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X-2003B型数字电路电子二合一实验室设备
本设备适用于高等院校及要求较高的中专、技校、职业学校,可完成电工学、电工原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教字电路,电气控制设备等课程实验。该设备是现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或新建、扩建实验室的理想产品,它的配备是学校上水平、上等级的重要标志。   一、用途、特点:    目前,国内各类学校电工、模拟、数字电路、电气控制实验大多是分体的,也有部分学校根据教学要求自制各种形式的实验设备,由于工量少,受自身加工能力的限制,加工工艺粗糙,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实验要求,也容易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且实验元器件繁多难购置、难以管理,很难开出实验大纲规定的实验。基此,我厂吸取德国及国内同类产品的优点,结合我国高教,职教教学大纲要求而研制本系列产品。   实验台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较齐全的功能。实验操作桌中央配有通用电路插扳,电路插板注塑而成,表面均布有九孔成一组相互联通的插孔,元件盒在其上任意拼插成实验电路;元件盒盒体透明,直观性好,盒盖印有永不褪色元件符号,线条清晰美观。盒体与盒盖采用较科学的压卡式结构,维修、更换元件拆装方便。元器件放置在实验操作桌下边左右柜内,实验时取存方便,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规划化程度,大大减轻了教师实验准备工作。   二、结构与配备 1、实验台桌:见彩图,一台二座,台桌外形尺寸:160X70X8Ocm。台桌中央配置通用电路板。每张台桌配一粒胶皮板,以保护通用电路板及桌面(如需要在其上放置电机、焊接等)。台桌下都是元件储存柜,放置元器件。 2、实验台:共12台,每张学生实验操作桌上配置l台 3、示教台:1台示教台,分别控制12台学生的电源,通用电路板演示屏立在实验台上,尺寸150X7Ocm,用于讲解、演示。 4、器材配备: 39只指针式1.5级直流电流表、13只MF500万用表,13只数字万用表.25套电烙铁和烙铁架、13套剥线钳、尖嘴钳、螺丝刀等工具,13套实验所需的电阻.电位器.电感、电容.集成电路.变压器.条形磁铁.逻辑电平开关、逻辑电平显示 .91只集成座等元件单元盒(元件已装在单元盒内),25张塑料凳。 5·用户自备器材:双踪示波器(型号不限),功率表、滑线变阻器、毫伏表 三、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1、模拟部分实验 1·二极管的正、反相特性     2·晶体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3·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4·两级阻客搞合放大电路     5·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6·场效应管放大器        7·差动放大电路         8·运算放大器指标测试      9·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多种模拟运算电路)  10·集成运算放大器非线性应用(多种波形发生器)  11· 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12·OTL功率放大器 13· 集成功率放大器 1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5·串联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性实验) 16·集成直流穗压电源 17·单结晶体管特性 18·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19·晶闸管简单测试 20·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利用上述20项实验元器件还可完成下面实验项目 l·电压负反馈偏置电路       2·分压式电流负反债偏置电路    3·用二极管穗定工作点       4·共基极放大电路         5·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6·共源极基本放大电路  7·场效应管共漏极电路 8·场效应管共栅极电路 9·单管阻客放大电路 10·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11·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12·串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13·串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14·并联电压负反馈电路 15·串联型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性实验) 16·共基共射极放大电路 17·自举射极输出电路  18·NPN一PNP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19·用负反馈消除自激根箔 20·晶体管开关作用 21·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22·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23·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24·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25·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26·双电源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27·运放用作交流比例放大 28·反相输入保护措施 29·同相输入保护措施 30·电源极性错接的保护 31·RC高通电路 32·利用三极管来保护器件 33·差动输入运算电路 34·快速积分电路 35·模拟一阶微分方程电路 36·模拟二阶微分方程电路 37·基本对数运算电路 38·实用微分电路 39·反对数放大基本电路 40·简单的过零比较电路   41·利用二级管作为上限检测幅度选择电路 42·下限幅度选择电路 43·RC无源网络的低通滤波电路 44·同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电路 45·反相输入一阶低通滤波电路 46·简单的二阶RC滤波电路 47·典型二阶RC有源低通滤波电路 48.典型二阶高通有源滤波电路 49·基本带通滤波电路 50·典型带通滤波电路 51·矩型波振荡电路 52·宽度可调的矩形波发生器 53·幅频可调的锯齿波发生器 5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55·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56·电容滤波电路 57·电容滤波带电阻负载 58·RC滤波电路 59·基本LC滤波电路 60·二倍压整流电路 61·三倍压整流电路 62·基本稳压电路 63.基本调整管稳压电路 64·具有放大环节的稳压电路 65·单相半波可控硅整流 66·电子调压电路 67·电子催眠器一一趣味性实验一 68·电子门铃电路一一趣味性实验二 69·电子报警电路一一趣味性实验三 15·并联电流负反馈电路 2、数字部分实验 l·TTL集成迈林门的参数测试 2.CMOS逻辑门的参数测试 3.TTL集成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 4·与、非·或、与非门电路实验 5·半加器电路实验 6·全加器电路实验 7.RS触发器实验 8.D触发器实验 9.JK触发器实验 IO·T触发器实验 11.JK型触发器转换成D触发器 12·D型触发器转换成JK触发器 l3。计数器实验 14·MSI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15·译码器及其变换方式 16·MSI数据选择器及逻辑设计 17·微分型单稳态电路  18·环形多谐振薄器  19·利用门电路构成编码器,分配器、选择器 20·组合电路的设计之一一一编码转换  21.组合电路的设计之二一一显示电路 22·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23·计算机时序电路的设计 24·集成定时器测试及应用 25·CMOS集成A/D、D/A转换电路实验 26·二极管非门·或非门电路 27·三极管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电路 28·异步十进制减法计数器 29·异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30·综合能力培训实验一一电子秒表
