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带数字标识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器官模型
XM-302A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模型140CM (32部件,带数字标识)   XM-302A带数字标识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器官模型由全身肌肉、胸腹壁肌、上肢肌、下肢肌、颅顶骨、脑以及胸腹腔内脏器官等32个部件组成,并显示头颈部、躯干部、上肢骨、下肢骨、肌肉、肌腱、韧带、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和脑等结构,详细展现了人体肌肉组织关系和内脏解剖结构,并有数字标识有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高14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带数字标识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器官模型
XM-302A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模型140CM (32部件,带数字标识)   XM-302A带数字标识人体全身肌肉解剖附内脏器官模型由全身肌肉、胸腹壁肌、上肢肌、下肢肌、颅顶骨、脑以及胸腹腔内脏器官等32个部件组成,并显示头颈部、躯干部、上肢骨、下肢骨、肌肉、肌腱、韧带、胸腹腔内脏器官、血管和脑等结构,详细展现了人体肌肉组织关系和内脏解剖结构,并有数字标识有对应的文字说明。 尺寸:高140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F600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人体模型
XM-F600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人体模型   一、功能特点: ■ XM-F600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人体模型可用于外科及妇产科在手术台上用腹腔镜手术器械、高清摄像机及监视器对常见腹腔疾病腹腔镜手术的模拟训练,可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切开、剥离、止血、结扎、缝合等基本手术操作。 ■ 模拟腹腔镜30度镜可达到多方位观察的目的,光源LED、摄像机,镶嵌在镜头中,人体模型腹腔内的视野图像输出到22寸彩色屏幕上,操作者通过观察屏幕上的图像进行操作。 ■ 模拟腹腔镜可通过拉伸调节镜头与目标的距离调节焦距改变图像的清晰度,镜头靠近腹内模型时获得局部放大图像,后退至套管口时获得腹腔内较广泛的视野,可根据操作精细度和观察需要及时调节,镜头中心视野应对准术者的器械随之移动,根据需要调整近距或远景视野。 ■ 模拟腹腔内可放置各种训练模型,包括彩豆模型、套圈模型、缝合板模型、多形状缝合模块、囊状器官模型、盲肠阑尾模型、肝胆模型、子宫附件、穿线模型、横结肠、肾及输尿管、胰腺和脾、血管模型、肠模型、器官粘连模型,可将各种训练模型根据教学需要选取一种,置入腹腔中。 · 套圈模型:在圆柱型的胶块上设有6个倒L型钢钩,受训者用抓钳抓取小圈套在其上,套满为止,反复训练,可逐渐提高速度。 · 彩豆模型:将容器内的各种颜色彩豆,抓取指定的颜色,分别抓到各自的容器中。 · 穿线模型:10余个锥形胶块的顶部,设有直径有2-3mm小的钢圈,用持针器夹持缝合线,逐个穿过钢圈,直至穿完。 · 囊状器官模型:细的部分可进行切开吻合,膨大部分可进行切开缝合或切除部分后吻合。 · 血管模型:可进行小血管结扎的训练。 · 各部内腔器官模型:使用时粘贴在背板上,防止操作时移动,对各种器官可进行切开、止血、剥离、缝合、打结练习。 · 肝胆囊模型:可进行胆囊摘除术训练,肾及输尿管模型,可进行输尿管吻合,结石取出术。 · 肠模型:可进行肠(切开)吻合术。 · 盲肠阑尾模型:可进行阑尾切除术训练,其他器官可练习剥离切除缝合等练习,模拟阑尾动脉、胆囊动脉可更换。   二、系统配置: ■ 仿真腹腔镜手术技能训练人体模型:1具 ■ 模拟手术台:1张 ■ 成像设备:1套 ■ 22寸液晶监视器:1台 ■ 模拟手术器械:5把(持针钳、弯分离钳、弯剪刀、抓钳、打结钳各1把) ■ 训练模型:1套(彩豆模型、套圈模型、多形状缝合模块、囊状器官模型、盲肠阑尾模型、肝胆模型、子宫附件、穿线模型、横结肠、肾及输尿管、胰腺和脾、血管模型、肠模型、器官粘连模型各1套)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烧结机尾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系统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1990年开展该研究工作,已形成专利产品——红外热成像装置。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于1999年6月签定了本项目的技术开发合同书,共同开发这一具有明显技术经济效益的新型烧结工况信息获取与智能化处理系统。该项目已于2000年12月通过验收。 系统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红外热成像、红外测温、图象抓取与处理、图象分割、特征变量的提取和选择,适应于烧结矿红外图像的滤波方法、以及烧结矿FeO含量和转鼓指数在线推断的数学建模,其中红外热成像技术及测温技术为国家专利技术。 系统采用近红外成像技术,可以采集高温工业窑炉的工况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采集转换成数字图像,在获得模拟和数字图像的同时,可通过视频缆和网络进行图像的传输,并可根据应用厂家的需求,任意或同时测取点、线、面的温度。