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合材料五轴加工中心NF5-2636-F
该产品采用跟随龙门式防护罩 ,全包围架构 ,有效防止飞屑的任意飞溅和提高设备 的安全性能
诺伯特智能装备(山东)有限公司 2021-08-30
超短脉冲激光无损加工材料LPKF ProtoLaser R4
短脉冲加工-材料的柔性加工 脉宽是激光微加工的一个重要参数。LPKF ProtoLaser R4配备皮秒激光器,可用于柔性基材的精密成型以及淬火或烧结基材的切割。 激光应用在创新材料上的无限可能 LPKF ProtoLaser R4 精密皮秒激光用于创新应用 无损加工热敏材料 智能CAM软件操作简单 一级激光安全等级随开即用 冷激光消融无热效应 在激光加工工艺中,激光的脉宽越短,对材料的热影响就越低,因此,皮秒激光克服了材料加工中这个重要的技术问题,加工中几乎没有热传递,并且材料加工的效率更高。 微材料加工专家 热效应对于温度敏感材料的切割以及表面加工都有着不良影响,而皮秒激光能在超短脉宽内提供超高的能量,在热效应作用之前就可以将材料加工完成,如Al2O3陶瓷材料或GaN半导体材料,皮秒激光在加工过程中完全不会让材料变色。因为几乎无热效应产生,材料无微裂隙。 完美加工表面 针对柔性材料的表面图形成型,如透明薄膜的消融或塑料薄膜上金属层的去除,很低的能量即可完成加工,所以要求激光器能够稳定输出低能量, LPKF ProtoLaser R4 可以很轻松地解决这些需求,由于它的功率输出范围精确可控,因此也可加工HF材料和硬板FR4板材等。 易操作 LPKF CircuitPro界面友好,集成CCD靶标识别系统,能够完成高精度的加工,用户在实验室环境下即可短时间内完成各种材料的加工,尤其是热敏感材料。
乐普科(天津)光电有限公司 2022-06-22
供应一体式汽车内饰材料燃烧机
产品详细介绍
欧美奥兰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BEX-8104 材料拉力和杨氏模量测量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本实验的目的是熟悉材料的拉伸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动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灵敏测量测试样品所受的拉伸量和拉力。PASCO Capstone软件可实时测量拉伸过程中所产生的应力与应变曲线,从曲线图上可进一步测得杨氏模量,弹性区,塑性区,屈服点等参数。   仪器概述 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增加拉力来测试不同直径钢丝的力学性质。样品两端被紧密地固定,通过转动手柄使得样品沿一个方向拉升,在拉升的过程中力传感器测量力臂所施加的力,最大可测的拉力为250N,同时转动传感器实时测量样品的伸长量,采用PASCO Capstone软件可以计算出应变和应力的大小,并画出相应的曲线,在弹性区内应力和应变的斜率就是杨氏模量。弹性型变和塑性型变的分界点就是屈服点,这个点也可以从PASCO Capstone软件中得出。   仪器特点 采用传感技术和数字化采集分析技术,可较为灵敏地实时测量与分析材料的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材料拉力小型测试台,兼容PASCO Pasport系列转动传感器(PS-2120A)和力传感器(PS-2104) 手拧螺钉固定样品,使更换样品变得更为方便   技术参数 项目 技术参数 材料拉力小型测试台 包括底座,样品架,力杠杆臂等结构; 力杠杆臂采用5:1结构,可使力传感器最大测量到250N; 拉伸行程范围:27mm; 摇柄每转一圈行程:1mm; 手拧螺钉固定样品,方便更换试件; 同时兼容PASCO无线传感器与有线传感器 无线转动传感器 角度分辨率:0.18° (0.00314 弧度) 线性分辨率:0.0157 mm (当使用半径5mm滑轮附件时) 滑轮附件的三档直径:10, 29,48 mm 轴径:6.35 mm 最大转速:30转/秒 光学编码器:2000 分区/转,双向 充电电池:锂聚合物 连接方式:直连USB或通过蓝牙4.0 无线力/加速度传感器 受力量程: ±50 N (力杠杆臂结构下可拓展至250N) 分辨率:0.03 N 精度:0.1 N 加速度量程:±16 g 电池:可充电锂聚合物 连接方式:直连USB或蓝牙4.0 传感器带有数据存储功能,可进行离线数据采集,可在测试之后再进行下载。 测试样品组 包含三种不同直径的钢丝样品 每种样品10根   实验内容与典型实验数据 多种金属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测量 计算材料的杨氏模量 找出材料的弹性区,塑性区,屈服点和断裂点等参数,并分析材料特性   订购列表 型号 描述 数量 BEX-8104 材料拉力与杨氏模量测量实验装置 1 不包含在BEX-8104中的必备件: UI-5400 PASCO Capstone软件 1 PS-3500 USB蓝牙适配器 1   部件列表 部件型号 部件描述 数量 BEM-5229 材料拉力小型测试台 1 PS-3220 无线转动传感器 1 PS-3202 无线力/加速度传感器 1 BEM-5230 材料拉力测试样品组 1   包装清单 实验装置1套(见部件清单),手册1本。
上海科铭仪器有限公司 2021-12-22
皮肤切开缝合(生物仿真材料)训练模块JC-F601
模拟人体外皮模块,采用高分子生物仿真材料,真实还原人体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等,设计可替换耗材模块,操作手感真实。适用于消毒、切开、缝合、打结等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训练。
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022-09-07
中小学<创造与制作活动课>制作材料
产品详细介绍