芜湖中方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大华教育录播学生全景检测二合一双目摄像机
采用高性能200W像素1/2.8英寸CMOS图像传感器,低照度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 可输出200万(1920X1080)@25fps 支持H.265编码,压缩比高,超低码流 支持CVBS/SDI输出 最大红外监控距离30米 支持防闪烁,宽动态,3D降噪,强光抑制,背光补偿,数字水印,电子防抖,适用不同监控环境 支持H.264H,H.264,H264B,H.265,灵活编码,适用不同带宽和存储环境 支持遮挡报警,虚焦侦测,SD卡异常,网络异常,非法访问,动态检测,区域入侵,绊线入侵,物品遗留/消失,场景变更,徘徊检测,全局配置,快速移动,人员聚集,非法停车,音频异常侦测,人脸侦测,外部报警,起立检测,客流量统计,区域人数统计,热度图 支持报警2进2出,音频1进1出,RS485,BNC,128G SD卡,内置MIC 支持DC12V/POE供电方式,支持电源返送,最大电流1A,方便工程安装 支持IP67防护等级 类别 参数 参数值 外观 红外枪 传感器类型 1/2.8英寸CMOS 最大分辨率 200万 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 电子快门 1/3s~1/100000s;可手动或自动调节 最低照度 0.002Lux(彩色模式);0.0002Lux(黑白模式);0Lux(红外灯开启) 信噪比 >56dB 最大补光距离 30米 补光灯数量 双灯 强光抑制 支持 外调焦 支持 镜头类型 定焦 镜头接口 M12 镜头焦距 3.6mm 镜头光圈 3.6mm:F1.8 视场角 3.6mm:水平:76°;垂直:46° 对角:80.5° 光圈控制 固定 近摄距 3.6mm:0.9mm 智能 支持 智能功能 支持遮挡报警,虚焦侦测,SD卡异常,网络异常,非法访问,动态检测,区域入侵,绊线入侵,物品遗留/消失,场景变更,徘徊检测,全局配置,快速移动,人员聚集,非法停车,音频异常侦测,人脸侦测,外部报警,起立检 测,客流量统计,区域人数统计,热度图,并且可以与报警联动;支持多种触发规则联动动作;支持目标过滤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炼钢过程二级系统的开发
成果简介在对炼钢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 建立了炼钢过程各工序的数学模型,并转化为核心技术。 在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项目现场实际条件, 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不同针对性的各种控制软件。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先后成功为马钢、 宝钢等钢铁企业承担过: 转炉自动炼钢系统的开发; 梅钢转炉冶炼静态模型软件; 梅钢转炉音平控渣和氧枪自动控制系统; 转炉动态控制系统; 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模型软件; 电炉冶炼控制系统; 连铸动态二冷与动态轻压下控制系统; 山东西王特钢有限公司二级计算机系统。技术指标提高了炼钢过程的命中率, 实现了炼钢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 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依据科学的冶金模型, 通过计算机的准确控制, 大幅提高了炼钢过程的命中率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分析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 提高了冶炼终点命中率, 减少了人工判断失误产生的损失, 保障了生产的顺行, 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及成果获奖情况具有各相关软件的著作权。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受托开发联系方式王建军(13805553970); 周俐(13955561593); 朱正海(13855533713)电邮: zhu_zhenghai@163.com zhouli@ahut.edu.cn 传真: 0555-2311571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转化制备二羟基丙酮项目
二羟基丙酮或1,3-二羟基丙酮 (1,3-dihydroxyacetone) 是最简单的酮糖,具有广泛的用途。利 用微生物法生产二羟基丙酮与化学法相比,有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无污染等优点。目 前,二羟基丙酮在国外已经采用发酵法工业化生产,并且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本项目采 用静息细胞转化法生产二羟基丙酮。 通过大量的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菌株,可以特异性的氧化甘油的二位羟基生成二羟基丙 酮。经过对该菌株的一系列改造,并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性,把高密度培养以及高催化活性菌 体的获得相结合,提高转化率,简化后处理工序,使生物催化真正做到清洁,绿色生产。该方 法和发酵法比较,具有转化反应简单,时间短,易控制,后处理容易,成本低等优势。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炼钢过程二级系统的开发
在对炼钢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炼钢过程各工序的数学模型,并转化为核心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结合不同项目现场实际条件,在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不同针对性的各种控制软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30
二级动摆混沌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二级动摆混沌振动电机涉及一种具有特殊惯性激振能力的振动电机,特别是一种具有二级 动摆结构的混沌振动电机,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电动机部分和二级动摆组件;电动机部分包 括定子、机壳、轴承座、轴承一、转子轴和压盖;二级动摆组件在转子轴左、右两端呈对称分布,二级动 摆组件包括定摆、一级动摆、二级动摆、轴和轴承;二级动摆组件安装于转子轴轴端部分,定摆通过平键 固结于转子轴;一级动摆与定摆之间装有轴套,一级动摆通过轴承二与转子轴相铰接,一级动摆下部装有 二级摆轴;二级动摆通过轴承三与二级摆轴相铰接。所述定摆、一级动摆、二级动摆的质量比一般为 5∶3.5∶1.5。所述机壳两端轴承座上分别装有动摆组件罩。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培养小学和学前师资为重点的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江苏教育学院,是建国初期江苏省较早设立的17所公办本科学校之一。1959年,江苏教育学院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中率先举办普通本科教育。“文革”期间学校一度停办,1978年复办并开始招收普通专科生,1996年起恢复招收普通本科生,2003年起招收五年一贯制专转本师范生。2013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由省属成人本科学校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江苏基础教育的办学定位,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融通、教育科研引领、实践取向鲜明”的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秉承“崇德敬业、求真创新”的校训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精神,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内涵、特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着力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制度,朝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新型师范学院”的目标稳步迈进。 学校现有草场门、浦口、小行3个校区,占地面积524.32亩,另有占地面积1201亩的溧水校区在建。