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生产制造优势,欧美企业在民用客机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领域垄断优势巨大,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仅价格高昂,而且存在故障数据集质量不高、模型性能偏低、技术与产品体系不完善三大缺陷,不能解决早期故障难诊断、微小故障难发现等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导致我国每年额外的经济损失超百亿,且尖端装备安全受制于人,我国航空业迫切需要国内企业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针对三大缺陷,团队研发出国际、国内领先的微小、早期故障诊断等核心技术(权威机构认证),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团队积累了高质量科研大数据15PB,并训练了多种高性能模型,研发了软硬云产品(含国际首创)突破和深度融合的产品体系,受邀制定的标准填补了数据资源接入规范等空白,搭建了数据和模型双重壁垒。
团队建立了故障诊断场景首个基于科研大数据进行分析的云服务平台,并部署了国际首个故障诊断跨模态大模型DLM,实现了云上检测、特征融合、资源调度、预测性维护等核心功能增强。
团队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核心处理器为DPU,实现了高效的边缘计算和动态权值更新;电源电路模块转换效率达90%以上,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升;通信部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克服了故障信号采集、融合等技术难题。
产品体系可为航空发动机旋转类机械设备的磨损、裂纹等10余种故障提供一站式诊断服务。与领先的企业相比,处理速度提升近5倍,精度提升10%以上,处理成本降低30%。目前已有30余项PCT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著和20余篇论文,并获得行业大奖。
团队成立的公司由院士作为技术顾问,负责人正在参评GYIC金领奖——全球杰出青年领袖(奖项由工信部和科技部创新中心指导评选),联合创始人为世界500强企业埃森哲等头部企业原商业高管,其余技术创始人均获评高层次人才称号。
公司获得学校大力支持,已和10余家国家前沿科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多家头部企业挂牌合作,有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30余家客户,已获战略性初始融资等累计数百万元,得到了明星投资机构青睐,并和国企和头部企业签署了融资协议。
公司已为中航工业、中国航发等单位提供故障诊断一站式解决方案,产生经济效益数千万元,展示了国内在复杂故障的诊断技术和工程应用上的突破性进展,得到国际国内院士、工程专家、政府领导和客户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