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成熟度:理论突破
一、专利简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多端串联数据传输交互系统,旨在实现多个自动化工作站之间的数据共享、状态联动和任务协同,提升智能制造系统的柔性与效率。
二、核心技术特点
- 多端串联结构:各节点工作站通过工业通信网络连接,形成信息交互链。
- 实时数据传输:支持高效、低延迟的数据共享与任务调度。
- 模块化设计:节点可灵活组合、扩展,适应不同产线需求。
- 远程监控控制:支持系统状态可视化、远程操控与故障诊断。
三、应用场景概览
1. 智能制造产线
各工位如装配、打标、检测由系统统一调度执行。
提高生产效率,支持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制造。
2. 工业机器人协同系统
多台机器人通过网络指令分工协作,完成复杂操作流程。
实现机器人与传送线、加工设备的信息联动。
3.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
支持物流任务的动态调度与追踪管理。
适用于无人仓库、AGV智能搬运等场景。
4. 教学与实训平台
构建智能制造教学平台,覆盖打标、装配、检测等流程。
强化学生工业通信、系统集成和控制逻辑能力培养。
四、典型应用对应图示
1.打标作业工位
2.机器人协同作业
3.整体产线联动
4.教学示范平台
五、未来拓展方向
- 融合MES、ERP系统,推动上下游一体化管理;
- 引入AI与视觉检测,提升自主判断能力;
- 基于工业5G扩展远程控制与边缘计算能力。
六、总结
该专利系统架构灵活、功能全面,适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智慧工厂建设及智能制造教育推广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实践价值。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