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果主要完成人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所在单位 | 在该成果中承担的工作 |
金保昇 | 二级教授 | 东南大学 | 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总体规划 |
邱文教 | 研究员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思想和建构原则制定 |
沈孝兵 | 教授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指导性文件制定,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各类竞赛活动、支撑平台建设 |
孙伟锋 | 教授 | 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 指导并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和各项活动的实施 |
熊宏齐 | 教授 |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 组织制定创新创业实验实践教育体系、推进各类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
秦霞 | 研究员 | 东南大学党委学工部、学生处 | 协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实践活动,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 |
杨文燮 | 副研究员 | 东南大学团委、党委学工部、党委研工部 | 组织大学生开展“互联网+”“挑战杯”相关培训和各项实战训练等工作 |
陆金钰 | 教授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指导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融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
胡汉辉 | 教授 |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建“东南大学创业(创新)冬令营”并参与指导 |
贾方 | 教授 | 江苏东南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 负责众创空间建设,指导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相关工作 |
徐春宏 | 助理研究员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组织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与各类竞赛活动 |
邓蕾 | 研究实习员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
刘慧 | 研究实习员 | 东南大学教务处 | 创新创业类教改项目和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 |
二、成果主要内容
东南大学聚焦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着力构建“面向全员、贯穿全程、多元引导、知行相辅、科创互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不断健全“学做融创、知行合一”的“双螺旋、四联动、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建构“知识链”与“实践链”深度融合的双创教育课堂。将创新创业理论、精神、素质、技能培养等嵌入专业学习链,开设双创启蒙课程200余门、基础课程400余门、拓宽视野课程260余门、技能提升课程240余门;将科技创新活动、创客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实战有机融入专业教育,立体架构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知识拓展与创业训练一体化的双螺旋模式。
建设“培育链”到“孵化链”逐级进阶的双创实践课堂。以科研项目驱动研学训练,每年新立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1600余项、在研项目约3000项;以学科竞赛推动研学进阶,搭建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00余项,通过“互联网+”等赛事引领,实现常态化指导;以“双百”工程遴选“种子”项目,每年遴选200个优秀项目,60-80个重点项目进入种子库;以创业平台催动成果孵化,依托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和大学科技园,每年催生20多个项目正式注册组建公司。
建立“支撑链”与“保障链”协同聚力的双创运行模式。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科研基地、校外实践基地等,支撑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次完整的科研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并进入众创空间培育,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组建工作组,出台10余项政策文件,加大经费投入;牵头成立全国和江苏省双创联盟,推动双创交流与合作。
三、成果主要创新点
1.构建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知识拓展与创业训练一体化的双螺旋模式。率先提出“面向全员、贯穿全程、多元引导、知行相辅、科创互哺”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构思想,从融通“知识链”到“实践链”上立体架构专业教育与创新实践、知识拓展与创业训练一体化的双螺旋模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2.创建了“项目研种、竞赛促种、‘双百’选种、平台孵种”四维联动机制。创建多元研学载体,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实现常态化指导;实施“双百”工程,设立创业基金,聘请创业导师,开展创业培训辅导;依托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和大学科技园,搭建投融资平台,帮助项目注册孵化。系统创建了“项目研种、竞赛促种、‘双百’选种、平台孵种”四维联动机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质效显著提升。
3.搭建了“知行相辅、科创互哺、多措并举”全链合的创新创业运行模式。出台10余项政策文件,在江苏省率先发布《东南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集聚校内外双创教育要素与资源,为学生提供坚实的载体与项目支撑;选聘杰出校友企业家、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全方位搭建了“知行相辅、科创互哺、多措并举”全链合的创新创业运行模式,形成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的优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