼礁投放以沉底式为主,在以软相泥地为主的区域设置后往往会出现滑移、倾覆和掩埋的现象从而影响鱼礁稳定性和功能的持续发挥。此外,东海区海洋牧场基本以资源养护型为代表,几乎没有产业带动能力。

在此背景下,设计一套既能抵抗强台风又能保证效能的鱼礁系统显得颇为重要,而融入产业服务功能又是维持海域海洋牧场活力的必由之路。为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研究中心设计团队经过多年酝酿和探索性试验,研发了一套抗风浪全水层平台礁系统构建技术。

二、技术要素组成

抗风浪全水层平台礁系统由锚礁系统和台礁系统两部分组成。锚礁系统通过高强度缆绳连接底部鱼礁和上层筏式构件(图1),形成浮式藻场的着生介质系统。由表层大型天然海藻、养殖海藻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强大的固能传质网络,为海洋牧场资源增殖打下基础。

 

图1 每20个锚礁构成一个锚礁群(225m×25m)

 锚礁系统中形成的能量和物质将通过牧食和碎屑食物链从表层传向底层,发挥海洋生物泵和表底层耦合的综合效应。在锚礁系统区形成的资源增量将通过大型平台礁系统进行回收利用(图2)。

平台礁由高强度钢桩、鱼礁底座、多层圆盘礁、柔性鱼礁和上层镂空廊道五大要素构成(图2)。首先根据地质调查情况确定打桩的数量和深度。钢桩设置好之后,在其上套入鱼礁底座和圆盘礁,使底部周围形成三型鱼类活动的主要生息场。上层柔性鱼礁可作为大型海藻附着基而用,从而增加上层水体空间异质性,丰富微生境格局,为中上层附着生物和游泳生物提供栖息和摄食场所。最后设置上层廊道,为休闲海钓和海上观光等产业活动的融入提供平台。休闲海钓是牧场区鱼类资源回收的主要方式,而企业承包锚礁系统是拓展其海水养殖的重要方式。由此,构建出一套在东海区具有极大推广价值的海洋牧场构建模式(图3)。

 

图2 大型平台礁系统的结构要素

 

图3 锚礁系统和台礁系统组合布置后的效果示意图

三、技术创新点

(1)新的鱼礁系统是以初级生产力调控为核心目标,强化表层水体生物群落稳定性、提升生物多样性为重要目标的全水层锚礁系统。该系统通过功能型环保构件的有机结合,营造大规模浮式藻场,形成饵料生物聚集区、幼鱼庇护区、成鱼育肥区和附着生物生长区;并通过生物泵作用影响调控底层水体的能流和物质循环,为增殖底栖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优化其群落结构创造条件。

(2)沉底鱼礁的设计根据表层浮礁系统的物理特性和生态功能辐射效能,选用抗沉陷锚式鱼礁和大型平台礁。这两种鱼礁结构均为首创,前者在发挥礁体本身对三型鱼类聚集效果的基础上,同时起到固定上层浮礁构件的锚系作用;后者以钢桩打底、嵌套分层固体构件并环绕柔性构件的方式,在中下层水体形成较大规模的底鱼礁系统。这两种鱼礁系统的设计在工程上以安全和效率为核心,生态上以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为原则,社会效益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综合构建出适合东海区等高海况海域的全新海洋牧场建设模式。该模式的一大优点是将鱼礁易在淤泥底下陷的缺陷变为功能性优势,以台礁方式避免礁体偏移走位,确保人工生境系统的稳定性,无需进行鱼礁抗滑移倾覆方面的工程核算,提高了工程效率。

(3)以整体打桩方式进行台面立柱布局,礁体穿孔套入钢桩,用热铸法固定圆形钢板控制鱼礁位置,两层钢板相隔1m,可控制组合鱼礁底部的台礁支脚插入底泥层1m左右。这种组合下可实现鱼礁系统抵抗几十年一遇的强台风,使之长时间发挥渔业资源养护和产业服务的功能。

应用范围:

技术应用范围和应用状态

本技术体系主要由全水层平台礁系统和表底层组合礁系统组成,兼具休闲海钓、教育科研、驯化暂养、海上观光、潜水体验、无线监测、网箱养殖等多重功能,适用于我国近海岛礁附近、底质以粉砂、泥质等为主海域的综合性海洋牧场系统建设。

目前,相关技术已应用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大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项目用海面积125公顷,建成后人工鱼礁系统将达5万多空方。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评审和鱼礁结构的设计工作,正在进行礁体制作和鱼礁区的布局。

效益分析:

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

以浙江省台州市的大陈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例,大陈海洋牧场建成后将成为大陈岛休闲旅游发展的特色名片。在促进渔区就业的同时,海洋牧场示范区还可以成为科普教育活动的基地,发挥海洋牧场的教育服务功能。据初步估算,海洋牧场建成一年后产生的生态效益约为5000万元,直接经济效益约为2000万元;第二年,生态效益可以增至8000万元,而经济效益可以突破5000万元。以此类推,一个10年的建设周期,可以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不少于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拉动服务业间接投入200岗位,实现牧场区域产业的高效持续发展模式。

知识产权类型:
其他
技术先进程度: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获得方式:
独立研究
获得政府支持情况: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