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国产化智能温室及其环境控制系统配套设施的研制
本项目以教育部设施农业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为依托,结合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 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进行了新型智能温室结构设计及其配套设施的综合设计与开发、 建模与控制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 "温室环境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发、基于图像 处理技术的叶片面积估算技术的温室水肥精准灌溉控制系统、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 持系统等一系列研究,实现了对温室的远程自动控制。 
同济大学 2021-04-11
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种大型复杂控制系统,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产线最终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国内在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建或改造上多采用以下两种形式:一是硬件和软件系统全部由国外供货并调试;二是采用进口硬件系统,部分软件由国内完成,但其中的核心软件如L2数学模型系统、板形系统、质量控制系统(AGC、AWC、AJC等)从国外引进并由国外人员完成现场调试。两种形式都存在着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系统的后期升级和维护,不能满足钢厂再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开发全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宽带钢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系统可以采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最新控制器,而系统集成、控制模型和软件的开发和现场调试全部由国内自主完成,并承担全部的考核指标。如此可以不受国外公司的制约,同时节约大量外汇,减少工程投资。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以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新建的1580mm热连轧生产线为依托,设计并完成全部软件和调试,取得了本科技成果。本科技成果的应用领域为轧钢领域的宽带钢热连轧生产线,实现热连轧带钢的全自动化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三级组成,其中L0设备控制级包括交直流主辅传动系统、现场机械液压设备、控制执行机构、各种检测仪表;L1基础自动化级由HMI监控系统和多台高性能控制器构成;L2过程控制级由三台高性能PC服务器和多台工业控制计算机构成;L3生产管理级(MES)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该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三级系统之间互相配合,把整个生产线的多达数千个的控制点和数百个控制对象,分别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到数百个控制功能当中在控制系统中完成,满足工艺、设备、液压及电气要求,实现全线的自动化生产,达到设计的产品精度(厚度、凸度、板形、温度等)指标,同时,整个系统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和低维护性,以及很强的报警、诊断、故障分析能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1、整体定位;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器是一种基于全新的控制策略的空调。 2、技术特点 (1)全新的观念,全新的目标 新的追求——人感舒适度,既封闭环境下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空气流速的综合与协同,一种以最佳人感舒适度为控制目标的家用空调装置将取代仅以最佳温度为控制目标的家用空调器。 (2)新颖的方法,先进的技术 人感舒适度中所包含的各种因素间具有相互制约、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的关系。我们首次提出了在综合语言场中并行、协调处理诸因素的因果关系定性推理模型;采用了瞬时静态控制与过程动态控制有机结合的控制策略;同时,采用通用并行算法与知识库共享等技术,提高智能化程度。 (3)实用化功能,组合型装置 对比中见本质。与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模糊空调器相比,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以下特征:   (4)在现有空调器的基础上,增加烟尘传感器并与加湿器,通风机等“内在联结”。在窗式的情况下,构成组合型,一体化的空调装置;在分体式的情况下,有一附加设备与主机相联即可。无论何者,均基本上保持现有空调器的机电结构,并统一在装入空调器内的智能控制器的控制之下,并行采样、并行发出控制命令。 (5)增加一室外传感器。为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对人体的损害,而对“温度舒适区间”作一动态调整。 (6)由于对人感舒适度所含诸因素进行并行、综合、动态之处理,故可有效地防止“空调综和症”。 (7)一旦根据国际(或地区)标准设定舒适区间后,即可全自动运行并进行制冷制热的全自动的转换,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不用摇控器等)。 (8)具有自适应、自组织、自寻优功能;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具有对柜式空调与中央空调“终端”处理的普适性。 现在,组合型智能化家用空调控制器已通过国家家用电器检测中心的正式检测(检测报告编号WK—94—020),全部性能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同时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4 1 05764.X)。 与普通空调器应用范围相同,可广泛的应用于家用空调及宾馆饭店和单位等场所,可应用于柜式、分体、窗式等型空调中。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半自动化控制电动车支撑脚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自动化控制电动车支撑脚架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控制手柄、弹簧一、推杆、三角楔块一、三角楔块二、杠杆、活塞杆、液压缸一、油管一、排油单向阀、二位二通直动式电磁阀、油管二、液压缸二、弹簧二、固定圈、支撑脚架、吸油单向阀、油管三。