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基本情况
上海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是上海大学规模最大、学生受众最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施工程实践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心现有面积12000㎡,设备2000余台,总值3472.6万元,承担全校40多个专业约30万人时数的工程实践教学,年受益学生约4000人。中心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由工程基础实训、综合实训及创新实践等构成的多层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心于2009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8年4月24日,工程训练中心作为“交叉学科工程实践双创基地”,成为上海大学首批挂牌成立的校级创客空间之一,中心在HC楼2楼辟出了专用于学生双创的集中场地共计6间总面积约610平方,直接参与基地指导老师20余名。
2021年上海大学启动“上海大学大工程中心建设”,大工程中心建设将打造包括基础工训实践平台、大工程仿真平台、大工程实践平台及重大竞赛四大平台,形成具有上大特色的工程实践创新中心以及新型科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基地,支撑上海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
中心下设创新实践部、电子信息部、大工程仿真部、快速制造部、智能制造部以及重大竞赛部,分别有木工坊,激光工坊,机器人工坊等实践创新创业教学场所,必将成为上海大学交叉学科工程实践双创基地强有力的支撑。
二、基地经验做法
基于双创基地的重大竞赛平台是高水平学科竞赛资源和赛课融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提供学科竞赛综合训练、项目开发资源及多学科导师资源,选拔并培育出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跟踪成长过程,阶段性助推参与各类赛事。
基地不仅组织指导各类大学生创新竞赛(工训大赛、挑战杯、机械创新大赛、创造杯),还结合课程改革开设机械和电子创新实践课程;为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基地配置了公共加工装配室,放置了多台小型加工设备、扫描仪、3D打印等设备,用于学生进行简单零件的自行制造、装配和维修使用;新建木工坊、机器人工坊、创新工坊等,配置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过程所需的软硬件,为学生持续成长提供累积支持机制,同时,为助力学生自我管理,各工坊及设备均可开放预约。
基地除了承担大学生创新课程和各类科创竞赛外,也积极开拓学生科创类社团活动。社团招募以交叉学科工程实践双创基地为导向,面向全校学生,以创新为导向,兴趣为纽带,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跨学科交流和协作,由中心主导的学生社团—KAI&乐创俱乐部成立已4年,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社团已成为学生科创竞赛的孵化器和蓄水池。
三、基地主要成绩
丰富赛事学科覆盖面,加强赛事与人才培养的紧密联系,同时不断提升科创赛事水平,培养工程思维与学科协同的竞赛人才是基地建设的目标。“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各项赛事,基地在推动和指导学生参与创新能力提升上竭尽全力,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各项赛事中多次取得佳绩,特别是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国家级大赛中名列前茅。例:2019年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2年一届)荣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0年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项;2021年包括“2021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工程文化”赛项单项奖—金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省部级奖项18项;2022年在“上海市机械机械工程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2022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三等奖1项。截至2022年,基地共获得各类大学生创新大赛奖项2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