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团队依靠在压缩机领域的深厚基础,历时数年,解决了加氢站压缩机多场耦合工作过程、典型故障失效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增压过程无损重构方法、多维信号多向诊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加氢站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等核心产品,攻克了传统监测方法在高压氢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难题。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 学院/所学专业 | 入学/毕业时间 |
李雪莹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20年9月 |
计泽灏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 | 2020年9月 |
任鹏 |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2020年9月 |
三、指导教师
姓名 | 学院/所学专业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彭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压缩机工程系 | 教授 | 加氢站压缩机及其关键技术 |
贾晓晗 | 能源与动力工程/压缩机工程系 | 教授 | 加氢站压缩机及其关键技术 |
陈立斌 | 创新创业学院 | 副院长 |
四、项目简介
在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双重背景下,党中央明确提出,为加快能源清洁化、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十四五”将推动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氢能成为当前能源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加氢站作为氢能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交通用氢能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项目团队依靠在压缩机领域的深厚基础,历时数年,解决了加氢站压缩机多场耦合工作过程、典型故障失效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增压过程无损重构方法、多维信号多向诊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加氢站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等核心产品,攻克了传统监测方法在高压氢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难题。不但为加氢站了提供多种增压设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的解决方案,更大幅度简化了增压设备监测诊断步骤和流程,缩短了人工巡检的时间成本,充分提高加氢站运行效率。
作为“科技冬奥”的重要环节,已经实现国内首套加氢站隔膜压缩机健康管理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在冬奥会加氢站中完成服役; 便携式故障诊断仪多次在加氢站、压缩机厂、研究所使用,准确诊断故障;往复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应用于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中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完成线上测试。
成果类别 | 成果名称 | 相关团队成员 | 相关指导老师 |
获奖 | 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一等奖 | 李雪莹,任鹏,计泽灏等 | 彭学院 贾晓晗 |
获奖 | 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 银奖 | 李雪莹,任鹏,计泽灏等 | 彭学院 贾晓晗 |
获奖 | 挑战杯 省赛 金奖 | 李雪莹,任鹏,计泽灏等 | 彭学院 贾晓晗 |
团队开展富有专业特色的原创研究,培养硕士、博士人才30余名。加强产学研紧密协同,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团队成员为技术骨干,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企业课题。坚持产教研结合,开展产业导向的技术攻关,以团队核心成员为主要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3项,申请13项
聚焦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前沿研究型论文30余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毕业就业讲座,累计向500余名本科生、100余名企业人员开展专业讲座与技术培训。
解决了加氢站压缩机多场耦合工作过程、典型故障失效机理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了增压过程无损重构方法、多维信号多向诊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加氢站压缩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系统、便携式故障诊断仪等核心产品,攻克了传统监测方法在高压氢环境下无法应用的难题。
研究生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6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7篇,软件著作权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