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教育部
  • 60 高校采购信息
  • 115 科技成果项目
  • 0 创新创业项目
  • 0 高校项目需求

基于智能分群的风电场扇区分布式协同调控方法及应用研究

2025-04-28 10:56:57
云上高博会 https://heec.cahe.edu.cn
所属领域: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项目成果/简介:

针对大型风电场尾流效应难题,研究风力发电机组单机的偏航控制优化策略,提高机组偏航控制品质。从建立单机尾流模型出发,计算和绘制机组下游流场风速分布,通过基于风机地理位置信息的空间叠加方法得到风电场级流场模型,并对场内各个机组尾流效应的扇区分布以及功率影响进行全局计算,得到场级的扇区控制策略。最后将尾流模型与场内机组偏航指令有效结合,实现风电场多机组偏航协同控制,提高风电场发电量。

创新点

1、提出机组→场/群层面结合的扇区管理控制策略,实现以全场发电量为目标的多机群协同偏航控制

2、基于实际地形数据和新型工程尾流模型,提出面向现场的风电场流场快速建模技术

3、基于目标机组 SCADA 数据和激光雷达实测数据,提出多源数据驱动的风电机组偏航误差优化校准方法

应用范围:

本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领域的风电场场级控制层面,属于风电场能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地调节风电机组偏航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机组间尾流耦合作用造成的发电损失,提高整个风电场的能量利用效率,通过偏航协同优化策略减小机组间尾流效应造成的发电损失,提升风电场整体发电效率,适用于存在显著尾流效应的大型风电场提效。

效益分析:

我国目前大型风电场缺乏主动扇区管理策略,且机组偏航控制策略较为单一,未能综合考虑风场不同机组之间、同一机组不同风况下的性能差异,导致机组对风动作频繁或对风失准,影响机组和整场的发电量及疲劳性能。本技术将偏航控制系统与机组尾流等方面的特性相结合,合理有效地降低前排机组对后排机组的影响,以提升总体发电量。满足我国在风电行业的技术发展需求。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知识产权编号:
1、一种风电场流场耦合特性评估与智能分群方法及系统.林忠伟;曲晨志;韩翔宇;陈振宇;谢镇;李宜霖;王瑞田. 2、一种风电场扇区优化方法及系统.林忠伟;陈振宇;谢镇;曲晨志;韩翔宇. 3、一种风电机组偏航校准方法及系统.林忠伟;曲晨志;王传玺;陈振宇;韩翔宇;谢镇;王瑞田. 4、风电场智能扇区管理系统上位机软件 v1.0(软件著作权)
会员登录可查看 合作方式、专利情况及联系方式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