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果拟解决的痛点问题及主要解决方案
该成果重点解决我国当前种子产业发展“卡脖子”的关键问题,创新性的将物理技术和种子工程技术相结合,利用冷等离子体具有激活农作物种子性状的记忆性和活力表达性的优势,把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诱变剂处理农作物育种材料(种子或花粉),诱变农作物发生遗传变异,进而对亲本材料进行提纯复壮,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逆性。
项目团队发明了一种旋转仓式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仪及其处理方法和一种具有控温装置的射频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设备,利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了西葫芦、玉米、棉花和甘蓝等农作物的育种材料,得到了高产、抗病、早熟等品质优良的新品种,开辟了等离子体处理技术新领域,创新了农作物育种新方法,提高了育种效率,丰富了种质资源,推动了种业振兴和产业升级。
2.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
该项目实施至今,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全国主产区进行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231万亩,其中西葫芦累计推广11万亩,玉米累计推广959万亩,棉花累计推广206万亩,甘蓝累计推广55万亩。近三年累计新增销售额50980万元,累计新增销售利润41314.4万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3.专利获奖情况
项目育成西葫芦、玉米、棉花和甘蓝优质新品种15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3项;获得农业部品种登记12项;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著著作1部;发表论文21篇;获得科技成果奖励8项,包括:2020年10月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1年9月《冷等离子体处理育种方法创建及应用》获得齐鲁农业科技奖三等奖;2022年12月《冷等离子体处理育种方法创建及应用》获得全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理论突破、技术突破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