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新冠病毒关键药靶三维结构研究
该研究首次勾勒出新型冠状病毒复制机器的内部构造,并为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药物如何精确靶向并抑制病毒复制提出了合理解释,这为深入研究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复制转录的分子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并为开发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开辟了新途径。同样,团队在第一时间公开了研究成果,帮助全球抗病毒药物研究领域迅速开展工作。同时,应Science期刊编辑的邀请,团队于3月16日将该工作投送至Science期刊,于4月10日在线发表。这些成果的迅速获得,得益于饶子和院士团队长期、潜心开展冠状病毒研究的深厚积累。在2003年“非典”爆发期间,团队组率先解析出SARS冠状病毒的第一个蛋白质结构-主蛋白酶(nsp5)及其与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随后该组又解析出的10多个主蛋白酶与抑制剂的复合物结构,为SARS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制奠定了关键的生物学基础,其中有关主蛋白酶(nsp5)的研究论文的单篇引用达347次,抗病毒药物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为进一步探索冠状病毒引物酶工作机制,还相继解析了SARS冠状病毒nsp7-8复合物、复制校正复合物nsp14-nsp10、解旋酶nsp13等一系列冠状病毒转录复制核心蛋白的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冠状病毒生命周期的分子机制、研发抗冠状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的科学基础。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结构生物学基础,但是要得到可以实际使用的药物,还需要化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多领域的科学家共同努力。
清华大学 2021-04-11
差示扫描量热仪
差示扫描量热法(热流式DSC)作为一种可控程序温度下的热效应的经典热分析方法,在当今各类材料与化学领域的研究开发、工艺优化、质检质控与失效分析等各种场合早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DSC方法,我们能够研究无机材料的相转变、高分子材料熔融、结晶过程、药物的多晶型现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自主研发的恒温控制器,恒温气相色谱、质谱连接头,恒温带,可充分保证焦油及各种反应气体的二次检测。温度范围:室温~1150℃。最小分辨率:±0.1μ w。测量范围:±500mw
北京恒久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差示扫描量热仪
产品详细介绍该仪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120337217.3 。  产品介绍:     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热稳定性、固化/交联,都是DSC的研发领域。  主要特点:1.全新的炉体结构,更好的解析度和分辨率以及更好的基线稳定性 2.气体质量流量计,精确控制吹扫气体流量,数据直接记录在数据库中 3.仪器可采用双向控制(主机控制、软件控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卞舒芹15312021471技术参数:1. DSC量程:  0~±500mW2. 温度范围: -100~800℃      3. 升温速率: 1~80℃/min4. 温度分辨率: 0.1℃5. 温度波动: ±0.1℃6. 温度重复性: ±0.1℃7. DSC噪声: 0.01μW8. DSC解析度: 0.01μW9. DSC精确度: 0.1μW10.DSC灵敏度: 0.1μW11.控温方式: 全程序自动控制12.曲线扫描: 升温扫描13.气氛控制: 仪器自动切换14.显示方式: 24bit色,7寸 LCD触摸屏显示15.数据接口: 标准USB接口16.参数标准: 配有标准物质,带有一键校准功能,用户可自行校正温度和热焓17.外观尺寸:500*393*154mm(长宽高)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23
差示扫描量热仪
产品详细介绍仪器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1120337217.3。  产品介绍:       DSC测量的是与材料内部热转变相关的温度、热流的关系,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材料的研发、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材料的特性:如玻璃化转变温度。冷结晶、相转变、熔融、结晶、热稳定性、固化/交联、氧化诱导期等,都是DSC的研发领域。  主要特点: 1.全新的炉体结构,更好的解析度和分辨率以及更好的基线稳定性 2.数字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精确控制吹扫气体流量,数据直接记录在数据库中 3.仪器可采用双向控制(主机控制、软件控制),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卞舒芹15312021471技术参数:1. DSC量程:   0~±500mW2. 温度范围:  室温~800℃    风冷3. 升温速率:  1~80℃/min4. 温度分辨率:0.1℃5. 温度波动:  ±0.1℃6. 温度重复性:±0.1℃7. DSC噪声:   0.01μW8. DSC解析度: 0.01μW9. DSC精确度: 0.1μW10.DSC灵敏度: 0.1μW11.控温方式:  升温、恒温(全程序自动控制)12.曲线扫描:  升温扫描13.气氛控制:  仪器自动切换14.显示方式:  24bit色,7寸 LCD触摸屏显示15.数据接口:  标准USB接口16.参数标准:  配有标准物质(锡),用户可自行校正温度和热焓17.外观尺寸:500*393*154mm(长宽高)
