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任意弯曲带刻度的流出道测量器
由手把、可弯曲的联杆、测量器头组成。测量器头分类Φ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mm,成人从9-20mm为一套,小儿从3-12mm为一套,联杆Φ20mm,可任意弯曲角度。主要用于心脏直视手术时对流出道的测量和扩张。光滑、轻、永不生锈、可互换,应用方便。解决了流出道测量和扩张治疗的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自由锻工艺设计软件
自由锻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是结合全国几十家大型锻造企业实际生产经验 开发的智能化通用系统。该系统可进行光轴、台阶轴、盘环套、柱、连杆、斜楔、 方块、螺栓螺母、座类、杆、钩环、铆钉销子、法兰、扳手、曲轴、车轴、弹簧等 自由锻工艺的自动编制;对法兰锻件快速的进行胎模设计,并根据法兰锻件快速选 择胎模库中最合适的胎模。 软件发展历程: 1989-1996:基于 DOS 操作系统的设计软件; 1996 至今: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设计及管理软件。 软件特点: 1. 方便快捷:设计人员只需输入图号、材料、锻件尺寸等基本信息,软件自 动设计锻造工艺;对工艺卡可进行快速提取; 2. 强大的专家系统:系统根据基本信息自动进行余量公差处理、重量计算(锻 件重量、下料重量、火耗、工艺损耗)、坯料规格选择、锻造设备选择、锻 造温度、加热规范、装炉方式、变形工歨说明、制坯图、锻后冷却方式、 锻后热处理等相关工艺计算;多级台阶轴的优化功能可以提供高效工艺方 案;胎模设计和管理模块可以快速选用和设计胎模。 17 3. 工艺合理实用:专家系统中吸收了全国几十家大中型自由锻造企业的生产 经验,工艺参数合理、优化; 4. 强大的技术支持: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技术团队进行开发及服务。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华三通过深度布局“芯-云-网-边-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新华三拥有芯片、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同时,新华三也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2022-08-31
一种水溶型芯的快速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67868.8)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水溶型芯的快速成形系统及成形方法,属于材料成形技术领域。该成形系统包括箱体、微滴喷射装置、混料装置、铺料装置、移动加热装置、空间加热装置、粉料加热装置、配液仓、控制器、工作腔体、升降工作台以及测温探头。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形方法首先建立型芯CAD几何实体模型,由微滴喷射装置按照计算机提取的滴液装置的运行轨迹完成所有离散层面的滴液工序,制得水溶型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以可溶性无机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快速成形制造系统
本成果为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激光快速成形制造研究开发”、“西北RP&M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分散网络化制造”、省市攻关计划、3项863基金及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本项目研究和开发了激光快速成型机、紫外光快速成型机、石墨电极研磨成形机、激光快速成型光固化树脂等设备和配套专用材料,形成了以自主开发的技术和设备为主体,CAD、R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快速成形集成制造系统
以快速成形技术为核心,集成逆向工程、CAD、CAE、快速工模具制造等技术的快速成形集成制造系统,能够实现原型、功能零件和模具的快速制造,缩短新产品快速开发的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它是实现敏捷制造的重要使能技术。该系统能够满足当前企业新产品快速开发的需求,并可推向汽车车型的快速开发这一重要应用领域。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成果以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与直接加工技术
项目简介 针对制约我国机械装备行业发展与提升的复杂关键零部件再设计与快速加工等技术瓶颈,以影响整机性能的机械装备凸轮、汽轮机叶片、螺杆压缩机转子、增压器叶轮等为研究对象,着力构建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技术与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使再设计效率和直接加工精度得到极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和应用的领先水平。 技术指标 (1)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的高精高效数字化技术。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技术、曲率连续自适应测量技术、BP 人工神经网络重定位技术、Delaunay 半径补偿技术等,开发了“复杂未知自由曲面三维智能测量系统”,为高精高效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基于多分辨分析的曲线曲面控制顶点光顺技术。针对传统光顺算法计算效率极低,细节难于保留等问题,研究了二进小波多分辨快速光顺技术和有理数尺度小波的任意分辨率光顺技术,首创了“曲线曲面多分辨分析光顺系统”,兼顾了光顺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3)复杂零件的三维再设计质量控制技术。针对多分辨光顺尺度无法确定,光顺效果评判手段有限等难题,研究了基于线性假设和逆问题的多分辨光顺精度控制技术、基于极限反射法的曲面品质分析技术,开发了“极限反射法曲面品质分析系统”,实现了光顺尺度的快速反算,消除了视点和光源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4)双映射法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针对 CAD 建模及传统数控加工所引起的累计误差,研究了双映射散乱点云结构拓扑技术、数据点云全干涉检查技术、无干涉刀具加工路径规划技术,开发了“数据点云直接刀具规划与加工系统”,实现了数据点云的直接加工,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效益分析 项目研究成果使系统的测量精度提高了 1 个数量级,测量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再设计周期缩短了 30%,在机床允许条件下,未知原型零件的直接加工精度可达μm 级。