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
在Windows XP环境下,以opengl为底层图形平台,用VC6.0开发了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整个弯管机机械模型由7个装配件和18个零件组成。在CAD系统中设计弯管机模型,然后导出到本系统中。弯管机的YBC三个轴可手动控制单步转动,加载管件后若料夹夹紧了,可手动单步弯管。仿真时系统可实时显示当前坐标和G代码。仿真系统具有三个轴的限位功能。墙面和地面作为碰撞约束可入系统中。该三维数控弯管机仿真系统实现了管件与机床、管件与管件和管件与墙体或地面的碰撞检查。在仿真过程中,发生碰撞后仿真立刻停止,并用红色显示干涉部分的零部件, 本系统有独立的装配模型导入、显示功能,Windows环境中的NC数控操作界面,通用的碰撞检查算法库dll,以及基于opengl的显示库dll。所以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可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仿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微小/显微三维测量系统
利用远心镜头获取微小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用于工业微小器件尺寸、材料形变测量、三维指纹识别、三维生物特征识别领域。
东南大学 2021-04-13
变频调速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低成本容错技术
本技术针对冗余容错技术体积、重量、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系列低成本容错技术,当功率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熔断器将故障桥臂隔离,同时切换到匹配的容错模式,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效容错。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变频调速系统作为主要的电能动力设备,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新能源、国防装备等领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中,电力电子变换器是电池、电网等能量源与驱动电机之间必不可少的能量传输纽带,是变频调速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件。 痛点问题:电力电子变换器中使用了大量的功率器件,承担了稳定电压、控制电流开通和关断等影响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关键作用,这些功率器件由于电压、电流、机械安装等应力和高温、潮湿等外部环境作用下,本身易损坏易老化,其安全隐患极易引起整个系统崩溃,造成严重后果。 本技术针对冗余容错技术体积、重量、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系列低成本容错技术,当功率器件发生故障时,通过熔断器将故障桥臂隔离,同时切换到匹配的容错模式,实现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有效容错。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光子晶体液相芯片
液相芯片在多元生物分析中具有重要应用,而与该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都被国外的公司垄断,因此我国有必要开发原创性的液相芯片技术。本课题组即以此为目标,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子晶体编码液相芯片技术”研究和开发。在该研究领域,我们对微流控乳化技术及纳米粒子有序组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立了光子晶体编码微球的制备方法;提出了微载体解码及检测的图像分析方法,构建了用于光子晶体微球液相芯片技术的检测平台;开发了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试剂盒,证明了光子晶体液相芯片技术的应用能力。
东南大学 2021-04-10
自动液相微萃取
搭建液相微萃取自动装置,利用去乳化剂(辅助溶剂)实现两相分离;通过SIA泵入系统和控制色谱自动进样器吸取萃取剂并进样,构建自动液相微萃取-色谱分析在线一体化分析体系,实现全高通量分析。
四川大学 2016-04-15
电力有源滤波器APF
有源电力滤波器采用开关变换器消除谐波电流,克服了无源滤波器的缺点。有源电力滤波器有着无源滤波器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联有源电力滤波(APF)主要实现有源滤波功能(通过算法切换可实现动态无功补偿),通过实时检测负载的谐波和无功分量,采用PWM变换技术,将与谐波和无功分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注入配电系统中,实现滤除谐波、动态补偿无功的功能。    项目技术特色和创新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电力电子及电机实验装置
本电力电子及电机实验装置结合《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学科的发展,使用新的实验线路和设计理念,兼容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机学》、《电机拖动》的实验。
浙江高联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2021-02-01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竞争性磋商
西南大学 2022-06-23
多模态皮肤三维CT系统
项目简介 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主要负责人体内部与外部的隔离与沟通,起到保护体内环境、排汗和感受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于直接接触紫外光、化学物质等,皮肤的病变机率非常大。皮肤病能给患者带来瘙痒、疼痛、及各种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皮肤病的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应用范围北京大学工学院成功研发“共焦反射/ 荧光实时成像系统”,即用两路激光同时激发反射和荧光信号,可同时、同焦点得到对生物体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的信息,实现皮肤影像学分析,结合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对皮肤组织的三维共焦功能成像。三维CT 系统样机项目阶段将两类信息同时得到的共焦成像系统设计方案为世界首创,将大大加强对皮肤黑色素瘤、白癜风、黄褐斑等皮肤疾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由于本检测在活体上无创进行,因此具有取样检测无可比拟的实时性、多次观察性,且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目前,课题组已经完成产品样机研发。知识产权 已申请相关专利。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北京大学 2021-04-11
多模态皮肤三维CT 系统
皮肤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主要负责人体内部与外部的隔离与沟通,起到保护体内环境、排汗和感受外部刺激的功能。由于直接接触紫外光、化学物质等,皮肤的病变机率非常大。皮肤病能给患者带来瘙痒、疼痛、及各种美容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皮肤病的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 16 17
  • ...
  • 657 6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