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痛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5大会明确提出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升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是最为基础的工作要求。生物多样性监测需要更加先进的手段以满足我国生态监测的需求。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明确生物物种数、生物群落结果等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迫切需要从生态系统功能出发,建立科学的水生态监测考核指标体系与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然而,基于传统形态学的生物监测效率低、偶然性大、依赖专业的分类鉴定人员,存在标准化难、大规模应用难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生态保护的切实需求,更无法有效利用生态/生物大数据准确评估和诊断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难以支撑精细化生态修复和恢复工程。
2.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生物多样性监测痛点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案是:
(1)首创“多维环境DNA富集”技术,攻克了环境痕量DNA富集的难题,实现环境超低丰度物种的精准检测。应用多孔径改性树脂大幅提升过滤体积(从0.3-1L提高至5-200L)和环境DNA的富集率(从20%提升至65%),解决痕量DNA检测的难题。
(2)构建“首个”中国本土物种条形码数据库,提升对本土物种的识别能力。数据库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累计1000余种,覆盖COI等多个通用条形码基因片段,覆盖太湖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常见物种。
(3)开发环境DNA大数据分析及生态健康诊断分析系统,建立自主开发的环境DNA智能分析流程,集成本土物种DNA条形码数据库,实现珍稀濒危物种、外来物种、生态环境指示物种、旗舰物种的自动化分析和预警;建立环境DNA大数据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模型,实现跨流域、大尺度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与诊断。
(1)构建了标准化环境DNA监测技术体系,实现了从富集、纯化、非靶向检测到大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标准方法,实现了源头精准质控的环境DNA高通量生物多样性定量监测。
(2)创制了环境DNA在线富集与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高时空分辩的环境DNA连续监测,及时摸清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
(3)形成了环境DNA靶向物种定量PCR检测方法,可针对濒危物种、入侵物种等高关注度物种进行定量监测与评价,具有高效、准确、成本低等优势,可在4小时实现96个样品生物多样性快速检测。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