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两年我国产量均超过3000万辆,约占全球三分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因其碳排放总量增长快,已成为我国碳排放管理的重点行业之一。同时欧盟正在针对出口到欧盟的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定碳足迹限值法规。未来,中国汽车产品“走出去”将面临更大的碳排放压力与挑战。
钢铁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占比达到40%以上,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中汽车用钢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已经占全生产周期碳排放的30%以上,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钢制造过程的碳排放更高。
传统汽车用钢主要采用厚板连铸+传统热连轧+冷轧的方式生产,流程长,能耗和碳排放高,本成果率先提出了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汽车用钢的技术路线,取消了冷轧工序,流程简约高效,碳排放降低40%以上。同时,结合薄板坯独特的热履历和物理冶金特征,研发出了热成形、双相钢、低合金高强钢、复相钢、淬火配分钢等系列产品,形成了汽车白车身用钢的全覆盖。相关产品已经在多个汽车企业实现了规模化应用,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项目成果通过金属学会组织的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2023年度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扫码关注,查看更多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