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柔性膜张力检测辊
本发明属于柔性膜卷绕输送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柔性膜张力检测辊,它包括水平联接成一体的总张力检测组件和张力分布检测组件;所述总张力检测组件呈底座的形式,并且它的底座芯轴沿着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应变式传感器,用于对柔性膜输送过程中总张力的实时检测;所述张力分布检测组件呈辊筒的形式,由模块化的多个辊单元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各个辊单元之间通过结构设计来实现磁性相连和依次供电,并且它的辊筒的轴向和周向分布有柔性传感器,由此执行各个辊单元独立对应区域的张力分布检测。通过本发明,能够以结构紧凑、便于操控的方式同时实现对柔性膜卷绕输送过程中总张力和张力分布的同步高精度测量,并具备适应性和可靠性强等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双控自主无人船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控自主无人船,包括船体及共同安装在所述船体上的整流器、电控板、第一螺旋推进机构、第二螺旋推进机构、遥控器接收机、第二螺旋推进机构、微控制器、GPS接收机、惯性导航系统、无线数传电台、固态继电器和GPS传感器;固态继电器用于控制电控板与遥控器接收机接通或控制电控板与微控制器接通,从而实现遥控器控制无人船的航行和上位机控制无人船的双控航行。本发明可通过上位机与微控制器通信,并通过微控制器来控制螺旋推进机构的运动,实现自主航行,而且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螺旋推进机构的运动,具有船载自主航行控制和遥控器遥控两种控制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水下遥控通信网络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遥控通信网络,包括水上网络和水下网络,水上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上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下的每个控制器与水下的两个交换机形成若干独立的第一环网,水上、水下的交换机和水上、水下的光端机形成第二环网,整个网络由第二环网和建立在第二环网上的若干并列的第一环网组成多网交叉的网络结构,网络中的所有控制设备、网络链路均设有备份,网络冗余程度和容错性很高,第二环网上可任意扩展第一环网,网络可扩展性强,并有利于形成可靠性高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个网络结构清晰、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特别适用于水下遥控装备信号传输。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
1 成果简介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尤其是一种针对纤维性食品的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该设备结合了回转圆盘式粉碎和气流分级技术,其原理是食品颗粒经由螺旋输送机送入粉碎室,利用高速旋转的精细切割转子与固定在粉碎腔内的定子对食品物料进行切割和撞击,充分粉碎后在气流作用下输送到分级区,在分级轮附近粗细粉体在重力、离心力及气流引起的径向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级,之后通过旋风分离器收集细粉,再由袋式除尘器捕获气流中的灰尘之后排放干净气体。该设备粉碎的物料适用性广,装置结构紧凑,可以连续性生产,得到的产品颗粒细小且均匀。 2 关键技术 (1)针对比如燕麦等物料,由于油脂含量高,在传统制粉设备中易发生堵塞的问题,设备采用按一定的间隙安装的转子刀片和定子刀片,并且转子刀片可以在圆盘上根据物料的大小进行调整,改变转子与定子刀片之间的间隙,使装置可以适应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 (2)针对一些热敏性物料,在制粉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温度升高引起蛋白质失活变性。因此设备采用水冷进风的方式,能有效地带走粉碎时产生的热量,避免物料升温,因此设备的应用领域更加宽泛。 (3)采用旋风式空气分级机技术,并且与粉碎室一体化设计。空气分级相对于湿法分级,可以有效避免物料中的可溶性物质溶于溶剂中,且没有湿法分级后续的干燥提纯操作,因此具有产品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用于粉碎谷物的精密切割旋风粉碎设备(201810094872.7); 用于粉碎谷物的多级压辊式粉碎装置(201810094483.4)。 项目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三等奖 4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已经对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进行了整体的结构设计,并且项目已完成分级轮附近的流场模拟仿真研究,并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粉体进行分级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之后项目组准备对颗粒的粉碎进行理论和模拟的研究,并对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进行实验研究。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加工的超微粉体在化工、食品、制药、涂料、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针对一些热敏性食品物料和易燃性产品效果更加显著,比如纤维性食品经精细切割粉碎后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乳制品、烘焙食品、肉制品及饮品的加工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
成果简介 本项目设计了一种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尤其是一种针对纤维性食品的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该设备结合了回转圆盘式粉碎和气流分级技术,其原理是食品颗粒经由螺旋输送机送入粉碎室,利用高速旋转的精细切割转子与固定在粉碎腔内的定子对食品物料进行切割和撞击,充分粉碎后在气流作用下输送到分级区,在分级轮附近粗细粉体在重力、离心力及气流引起的径向力共同作用下,实现粗细颗粒的分级,之后通过旋风分离器收集细粉,再由袋式除尘器捕获气流中的灰尘之后排放干净气体。该设备粉碎的物料适用性广,装置结构紧凑,可以连续性生产,得到的产品颗粒细小且均匀。 关键技术 (1)针对比如燕麦等物料,由于油脂含量高,在传统制粉设备中易发生堵塞的问题,设备采用按一定的间隙安装的转子刀片和定子刀片,并且转子刀片可以在圆盘上根据物料的大小进行调整,改变转子与定子刀片之间的间隙,使装置可以适应不同颗粒大小的物料。 (2)针对一些热敏性物料,在制粉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温度升高引起蛋白质失活变性。因此设备采用水冷进风的方式,能有效地带走粉碎时产生的热量,避免物料升温,因此设备的应用领域更加宽泛。 (3)采用旋风式空气分级机技术,并且与粉碎室一体化设计。空气分级相对于湿法分级,可以有效避免物料中的可溶性物质溶于溶剂中,且没有湿法分级后续的干燥提纯操作,因此具有产品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点。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用于粉碎谷物的精密切割旋风粉碎设备(201810094872.7); 用于粉碎谷物的多级压辊式粉碎装置(201810094483.4)。 