本发明适用于电动车的停驻时所需的支撑脚架。控制手柄向上运动,推杆推动,使杠杆带动活塞杆向下压缩液体,液体进入液压缸二,液体推动支撑脚架向地面运动,从而支撑起整个电动车。本发明使用方法简单,更加省力和方便,适用于任一型号的电动车上。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本体模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本体模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构建网络化控制系统本体模型,基于该模型进行入侵检测,并权衡决策后得到最终检测结果。系统包括主节点,多个从节点,和负责消息传递的工业通信网络;主节点负责完成自身的主机活动审计数据的收集、所有网络报文的收集、主节点对应的控制闭环流的检测、控制对象检测、整个系统所有节点主机活动审计数据的检测、网络活动检测以及检测结果的协调;各从节点负责完成该节点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军用高效能高精度全数字化伺服控制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本成果由全数字化双轴伺服驱动器和高性能永磁同步电机组成。 单轴额定功率为 750W,额定转矩为 2.5NM,额定转速 3600RPM,工作温度为-40℃~60℃,满足国军标相应环境适应性与电磁兼容性要求。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光机电一体化 应用范围:运动控制 现状特点:伺服电机具有过载能力强、额定转速范围恒力矩输出、体积小、运行平稳、振动噪声小等特点。 本系统具有良好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数控系统远程监控及调试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数控系统远程监控及调试 系统,包括设置在远程服务器上的虚拟上位机、位于本地的下位机和 远程监控终端,其中,虚拟上位机集成有远程监控及调试模块、安全 登录认证模块以及智能诊断模块,安全登录认证模块用于虚拟上位机 的安全登录认证,远程监控及调试模块用于将从本地下位机反馈至虚 拟上位机的状态数据通过验证后的远程监控终端显示出来,并同时将 其输入所述智能诊断模块以对机床进行故障预警和/或健康诊断,且所 述预警或诊断结果可被相应的远程监控终端显示。本发明基于虚拟化 实现了数控系统的远程监控与调试,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智能化程度与可靠性,降低了车间维护成本。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一代柠檬酸绿色智能发酵技术集成与产业化
本项目获 2018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柠檬酸是一种重要的三羧酸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是世界第二大发酵产品。虽然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目前其生产技术仍存在问题,如发酵种子培养周期长、活力低;发酵菌种影响柠檬酸合成的生理、代谢特性认识有限;传统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原料利用不充分;柠檬酸提取过程能耗高,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等。因此,本项目在江南大学刘龙教授带领下实现了传统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实现绿色智能化生产。获 2018 年度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创新内容及技术突破: 1、建立了结合超声波诱导孢子快速萌发与种子糖化酶水平表征的移种策略, 发酵强度由 2.55 g·L-1·h-1 提升至 2.85 g·L-1·h-1(提升幅度 11.8%); 2、进行了柠檬酸发酵生产菌株的系统生物学分析,发现发酵后期的低 pH 环境可激活柠檬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葡萄糖作为效应物可激活其转运蛋白的表 达; 3、强化同步糖化发酵方式,利用葡萄糖模糊预测模型结合糖化酶阶段添加的策略补偿发酵中后期 pH 急剧降低导致的葡萄糖供给速率不足,中试规模发酵强度进一步提升至 3.15 g·L-1·h-1,残总糖由 19.2 g·L-1 下降至 13.2 g·L-1(下降幅度 31.3%); 4、应用模拟移动床实现了柠檬酸发酵液连续分离提纯及废水资源再利用,在实现了清洁化生产的同时柠檬酸收率达到 98%,较传统钙盐法提高 5%。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恒温水浴锅盖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水浴锅盖体,包括盖体外层和盖体内层,盖体外层和盖体内层呈伞状锥形,且盖体内层沿锥线成褶皱状内衬于盖体外层之内,盖体外层和盖体内层之间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盖体外层的中心顶端设置有把手,而把手中设置有将冷却水导引进入相对密闭空间的冷却水进口导管;盖体外层的下端内卷与盖体内层的下端接触形成一圈呈密封状态的冷却水导引槽,冷却水导引槽中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冷却水出口导管;盖体内层的下端内卷形成一圈蒸汽液化水导引槽,蒸汽液化水导引槽中外接有蒸汽液化水出口导管。本实用新型有效避免了水蒸气上升因遇盖体而液化成的小液体直接掉落到装有样品的试管或烧杯中,减小了被加热的样品受污染的几率。
青岛大学 2021-04-13
一种制备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管状陶瓷坯体的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 备领域,包括:S1 制备浆料;S2 将步骤 S1 中所述浆料置入试管状的 成型模具中,接着对容置有浆料的成型模具进行离心处理,以脱除所述 浆料中气泡且使该浆料汇集到成型模具的底部;S3 封闭经过步骤 S2 的所述成型模具顶部的开口,接着将其倒置,以使该成型模具底部的 浆料在重力作用下沿该成型模具的内壁流动并均匀粘附在所述内壁 上,从而获得与成型模具形状相同的湿坯体;S4 干燥所述湿坯体后进 行脱模,获得管状陶瓷坯体。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性强、 材料利用率高、成本低廉、成型的坯体表面光滑且内部没有大气孔和 穿孔,并且坯体材质细腻。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8 69 7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