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
  • 22 高校采购信息
  • 325 科技成果项目
  • 12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重交通沥青路面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2021-04-13 00:00:00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关键词: 沥青
点击收藏
所属领域:
交通规划及运输
项目成果/简介: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已历20年。目前的设计理论借鉴了国外的思想,其实质是轻交通路面设计思想的简单外延。我国道路的特点是交通量大,重车比例高,如外环线的重车高达65%,远远大于国外约10%;超载严重,载重车超限比例达51%。这导致路面寿命仅5-8年,许多公路通车1-2年即大量损坏,远小于国外20年以上的寿命。本研究集17年研究积累,创建了重交通沥青路面的完整设计理论。首先,通过实地调研,发现了路面损坏的新类型;首次测定了动水压力,发现了沥青的迁移现象;首次揭示了非均布重载下的路面力学响应和Top-Down损坏的必然性;系统阐明了路面损坏的新机理和新模式,提出了设计新指标,为新理论构建打下了基础。其次,根据17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创建了路面全寿命结构行为方程;提出了等效结构变换法,统一了国际路面核心设计理论;发现了影响路面温度的新因素,建立了实用预测方法;首次考虑了剪切疲劳效应,建立了永久变形预估模型;建立了材料5面体控制标准;提出了"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设计思想,实现了使用性能与力学性能、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并轨。其三,发明了普适改性沥青系列技术,综合性能优于国际产品,打破了垄断;提出了技术标准,研制了生产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和产业化。最后,研发了系列实验设备,为结构和材料评价提供了新手段。成果在沥青路面的损坏机理、温度场预估、抗剪试验以及设计思想、方法方面具有突破和原始创新,核心设计理论的统一和"按性能设计、按力学验算"的提出,是路面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申请专利14项,出版专著2部,论文177篇,EI检索65篇,部分被引749次。近5年应邀在全国讲座45次。成果在国际最繁重的深港西部通道等20条重交道路上直接使用,最长已用13年依然完好,节约路面建设资金15-30%;已在北京、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市全面使用,其他省市间接使用,部分成果已被2007年规范所采纳,累计节约投资2亿8千多万元。

项目阶段:

产业化应用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