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教育部
  • 66 高校采购信息
  • 212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三维非硅微纳集成制造技术

2021-05-11 16:03:45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

随着支配半导体技术数十年的摩尔定律日益接近其发展极限,多种功能器件集成被认为是超越摩尔定律延续集成电路发展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需要能够满足多种功能器件高密度集成的制造技术。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就是为此而开发的,该技术通过在更大范围内优选结构/功能材料组合,开发异质集成制造工艺,大大拓展了功能微器件创新设计和制造的腾挪空间。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已形成了涵盖金属、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的MEMS异质异构制造技术体系,并在多种类型功能器件研发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初步展现了其基础性支撑作用,相关技术获得2016年度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微系统集成发展趋势

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 

获奖情况

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团队获奖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8年

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07年

超薄超快高热流密度微通道散热器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在长期研究经验和技术积累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高热导率材料组合构造的复合结构微通道散热器设计方案,并基于多元兼容集成制造技术完成了多种尺寸样品研制,其中,热源面积与常用功率芯片尺度相当的超薄散热器冷却能力达到800W/cm2以上,在保留传统微通道散热器良好系统兼容性和适用性的基础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散热能力水平,为解决高功率芯片系统超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提供了一个深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研究 

发动机燃烧室等极端恶劣环境下(高温、强振动、强腐蚀等)的工作参数现场监测对传感器技术是严峻挑战,国内外研究广泛。交大团队基于特种材料微纳集成制造技术的长期积累,在高温绝缘薄膜材料、多层薄膜应力调控、曲面图形化和高温敏感介质等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成功开发了多种可与现场结构共型的高温薄膜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环境扰动小、响应快、灵敏度高、可分布式安置等优点,该团队已经掌握了温度、应力/应变、热流等多种高温状态参数测量技术,适用温度在800-1300℃之间。

薄膜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及测试结构

高温薄膜温度传感器制造及曲面图形化技术

薄膜温度传感器在发动机不同部位测温需求

无线温度传感器测温系统

高性能转接板

基于转接板的多芯片封装是2.5D高密度集成最具可行性的方案之一。但是传统的硅转接板性价比不高,阻碍了广泛应用。上海交大团队基于非硅微加工技术的长期积累,突破了硅转接板绝缘层完整性和再分布层热隔离的难题,成功研制了漏电流极低的低成本高性能硅转接板。此外,还开发了复合材料非硅转接板,TCV陶瓷转接板,TGV玻璃转接板等各种三维封装基板,实验室能够针对不同类型器件三维高密度封装的具体要求,定制开发不同功能的专用转接板,为多功能、高密度、高功率、低成本封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TSV-3D 高密度封装概念图 

金属-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非硅基转接板实物图片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技术先进程度: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成果获得方式:
独立研究
获得政府支持情况:
国家级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