南京大展机电技术研究所 2021-08-23
一种基于 Delaunay 三角剖分的特征点坐标自动对应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器视觉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 Delaunay 三角剖分的特征点坐标自动对应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二值分割,筛选有效特征点图像区域;(2)最小二乘椭圆拟合计算特征点的像素坐标;(3)对特征点集进行 Delaunay 三角剖分;(4)筛选有效剖分三角形;(5)遍历有效剖分三角形的非最长边,建立特征点集合的四邻域信息表;(6)查询四邻域信息表,四邻域递归搜索遍历特征点集合,在遍历过程中计算每个特征点的世界坐标,完成其像素坐标与世界坐标的对应。当图像存在拍摄倾角、畸变以及特征点缺失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仍可有效运行,特别适合 IC 封装视觉定位系统的在线标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碳五分离
我国裂解碳五的产量已经达到数百万吨。国际上一些乙烯装置趋向于使用轻质原料,裂解碳五产量增长缓慢,为我国碳五的利用提供了市场空间。碳五分离可以为下游数以百计的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原料。1974年化工部成立碳五分离攻关组,我校史美仁教授为负责人,几十年来我们测定了整套的热力学数据,建立了经过工业化验证的分离模型,开发了4套工艺。目前国内多套碳五分离装置均是基于该攻关组早年开发的两步萃取精馏分离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家用轨道式分药盒
本项目研发的家用轨道式分药盒,将药盒与轨道配合,通过药盒在轨道上滑动到的不同位置,提醒病人用药。轨道与药盒可通过旋转滑动直接显示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的用药情况,且药盒数量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极大程度地方便了需要长期按时服用药物的病人用药。 市场前景 本项目相较市面上已有的分药盒,可以按早、中、晚三个时间显示服药时间,更加醒目、方便地提醒患者用药,且轨道与药盒分离的设计可以允许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配置药盒数量,学习成本极低的前提下仍具有相当的创新性。根据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来看,本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8-08
校长网线分控广播
产品详细介绍  系统特点: 1、        分控广播管理:系统可以将控制中心分控管理,老师播放自己的节目内容可以不需要到中心机房,利用校园局域网电脑+分控主机及可做到任意点进行播放管理,大大方便了老师的备课流程。 2、        紧急预案:独有的紧急分组分区广播、强制广播功能,在脱离计算机系统状态下照样实现广播,拥有了计算机瘫痪的紧急预案。
南京力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鼠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研究成果
2020年4月14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团队与江赐忠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hromatin architecture reorganization in murine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的研究成果。他们采用了经过优化的少量细胞全基因组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sisHi-C),对小鼠SCNT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连续采样,并详细描绘了SCNT植入前胚胎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是将已经分化的体细胞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使体细胞的染色质发生重编程,继而重启胚胎发育过程并获得完整个体的技术。虽然SCNT是目前为止唯一一种可以使体细胞获得完整全能性的手段,但是由于在重编程过程中出现了各种表观遗传水平修饰的异常,使得SCNT胚胎的发育能力处于较低水平,也极大程度地限制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高绍荣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小鼠SCNT胚胎发育异常原因的探索。2016年通过对早期克隆胚胎进行卵裂球活检,并结合单细胞RNA测序技术首次建立了植入前核移植胚胎发育命运追踪系统,发现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b和Kdm5b分别对克隆胚胎2-细胞和4-细胞时期的发育阻滞起到关键作用。