项目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过程装备实践与创新大赛三等奖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已经对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进行了整体的结构设计,并且项目已完成分级轮附近的流场模拟仿真研究,并对不同颗粒大小的粉体进行分级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之后项目组准备对颗粒的粉碎进行理论和模拟的研究,并对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进行实验研究。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低温精细切割粉碎设备加工的超微粉体在化工、食品、制药、涂料、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针对一些热敏性食品物料和易燃性产品效果更加显著,比如纤维性食品经精细切割粉碎后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乳制品、烘焙食品、肉制品及饮品的加工中,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高效排种的马铃薯播种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排种的马铃薯播种机,涉及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包括主机架和设置在主机架前端的悬挂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主机架中部的排种器装置、主机架底端的地轮行走系统、主控系统和设置在主机架前端底部的旋耕装置;所述排种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上传动轮、下传动轮、勺链、取种勺、金属箔片、挡片、偏心轮、霍尔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在联合种植过程中播、检、补集于一体化,解决了种植过程中人工观察漏播及补种的问题,实现了无人看守自动检测与补种,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一坑两种以及堵塞排种器;提高翻土的效率,降低土中的碎石或者硬土块磨损旋耕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实时种箱防堵塞播种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时种箱防堵塞播种机,通过改进种箱的结构,使得种箱内种子均匀下落并实时防止种箱堵塞,通过设置位置感应装置、位置传感装置、解析装置以及通信部件与终端智能通信设备相连接,通过智能终端的控制而合理控制行程,通过横向安装架、纵向扩展折叠架以及位置感应装置的合理设置,使得智能操作得以实现,同时对作业装置中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设置,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播种整体操作一次完成,使得播种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新型食用菌母种接种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食用菌母种接种器,所述接种器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外层圆柱体和内层圆台体,内层圆台体嵌入中空的外层圆柱体中;所述外层圆柱体一端为开口结构,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倒刺,靠近开口端处还设有空槽;所述内层圆台体的直径小的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外层圆柱体和内层圆台体的另一末端均设有手柄;两个手柄通过卡扣与弹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接种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可以利用火焰对内外柱体进行简单灼烧灭菌,可以迅速的进行打柄完成接种,接种后接种器自动复位,能够减少母种接种的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基因转录延伸复合体形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承棋和罗卓娟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了题为ENL initiates multival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Super Elongation Complex (SEC) in controlling rapi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的文章,阐明了有关基因转录延伸复合体形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成果。 基因转录是承载于DNA之上遗传信息传递的首要步骤。细胞命运决定、个体发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决定于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林承棋教授之前的研究鉴定并发现,多亚基、大分子蛋白质复合物,超级转录延伸复合物(SEC)可通过磷酸化RNA聚合酶II等因子,让其从暂停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促进下游基因进行有效的转录。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困惑于细胞内膜系统之外的分子如何有序活动调控生命过程。 东南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揭示了SEC介导的多价相分离在RNA聚合酶II转录暂停释放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从全新的角度为基因快速协调性转录激活程序的机制探索提供了新的认识。此外,作者还发现在混合谱系白血病(MLL)中,SEC与MLL基因的转位融合,可以极大促进SEC相分离,从而促进癌基因快速转录并维持高表达状态。这一发现将为SEC相关的人类疾病发病机制探索及药物靶向筛选方案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本文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林承棋课题组博士生郭澄豪,东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东南大学 2021-04-11
200 种重要危害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技术
本项目获 2017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本技术围绕食品危害物低成本、快速发现为核心,将生物识别与结合新型纳 米标记材料相结合,针对目前生物快速检测中存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利用 自组装技术将多种光、电、磁学信号集于一体,构建具有良好体系相容性和稳定 性的纳米-生物传感界面,提出了基于等离子手性信号的高灵敏检测新技术,发 展了集快速富集与多信号同时测定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感检测新方法和新器件。 (1)综合运用了化学和生物体系的多尺度模拟和计算,提出了基于粗粒化 模型的抗原抗体亲和性定量分析新方法,设计并研制了 200 余种高亲和性和高特 异性抗原和抗体。 (2)研究了抗体与载体成分(纤维素、磁性纳米材料、硅球等)的表界面 性质,创制了基于相分离的新型分离富集介质,并研制了相关快速富集和分离产 品,大大提高了复杂基质中痕量成分的提取效率。 (3)研制了新型标记材料,解决了“高标记效率”和“生物分子高活性” 无法兼顾的难题,研制了系列高特异性检测探针,为复杂体系中痕量物质的快速 甄别提供了有力手段。 本项目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87 项,实用新型专利 5 项,获美国授权发明专 利 1 项,制订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967 96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