浙江大风车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北京科研团队实现人工智能四维重建技术提升冷冻电镜分析精度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点研究专题项目“超高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成像方法研究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在该项目支持下,北京大学毛有东教授团队于2022年4月27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USP14-regulated allostery of the human proteasome by time-resolved cryo-EM”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原子水平人源蛋白酶体动力学调控和构象重编程机制,并在国际上首次展示了人工智能四维重建技术用于大幅提升时间分辨冷冻电镜分析精度。
北大科研 2022-05-11
基于六维力传感器和双目视觉的机器人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六维力传感器和双目视觉的机器人打磨装置及打磨方法,打磨装置包括机械臂、传感器固定座、六维力传感器、工业相机、柔性连接件、电机固定座、打磨电机和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固定座与机械臂的末端关节固定连接;六维力传感器通过柔性连接件与电机固定座柔性连接,打磨电机安装在电机固定座上;工业相机对称设在柔性连接件的两侧;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设在机械臂的末端关节和打磨电机上。打磨方法包括步骤1,深度点云图生成;步骤2,打磨时机控制;步骤3,PI控制打磨和步骤4,机械臂位置补偿。本发明简单稳定,易于控制,打磨效果好,效率高;同时,还能补偿打磨过程中的位置偏移,提高加工质量。
东南大学 2021-04-11
在二维极限下的高温超导体中对零能束缚态的研究
通过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技术,在SrTiO3衬底上成功制备出宏观尺度的单原胞层(厚度小于1纳米)高温超导体FeSe与FeTe0.5Se0.5单晶薄膜,其超导转变温度大约在60 K左右,并通过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和隧道谱技术对其中的超导配对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原位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表明沉积的Fe原子处于薄膜上层的Te/Se原子间隙处。由于沉积密度极低,Fe原子以孤立吸附原子形式存在,且吸附位附近无近邻Fe原子团簇。系统的原位超高真空(~10-10 mbar)扫描隧道谱实验发现,对特定的吸附原子/单层FeSe(FeTe0.5Se0.5)耦合强度[数量占比约13% (15%)],Fe吸附原子上可观测到尖锐的零能电导峰(图1)。该电导峰紧密分布在吸附原子附近,衰减长度~3 A,且远离吸附原子时不劈裂。变温实验表明,零能电导峰在远低于超导转变温度时即消失,可初步排除Kondo效应、常规杂质散射态等解释(图2A和图2B)。进一步的控制实验和分析显示,零能电导峰半高宽严格由温度和仪器展宽限制、在近邻双Fe原子情形不劈裂、服从马约拉纳标度方程,这些结果均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唯象学特征吻合(图2C-图2G)。对沉积于单层FeSe薄膜与FeTe0.5Se0.5薄膜上的Fe吸附原子,结果基本相同。相比于单层FeSe,统计结果表明单层FeTe0.5Se0.5上Fe吸附原子中观测到零能束缚态的几率更高且信号更强。波士顿学院汪自强教授和合作者曾在理论上提出,无外加磁场时,强自旋-轨道耦合s波超导体间隙磁杂质可产生量子反常磁通涡旋。理论上如果单层FeSe和FeTe0.5Se0.5由于空间反演对称破缺而具有较强的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Fe原子的磁矩局域破坏时间反演对称,可以使量子反常涡旋“承载”马约拉纳零能模。对单层FeSe和FeTe0.5Se0.5有些理论也预测存在拓扑非平庸相。在二维拓扑超导体中,马约拉纳零能模也会产生于Fe原子诱导的量子反常涡旋中的束缚态。因此,实验中观测到的零能电导峰可归因于Fe吸附原子引起的局域量子反常涡旋。更深入、具体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探索。这一工作将探索马约拉纳零能模的超导材料从三维拓展到二维、从低温超导拓展到超过40 K超导转变温度的高温超导体系,同时无需外加磁场,观测到的零能束缚态原则上可操纵、“存活”温度明显提升。这些优势为未来实现可应用的拓扑量子比特提供了可能的方案。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制备高催化活性天然沸石负载一维TiO2纳米线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高催化活性天然沸石负载一维TiO2纳米线复合材料的方法和相关工艺参数。该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水热合成法。首先,以钛酸丁酯(Ti(OC4H9)4)为前驱体,二乙醇胺为络合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TiO2溶胶;然后,采用浸渍法,在经酸处理的天然沸石上负载TiO2溶胶,干燥、煅烧;最后,将负载TiO2的沸石放置NaOH水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水热反应;所得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并置于稀HCl溶液中浸渍一定时间;再将所得产物洗涤、烘干、煅烧,即可得到天然沸石负载一维纳米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7 218 219
  • ...
  • 323 3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