两年后,又通过对不同发育命运体细胞克隆胚胎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高通量测序分析,详细地研究了小鼠克隆胚胎着床前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修饰的重编程过程,并揭示了异常的DNA再甲基化(DNA re-methylation)是导致克隆胚胎着床后发育异常的关键因素。在哺乳动物中,染色质三维结构对基因的调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制于小鼠SCNT胚胎样本取材困难和Hi-C技术对细胞样本起始量高的限制,小鼠SCNT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过程尚未被全面研究过。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核移植后多个时间点的胚胎并利用优化的微量细胞sisHi-C技术对染色质高级结构进行了检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体细胞核被注射到去核的卵细胞后,随着典型三维染色质结构的消解,供核体细胞染色质的近距离相互作用优先解开,并迅速由间期转化为类中期状态。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供体细胞在去核卵母细胞中被人工激活1个小时后,基因组经历了从类有丝分裂中期向类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转变。图1. SCNT胚胎基因组在短时间内由有丝分裂类中期转变为减数分裂类中期 在SCNT胚胎发育6小时进入类原核期(对应正常受精胚胎PN3时期)后,重新出现了较弱的区室结构和拓扑相关结构域(TADs)信号,这很可能是再次退出中期的结果。随后,TADs信号在一细胞晚期逐渐减弱,直到2细胞早期降到最低值,在2细胞晚期到8细胞卵裂期逐步重新建立,直到囊胚期成熟(图2)。图2. SCNT胚胎发育各个阶段的TAD强弱变化随后研究人员将小鼠SCNT与正常受精胚胎发育sisHi-C公共数据集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SCNT胚胎在2细胞期的远距离(>2 Mb)相互作用较正常受精胚胎明显降低。同时,早期(2到8细胞期)受精胚胎与SCNT胚胎的区室结构及TADs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期的很多研究表面小鼠SCNT胚胎在合子基因组激活(ZGA)时期有大量的基因未能被正常激活。于是,研究人员想到染色质空间结构的异常是否会导致增强子与启动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无法成功建立?结果表明,在小鼠正常受精卵的ZGA时期的关键基因Zscan4d的启动子与上游的超级增强子有着强烈的相互作用,而这种互作却无法在SCNT胚胎中被观察到(图3)。这类基因的激活异常很可能就是SCNT胚胎发育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那么,造成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异常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研究人员证实这是由于供体细胞基因组中持续存在的组蛋白H3K9me3修饰无法被正常擦除造成的。通过在SCNT胚胎中过量表达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来降低H3K9me3修饰水平, SCNT胚胎的染色质空间构象会趋向正常受精胚胎,且Zscan4d的启动子与超级增强子的互作也得到了部分的修复(图3)。这说明H3K9me3修饰是核移植胚胎中染色质高级结构重编程的重要障碍,也证实了在胚胎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组蛋白修饰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协同作用。图3. SE-P互作异常影响ZGA相关基因表达,并能被过量表达Kdm4d部分纠正综上,这项研究对小鼠SCNT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也为今后进一步纠正SCNT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屏障提供了新的思路。图4 本研究的模式图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墨、朱乾书和李翀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高绍荣教授、江赐忠教授和刘晓雨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项目的支持。
同济大学 2021-04-11
一种三维量子阱结构光电裸芯片
一种三维量子阱结构光电裸芯片,属于一种量子阱结构光电裸芯片,解决现有三维量子阱结构光电裸芯片工作面积有限、工艺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缓冲层、n 型层、量子阱层、p 型层,所述衬底层、缓冲层、n 型层、量子阱层和 p 型层表面形状走向一致,均为均匀分布的凸台阵列或者均匀分布的凹槽阵列,或者均匀分布的相间的凸台和凹槽所构成的阵列。本实用新型增大了衬底层工作面积,在其上直接生长一层缓冲层来进行应力与晶格匹配,克服了工作面积与衬底面积之比较低所带来的量子转换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20 2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