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聚焦国际果业前沿,围绕苹果和梨种业自主创新和现代化产业升级,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制研发与推广应用,研发完成下列成果。
1. 苹果和梨特色新品种
(1)自花结实苹果新品种:团队以自花授粉即可坐果结实,无需配置授粉树为目标育成‘中苹5号’和‘中苹8号’。‘中苹5号’果实外观色泽靓丽、端正美观,果香馥郁、甘冽脆甜,兼具优质、丰产等优点;‘中苹8号’果实外观规整的正圆,表皮光滑,部分带自然的“星光”果点,灵动可爱,果肉细腻、脆甜可口,同时极抗病虫害。品种品质优异、特色鲜明、广适性强,适于轻简化生产。
(2)观赏型芭蕾苹果新品种:芭蕾苹果树形柱状,春季赏花、夏秋观果,花、果、叶、株型均有观赏价值,适用于庭院、公园景观、绿篱栽培和盆景造型。团队育成5个芭蕾苹果品种,‘农大1号’红花红叶红果、树体柱状矮化,‘农大2号’花色深红、成串开放、树姿挺拔,‘农大3号’花色深粉、成串开放、柱状树冠,‘芭蕾玉棠’粉花绿叶黄果、色泽艳丽,‘芭蕾玉姿’白花绿叶绿果、柱状树冠。品种花、果、叶色泽多样,观赏期长达7个月以上,可满足城市、乡村、园区等多元化景观构造。
(3)都市观光采摘型梨新品种:团队以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适合鲜食、挂果期长为目标育成5个鲜食梨品种。‘中农酥梨’和‘中农秋梨’源自‘库尔勒香梨’,‘中农酥梨’果肉细腻、果皮薄、成熟时果面黄绿有红晕,‘中农秋梨’石细胞少、酥脆多汁、成熟时果面金黄,两个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2.6%以上,采收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果实挂树期长达1月;‘京新’、‘京蜜’和‘京津’源自‘京白梨’,肉质细腻,果形圆正,风味浓郁,成熟时果皮黄绿至金黄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4.0%以上,香甜宜人,采收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品种配套栽培措施简便,即采即食,既适于都市旅游观光产业和多种复杂立地条件常规栽培。
2. 新技术
园艺作物病毒病对产业影响巨大,繁育无(脱)病毒种苗是摆脱病毒对我国园艺产业发展限制的根本途径。团队研发出缩短2/3以上时间、灵敏度可以达到100 copies/μl的病毒多重快速检测技术,建立了出病毒脱除率达到100%、育苗时间缩短40%、可全年生产的种质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打通了园艺作物脱毒种质创制及脱毒种苗生产全链条,已进行包括富士苹果、秋月梨、拉宾斯樱桃、阳光玫瑰葡萄等30余个作物脱毒种苗的工厂化育苗,也可开展其他果树、花卉、蔬菜、中草药等名优品种的脱毒种质创制生产。
3. 新产品
苹果大多为异花授粉品种,需要配置授粉树进行异花授粉,常因授粉树配置不合理和外界环境条件不良等原因造成授粉不良或授粉受精不完全,引起落花落果,导致产量降低。同时,由于授粉受精和营养不良,也会导致苹果大头果或偏斜果增加,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减少了种植收益,据统计,每年因授粉受精和营养不良导致的经济效益损失高达300亿元。团队基于苹果坐果和果实发育规律,研发出一种新的苹果外观品质改良产品“高桩靓果剂”,用于授粉不良导致的果形扁斜、畸形果多和极端天气坐果率低问题,稳产增产,全面提升果实外观品质,促进果实均衡高效生长,有效端正果形,降低偏斜果比例、促进着色,提高果品商业价值。产品为可用于有机生产的植物内源生物调控制剂,在苹果盛花期喷施2次,可以保证正常坐果,促进果实均衡生长,修正果形,使果型高桩15%,色泽亮丽,减少果实偏斜及畸形果80%以上。
部分新品种
技术先进性
(1)团队创制的自花结实鲜食苹果、观赏型芭蕾苹果和都市观光采摘型梨品种均具有植物新品种权,适用于省力化栽培、观光果园建设、景观造景配置等多元化生产模式。
(2)团队研发的病毒检测与病毒脱除技术可实现对8种苹果病毒、7种梨病毒、12种葡萄病毒等果树病毒的检测与脱除,相关病毒种类均超出国家脱病毒种苗标准规定的病毒种类。
(3)团队研发的“高桩靓果剂”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为2023年度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农业主推技术,相比同类产品在我国主栽的富士系品种上效果明显,同时“一施多效”,在提高坐果率和果形指数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偏斜果比例、促进着色,提高商品价值,并且产品属于生物制剂,生物安全性高,可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高桩靓果剂施用效果
团队由5名教授领衔,年龄梯度、成员分工科学合理,可持续通过科研丰富、优化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新品种育苗基地建立、种苗繁育技术、标准示范果园建设和品种推广及配套栽培技术方面提供完整技术咨询与服务,提供园艺作物从病毒检测、品种脱毒、脱毒种苗繁育、生产管理全方位的订制式服务。相关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目前已在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10余省市和龙头企业开展合作推广,受到广大果农认可,经济潜力巨大。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