溧水校区建设项目连续两年作为教育类唯一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预计2018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学校设有14个教学院部、26个本科专业、2个教育硕士联合培养专业,覆盖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主要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319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占比48.64%;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36. 5%。 学校具有长期举办本科师范教育的教学科研积累。现有国家级和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各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重点专业3个、特色专业6个、精品课程9门,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创新团队1个、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实验教学和实践教育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先后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2012—2016年,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503篇,其中SCI/EI期刊收录123篇、权威及CSSCI期刊收录147篇、其他核心期刊收录论文317篇;出版论著(教材)104部。 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全省唯一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 学校组织建设的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培育智库,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等均为学校挂设机构,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功能完备的教师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广泛,先后与美、欧、亚、非、大洋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国外高校联合建立孔子学院和“汉语暨中国研究中心”“俄语暨俄罗斯文化中心”各1个。 200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学校基础上组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设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等8个教学科研机构。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10多年来,省教科院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中小学教学研究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对江苏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研究成果。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表彰,培养了20多万名优秀师范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中小学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教育行政干部,被社会各界誉为“江苏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的摇篮”。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2021-02-01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和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整体并入。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校近90年来,学校培养了2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起,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18亩,建筑面积43.7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6万多人。现有教职工1191人,专任教师76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68人,82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38人次。外聘高层次人才71人。学校坚持“举教师教育旗、走应用发展路、育创新创业才”的发展路向,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现有14个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4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24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获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举办行知实验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3年,学生在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17项,其中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竞赛中获金奖。学校坚持以教师教育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为龙头,结合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文化创意六大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湖北省太赫兹与光电子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47项,获教育部、文化部和科技部等科研项目28项,获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项目、省科技厅支撑计划项目、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5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版权等100余项。连续三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游学、社会实践项目或短期实习。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派出高校,是国家汉办的优质生源学校,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近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和“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21-02-01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文为主的多科性地方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始建于1954年3月成立的重庆市中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1973年10月更名为重庆市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7月,合并原重庆第一师范学校高等教育师范专科班、重庆第二师范学校、重庆第三师范学校,组建为重庆教育学院。