项目成果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沃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发表论文 64 篇,SCI 收录 9 篇。 应用情况 本成果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实力与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首创的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缩短了企业的工艺流程,提升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与制造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同样有显著作用。项目在机械装备行业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1
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与直接加工技术
项目简介 针对制约我国机械装备行业发展与提升的复杂关键零部件再设计与快速加工等技术瓶颈,以影响整机性能的机械装备凸轮、汽轮机叶片、螺杆压缩机转子、增压器叶轮等为研究对象,着力构建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再设计技术与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的集成创新,使再设计效率和直接加工精度得到极大提高,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和应用的领先水平。 技术指标 (1)未知自由曲面复杂零件的高精高效数字化技术。研究了基于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多特征测量路径规划技术、曲率连续自适应测量技术、BP 人工神经网络重定位技术、Delaunay 半径补偿技术等,开发了“复杂未知自由曲面三维智能测量系统”,为高精高效数字化奠定了基础。 (2)基于多分辨分析的曲线曲面控制顶点光顺技术。针对传统光顺算法计算效率极低,细节难于保留等问题,研究了二进小波多分辨快速光顺技术和有理数尺度小波的任意分辨率光顺技术,首创了“曲线曲面多分辨分析光顺系统”,兼顾了光顺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3)复杂零件的三维再设计质量控制技术。针对多分辨光顺尺度无法确定,光顺效果评判手段有限等难题,研究了基于线性假设和逆问题的多分辨光顺精度控制技术、基于极限反射法的曲面品质分析技术,开发了“极限反射法曲面品质分析系统”,实现了光顺尺度的快速反算,消除了视点和光源对评判结果的影响。 (4)双映射法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针对 CAD 建模及传统数控加工所引起的累计误差,研究了双映射散乱点云结构拓扑技术、数据点云全干涉检查技术、无干涉刀具加工路径规划技术,开发了“数据点云直接刀具规划与加工系统”,实现了数据点云的直接加工,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效益分析 项目研究成果使系统的测量精度提高了 1 个数量级,测量效率提高了 3 倍以上,再设计周期缩短了 30%,在机床允许条件下,未知原型零件的直接加工精度可达μm 级。项目成果在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无锡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沃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发表论文 64 篇,SCI 收录 9 篇。 应用情况 本成果有助于提升企业研发实力与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首创的数据点云直接加工技术,缩短了企业的工艺流程,提升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与制造精度,降低了废品率,对企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制造同样有显著作用。项目在机械装备行业有极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聚苯硫醚复合专用树脂制备及纤维成形关键技术
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等资助下,研究聚苯硫醚(PPS)复合专用树脂制备及纤维成形关键技术; 研究开发了具有抗紫外特性的功能PPS纤维;研究确定了纳米SiO2增塑PPS纤维的新配方新工艺;自主设计开发了PPS纤维纺丝新型工艺与装备,成功纺制了具有优良物理机械性能纳米复合PPS纤维。成果已在企业推广应用。
东华大学 2021-02-01
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生产应用
我国是世界第一铜消费大国,但75%的铜资源依赖进口。开发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替代广泛应用于信号传输、输变电、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纯铜导体,对于推进以铝节铜、缓解铜资源短缺具有重大意义。本成果发明了高性能铜包铝材料的连铸直接复合及加工成形短流程技术,研制了连铸成形关键装备,突破了双金属连铸直接复合界面控制、双金属复合材料加工协调变形等关键技术,开发出高性能铜包铝电力扁排、铜包铝扁线和圆线等产品。本成果技术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负荷低和成本低,可生产大断面和异型断面铜包铝复合材料等特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已转让两家企业实施,已建成年产千吨、三千吨、五千吨级铜包铝复合材料生产线3条,可节铜7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成果专家鉴定意见认为:“…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2010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 ...
  • 801 8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