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国际共识。我国积极响应全球气候治理,提出了“3060双碳目标”。作为碳核算体系的核心装备,高精度碳排放监测设备长期受欧美仪器的垄断,不仅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还导致我国碳排放量长期被高估。当前,我国碳监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到2030年可达500亿元,但也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国内碳监测仪器市场份额低,国内碳监测市场基本为国外所垄断,国内市场份额不足5%,二是现有的碳监测仪器精度较低,稳定性较差,与国外碳监测仪器产品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在碳监测领域仍面临技术瓶颈,传统测量技术存在不足,现有碳监测技术存在灵敏度低、稳定性差、测量慢的问题。同时,国内市场对进口设备的依赖限制了碳排放数据核算的自主权,增加了外部供应链风险。此外,缺乏先进的碳监测技术也制约了我国碳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研发一套全国产的碳排放监测设备,提升碳监测技术的灵敏度和精度,成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为了绕开国外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和卡脖子器件的限制,我们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首创双镜V型腔架构、结合神经网络和多节点光谱的自动校准算法、采用基于微流控的气体取样方案,最终成功研发出了核心光学系统全国产化的高精度碳排放监测仪器。该装置具有高灵敏度、稳定强、测量快等优点,应用场景广泛,团队产品目标用户群体主要为六大碳排放重点行业涉及企业和各级环境监测站点,可用于高纯气体计量、城市走航监测、农业碳排放监测、芯片制造、科学研究等方面,且技术指标满足生态环境部《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并已经在多个应用示范场景反馈优异,得到碳监测领域顶级专家刘文清院士等的高度评价和新华网等多个国家级媒体的报道。
今年,团队组建了山西碳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签署400余万元的采购合同,并与山西国惠华光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1000万的投资协议。公司将从太原辐射全国,促进我国对碳排放数据的自主掌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碳察秋毫,做全国产化碳监测仪器的领航者,为构建自主碳核算体系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