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厂家的要求,进行烧结矿的在线质量推断。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 红外热成像装置:提供清晰的工况图像。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检测及信息处理系统:红外热成像装置与计算机连接后,通过图像采集获得生产工况的数字图像,经处理构成红外热成像计算机视觉检测和信息处理系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水稻穗颈瘟染病程度分级模型;(2)对农田现场的水稻染病程序进行测试,其过程为:(2.1)、采用多光谱成像仪拍摄农田现场的水稻的图像;(2.2)、将获得的多光谱图像去除图像背景,提取图像信息;(2.3)、获得图像的12个颜色特征;(2.4)、通过对获取的12个颜色特征进行变量标准化预处理,然后进行用以对数据降维的主成分分析,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得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2.5)、将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作为测试模型的输入,运行所述测试模型得到农田现场的水稻的穗颈瘟染病级别。本发明省时省力、可靠性高、效率很高。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立体视觉的显微操作装配工作站及控制方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本课题组在2003年成功研制出基于立体视觉的显微操作装配工作站,主要用于对微小物体进行操作和微小系统的装配,已推广到台湾大学等地区使用,近年来结合不同领域用户实际需求,不断改进,显著改善了系统的可靠性、模块化、灵活性、控制软件智能化程度,拓宽了本技术的应用范围,在多种微纳器件和系统的集成制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具有图像采集、图像获取,三维成像、三维测量、微小系统装配、微小零件在线修磨等,还可以根据用户具体要求定制特殊功能。系统配置可根据用户要求选配,一种典型的配置如下:高倍立体显微成像系统、微操作器、数控微位移工作台、彩色CCD摄像机、高速图像采集及立体显示卡、高分辨率显示器、微型计算机以及可选操纵单元(夹持器、真空吸盘、喷涂装置等)等。具有动静态彩色立体成像及显示。 系统典型技术参数如下:光学分辨率水平方向最高可达到500nm,深度方向分辨率最高可达到80nm,立体视觉的深度分辨率为10um,X/Y每轴运动范围:50mm,Z轴运动范围:25mm,运动分辨率:1μm(per step),自动引导重复定位精度:±3μm;具有操作自动寻位、自动避障功能;有真空吸附与夹钳式拾取器(操作手);具有空间位置测量及相对距离测量功能,图像处理与分析功能、可以实现存储、打印等操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结合全球 DEM 与立体视觉的卫星影像云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全球 DEM 与立体视觉的卫星影像云检测方法,利用密集匹配的 DSM 数据 和现有的全球 DEM 数据 SRTM,结合高程与影像灰度信息提取云区域。主要步骤如下:通过多影像多 匹配基元方法获得模型匹配的 M-DSM,基于特征线的方法配准 M-DSM 与 SRTM,通过高程差值获得 初始种子点,然后把种子点计算到像方,结合影像的灰度信息提取出云区域。本发明在有大面积雪的影 像,能有效的避免雪的干扰,准确地检测出云区,提高了遥感影像的利用率。 
武汉大学 2021-04-1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摩尔斯信号自动检测及译码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机器视觉的稻麦常见病害自动检测与测报系统
采用机器精测替代人工调查,突破了稻麦病害精准化检测难题,规范了病害监测过程。解决当前病害测报无法有效保存信息的问题,实现稻麦病害高效测报与防治服务,使农田用药更加精准,降低种植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我国稻麦病害的诊断、测报与防治方案制定, 以及农作物病害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过程。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 RFID 天线毛刺和污点缺陷的视觉检测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 RFID 天线毛刺和污点缺陷执行视觉检测的方法,包括:对摄像装置执行标定之后,通过其与条形或背光光源的配合,对待检测的各个 RFID 天线拍摄图像;采集所拍摄的天线图像并将其与天线模板图像相匹配以获得预对齐信息;根据天线模板图像上的 ROI 区域并结合预对齐信息,从天线图像中扣取对应的毛刺和污点检测区域;对所抠取检测区域和 ROI 区域分别执行二值化处理,然后执行图像相减处理;对相减处理后的残余图像执行 blob 分析,由此判定毛刺和污点缺陷结果。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视觉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5 96 97
  • ...
  • 175 1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