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改建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大力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做精做优师范教育、做特做强非师范教育,积极培育“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的办学特色,努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教育融合发展,形成了面向基础教育和重庆市战略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定位。获批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实施的 “‘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 百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之一、教育部“云数融合 科教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重庆市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合作共建儿童研究院,是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学校现有学府大道和南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4.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600.31万元,9个实验实训中心下辖各类实验实训室94个,纸质图书115.09万册,数字图书277.71万册,有83.4TB在线图书资料和专题数据库资源。坚持服务地方,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围绕重庆教育、信息、商贸、文化、健康等五大重点产业服务领域进行布局,现有34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营商服务三大领域,构建“服务0~12岁儿童成长”特色专业集群,大力促进师范与非师范相互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已获批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点1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重庆市本科特色专业6个。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生命线,不断深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师范与非师范融合、教学与科研融合,校政企协同、一二三课堂协同的“一中心两融合两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等12门,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1115项,其中国家级476项,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高于重庆市高校平均水平。坚持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改建以来,学校引培并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态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21名,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46.22%;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86.95%;双师型教师占比23.03%。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3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重庆市教学名师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1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人,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1人,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坚持科研兴校,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依托自身办学资源禀赋及社会发展需求,以教育学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为抓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为一体,聚焦“服务0~12岁儿童成长”,提升学校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共建全国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儿童成长的综合科研平台——儿童研究院,建设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统筹城乡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及重庆市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儿童大数据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和启智众创空间等一批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市发改委和科委等研究开发平台。近五年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自科、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6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84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994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3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重庆市发展研究奖3项。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5个。坚持开放办学,合作育人局面深度拓展。以推进产教融合为牵引,通过人才共育、平台共建、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等方式合作育人,积极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建成中兴通讯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与凤凰传媒、中兴通讯、东方宇新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建成国际学院与美国、英国、西班牙开展合作办学并与60多所国际和港台地区教育机构及院校开展了交流合作;与地方政府、行业机构和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服务,签订合作协议393个。6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学校形成“锲而不舍 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和“负重自强 创新求真”的校风品格,培育出“正德厚生·博学善教”“勤学善思·明辨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四个扎实”和“三个作用”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将学校建成重庆有地位、西部有影响、全国有个性的有特色高水平的应用型普通本科师范院校。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2021-02-01
二次电池的循环生产
本项目涉及所有工业化生产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对每一种电池,指化学成分一致的电池(如:锂离子电池可以进一步分为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等),都有特定的废旧电池资源化方案。项目直接生产新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不使用任何冶金技术,所有的电池成分(100[%])都得到了最有效的分离和充分利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