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立足于小分子创新药发现与临床前研发领域。当前仅16%人类疾病相关靶点成功开发药物,存在大量未成药靶点。小分子药物早期发现技术面临可纯化蛋白数量有限,纯化蛋白体外活性丢失等痛点。因此,亟需能在活细胞中进行药物筛选的技术,确保蛋白处于生理状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靶向更多未成药靶点。
核心技术:活细胞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以功能各异的特色化学探针为核心工具,在活细胞或组织内直接对蛋白的药物可及性等分析,革命性地将药物发现从纯蛋白带入活细胞体系。
核心技术一:针对未成药靶点的共价先导化合物筛选技术。
该技术是基于项目指导老师,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初教授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才项目支持,DIA-ABPP技术再次研发,升级迭代而产生。能够在活细胞中评估每个分子对于目标靶点的占据率和选择性,确定候选分子,已提供商业化筛选服务。
核心技术二:复杂体系中,活性药物分子靶点鉴定技术
该技术旨在全面鉴定药物在生理环境下发挥作用的靶点和引起副作用的脱靶蛋白,是创新药开发中的“卡脖子”问题。
主营产品与服务:
产品主要是临床前创新药管线。公司重点布局核素偶联药物(RDC)与蛋白降解药物(TPD)。目前,RDC-001管线正在与相关药企进行授权转让沟通,预计合同金额超过1000万人民币。
服务包括(1)针对未成药蛋白靶点的共价先导化合物筛选。目前公司已经与与奥瑞药业、中山大学等,针对泛素酶进行化合物筛选并交付。(2)活性分子新靶点鉴定。公司已经为药捷安康,中国药科大学等提供活细胞中活性药物靶点鉴定和机制解析服务。
公司成立三年,累计合作客户超150个,包括创新药企、高校、医院和研究所,营收超1000万元。
用户群体:国内外创新药企、研究所、高校、医院
项目愿景:本项目致力于建立全球首个全覆盖式活细胞筛选平台,持续推进临床前和早期临床产品,开发更多创新型药物疗法,满足临床需求。
竞争优势:作为国内首个以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本项目对标国际市场,首创化学蛋白质组学样品前处理自动化工作站,单次能够制备96个样品,具有药物筛选成本低,商业竞争力强的优势。同时,本项目率先布局新兴小分子偶联药物管线,包括核素偶联药物和蛋白降解药物,市场前景巨大。在国内率先开展技术服务,凭借着核心团队在化学蛋白质组学领域的权威地位和过硬技术,目前该细分市场占有率超90%,客户复购率超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